事业单位会计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分析
崔洪玲
摘 要: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平迅猛发展,对于事业单位来讲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有效性加强,是紧随社会时代发展的必要条件。对此本文主要是对固定资源管理、核算两个方面展开分析讨论,从而将其存在问题提出个人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 会计工作
企业在先进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也面临着改革与转型的机遇,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对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明显进步,通过新的方式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社会变化较快,产业发展需求条件也不断变更,所以只有进一步的进行研究与分析,才能保证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工作全方位落实。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概述
事业单位在运营期间,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这样也是展现企业基础实力水平的依据条件。根据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的改革与转型,对固有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分析,需要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工作改进与加强管理。将现有的管理制度与核算方式进行分处理,将整体的预算编制可靠性不断提升。而我国的视野单位根据工作职能的要求,需要将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将资产结构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加强,这样也能实现将会计管理工作的服务性能发挥,所以为了加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就需要在相关的核算工作中具体的呈现。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常见问题
(一)内部信息可靠性
固定资产的信息需要具体而明确,能够将单位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目标与统计、核算等工作内容明确起来。而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常见的是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其实就是在记录与储存等方面的疏漏情况,由此导致财务管理阶段的依据条件缺乏。在对于固定资产登记与构架登记等方面,常常会导致企业的物资“虚增”,未能考虑成本投入与耗损等问题,这样对于事业单位来讲似乎长期处于一种利润缩减的情况。
(二)事业单位制度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实际工作,对资金的核算与分配工作较多,而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是极为常见的,甚至未能养成良好的定期核算习惯。在盘点与清查层面上,只是在进购物质方面的记录全面,而后期的盘查、强点等力度布偶股,导致市场走向与物资价格变化之间的部协调性,管理方面出现漏洞问题,刚经过清点与盘点,对规定资产登记的核对处理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
(三)报废物资处理
固定资产经过时间的推移也会相应发生改变,对于调拨与报废处理工作,需要财务管理部门及时的处理,对于耗损情况登记处理是基本要求。而事业单位在该环节的随意性与松弛性较强,常见的就是对账目、手续等方面的处理不到位,未能根据内部的制度与发展目标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一定的混乱情况。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改进措施
(一)定期开展盘点与清查工作
会计在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期间,需要明确固定资产对事业单位的基本价值,将固定资产使用的合理性提升。在盘点与清查阶段,需要将工作方法界定出来,根据不同阶段的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将年、季度、月都能够盘查与清点工作落实到位,这样才能将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性和增强,互相配合准确的了解现阶段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实际情况。为了促进管理与核算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将账目、物资等协调性增强,尽可能的避免贪腐情况的产生,影响事业单位的运营与未来发展。
(二)合理建设事业单位管理制度
对于事业单位来讲,财务管理部门依据基本的制度条件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与核对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加强有关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的强化,将管理工作与实践要求协调性进行,让管理工作人员根据明文规定,将有关的职责、手续、方法等充分考慮。这样也能实现责任制,在采购、运维、调拨等方面,都会给不同员工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与核算方法可靠性提升。
(三)实现物资折旧处理
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运营期间,必然会出现损耗或贬值的情况。因此对于会计来讲进行折旧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的。因此需要将折旧的项目进行合理化设置,根据不同物质的购进与使用年限,将其磨损程度进行规定与处理,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折旧计算,才能将固定资产管理细致化、全面化的进行。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其实就是企业运营成本的管理处理方式,也是预算编制的重要构成内容。所以需要根据现有的管理制度,将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展现出来,维护内部管理的系统性、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张丽燕.论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与管理需要的适应性[J].财经界(学术版),2013(26):23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