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都市家庭伦理剧创作的主题选择

    张凯茜

    【摘 要】现当代都市家庭伦理剧,作为一门电影艺术,也作为当代家社会文化典型、集中的一种现象,时时都透露着整个社会文化环境里的一切。随着我国文化观念的转变,城市的高速发展,造成了人们心理系统的化解和重构。近10年来,无论中国家庭伦理剧从叙事、内容、主题、核心等角度如何变化,其实都在围绕“幸福”这一主题做各个方面陈述,并在不同程度上反应了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偏移与缺失。短片《追爱父子兵》中三位主角的表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极易成为社会文化的不同层次、各种观念的关注对象和焦点。

    【关键词】都市家庭伦理剧;主题选择;追爱父子兵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36-01

    一、存在问题的体现

    作为发展中的通俗文化形式,任何类型的剧种都会存在着明显的创作症结,而随着家庭伦理剧创作的逐渐成熟、稳定,它的创作内容就不可避免地因循守旧,形式上也面临着过于模式化、固定化等危险。在宏观的家庭伦理剧中,就面临着社会审美价值的遮蔽,艺术审美价值的迷失以及婚恋审美价值的游移等价值取向的问题,具体到短片《追爱父子兵》中,从主题选择,叙事结构和情节设置上认为也有一些不足。

    首先,《追爱父子兵》在主题选择中,最大的缺点就在于本片过于淡化人生的烦恼、生存的艰辛、体制的压力等社会客观现实。片中的置景非常豪华气派,人物造型也越来越浓妆艳抹,道具高档化、贵族化,剧中的生活似乎不存在生老病死、柴米油盐的日常困苦和艰辛,使得其离实际市民生活有一定距离。一家悲欢、个体情感生活与社会现实离的比较远,现实也与影片中的情结有意割裂,家庭生活成为一种远离社会现实。

    其次,在本片的叙事结构上,虽然导演和编剧都想极力呈现角色设置和情景创造的独特之处,开创一个全新的结构模式,但实际却很难做一个戏剧性的改变。在人物定位上,剧中角色太少是一个无法避免的大问题,剧中人物只扮演了一种社会角色,如丈夫、太太、儿子,但一个社会人常常纪要充当一定的家庭角色,同时也要伴随某几种社会角色,仅仅局限于家庭生活是无法全面展现一个社会人的全部丰富性的,这也体现出我在导演时回避社会问题、避免麻烦的创作心态。

    聚焦于恋爱圈和家庭圈的家庭伦理剧提出的几乎是相同的家庭、婚姻和爱情故事。更不可思议的是,男女主角在这些问题上又有着异常相似的复杂经历。同样的人物形象,相似的生活背景和几乎相同的感情问题,使家庭伦理剧对这一体裁的表现像任何城市小说的写作那样,将素材的把握、演绎的几近代码化、形式化,以至于在并不复杂的剧情中,常有一些特定的情结公式和惯技,对故事的描写也依赖于相似的叙事技巧和戏剧技巧。改变自始至终的非线性流水式叙述,而是加上一以贯之的重大情节线索,情结的跳跃和突转,提倡有限度的情节叙事,但又不仅仅是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

    再次,在情节设置上,本片情结的过于简单、单一,矛盾冲突太少,这也是本片最致命的不足。可以明显看出,本片自始至终都是流水式叙事,一以贯之的重大情节线索比较薄弱,矛盾的冲突也是由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引起,情结跳跃和突转几乎没有,这容易使故事节奏变得拖沓,缺乏变化,给人以琐碎无形的感觉。

    家庭伦理剧大多街区的是日常生活片段,这固然与整个剧作的主体和风格相适应,可是平铺直叙的剧情推进中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故事”,所有这些平面化的生活材料,全要靠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来聚合。而人物关系的处理又是服从于剧中的主题安排的,这使人物与主题的脱节时间往往大于弥合时间,拖沓的节奏,平淡的叙事自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结果。

    二、可能的对策或出路

    首先,在主题选择上,可以学习《追爱父子兵》中积极的一面,如在剧中进一步增加美好事物的元素,提倡正能量,宣传正面人物、事件,设置正常、和谐的情感世界。而不是为了吸引观众目光而设置的诸如婚外恋、爱情游戏、永远潜伏着情感压抑的剧情主线;也不是豪华气派、脱离现实的浮华风气,对物质的极度迷恋,高尚的爱情,正面的婚恋,幸福的家庭才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脉络和精神诉求。

    其次,在情节设置上,影像格调既可以是克制的、舒缓的,也可以加快剪辑的速度,以大量的关联画面拼凑来增强叙事的流畅性和趣味性,在结局处理上,可以拿模棱两可的开放式结局来增强观众可看性,观众未获取的那种了断的快感会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因为观众在影片中也会投入感情,在故事的结束之处由观众自己来幻想,我要强调的是结局方式可以不用唯一化、绝对化。

    最后,在叙事问题上,本片限于故事过于简单,应进一步增加情节的元素,并提倡有限度的情节叙事,人物也应该在事件中具有更强的叙事力量,而不是一贯的生活化流水叙事,使故事的发展失去势头,悬念和叙述效果也会被不管减弱。再比如可以在情节需要至上强化风格,增强人物语言的感染力,那种暴风骤雨般的语言能量兼具情感深度,更能触动人心,让观众在人物的情感世界里得到补偿和幻想。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