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小王子》影视改编过程中的破与立

    李敏

    电影《小王子》由“功夫熊猫之父”马克·奥斯本执导,中法联合出品,影片制作团队是奥斯卡班底,剧情改编自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那部闻名遐迩的同名童话故事,讲述的是正在准备考名校的小女孩在偶然认识老飞行员后价值观有了颠覆性的转变,为了不与老人分别,小女孩踏上了寻找小王子的冒险之旅,却失望地发现长大后的小王子并非理想中的小人儿。最后,在小女孩的帮助下,小王子重归自我,并安然返回家园,小女孩的母亲也在这一过程中悄然发生了转变。这样的剧情安排与原著有较大出入,有的观众认为改编得十分巧妙,有的观众则表示无法接受对原著如此大幅度的改编,影片自上映后褒贬不一。影片中一板一眼的剧情的起承转合都是为这部好莱坞式的动画服务,画面和配音制作的十分精良,折纸动画十分亮眼。总体而言,这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动画电影,对原著语言情节的大量保留使其拥有细致温润的情韵,影片温柔纯粹、绚烂华丽,不仅成功将原著大部分的内涵呈现出来了,而且还有一些创新性的元素蕴含其中,虽然商业气息较浓,但却也不失为一部不错的动画。

    一、 影片对原著的合理化改编

    作为文学作品的《小王子》太出名了,这部上个世纪中期的短篇童话作品被译成许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广泛流传,并被改成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曾被搬上银幕拍成电影。要继续翻拍这样的一部名作显得非常不易,不仅要尽可能照顾原著,还要有所突破。然而,这个艰巨的任务最终还是被动画主创团队完成了,确实值得称赞。

    电影《小王子》删去了原著的部分情节和人物(如灯夫、地理学家、酒鬼及相关情节),同时又加入了新的故事和角色(如小女孩、母亲、大王子及相关情节),在情节安排上有较大的改编。影片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在讲述飞行员与小王子的故事,这部分大量保留了原著的情节和语言,虽然遗失了原著的一些精华,但总体上还是能令观众重温往日的情怀。后半部分则创造性地安排了小女孩与迷失自我的大王子见面的情形:昔日晶莹剔透的小人儿,在成长中的某个时刻不小心在大人世界的冷酷法则中迷失了,变成了一个懦弱鲁钝的清洁工,不再关心鲜花和星空,终日在害怕失去工作中蓬头垢面地打扫屋顶。这样的小王子是观众一下子无法接受的,他们在心疼之余甚至有一丝愤怒,心疼的是那个埋藏在意识深处的可爱的小人儿如今却变成这般光景,愤怒的是导演不应该让小王子变成这样。长大后的小王子出现在影片之中确实是很有争议,原著中与小王子离别后的飞行员一直在担心小王子的鲜花是否被羊吃掉,这里面隐含的其实是飞行员对小王子那颗纯洁敏锐的心是否会在岁月的脚步中流失的担忧,影片的情节安排正是回应了这种担忧,不过,大王子的出场显然是要让飞行员伤心的。小女孩的到来逐渐唤醒了小王子的记忆,最终帮他找到了真实的自我。而那朵让观众心心念念的鲜花却在小王子回去后凋谢了,这显然是导演的精心安排,天空中那朵巨大的玫瑰状的云霞正是对这种安排的回应。此时,小女孩领会了离别的真谛,小王子的回归足以告慰老飞行员,所以她离开了B612小行星,回到地球与母亲和老飞行员团聚,而母亲的悄然转变则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不易。

    影片节略掉了原著中的一些人物和经典语言,并将后半部分改成了与原著出入较大的冒险故事,这样的改编显然是为了迎合市场的观影需求,带有较为浓重的商业气息。原著中一些温暖场景的缺失对很多人来讲无疑是一种遗憾,但剧中情节总体上仍算是领悟了原著的基本精神,关注的重心仍是以星空为代表的灵性层面的心灵世界,影片也成功将作者的大部分思想具象化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该片在此基础上添入了新的内涵:真正的问题不在于长大,而在于遗忘。

    二、 成人与儿童世界背道而驰

    影片开始的场景会让很多观众会心一笑,被禁锢在母亲教条中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呆板的学习机器,连问题都没有听清楚就开始背早已准备好的答案,失败带给她的压力竟使她昏厥在地。在她被推出去时,镜头讽刺性地转到那早已贴在走廊墙壁上的考官的问题。搬入学区房后,看到母亲为她准备的令人叹为观止的life plan时,还未从惊叹中醒来的小女孩下意识地接过了母亲递给她的叉子。影片这样的开场,点出了剧中的主要矛盾:小孩天真活泼的本性与大人严苛精确的要求。片中城市鸟瞰图与life plan的重合场景(除了飞行员房屋带来的那片绿色)暗示着整个社会都是在按照所谓的计划运行着,每部车都有条不紊地快速前行,没有人放缓脚步去欣赏沿途的风景。在原著中,小王子拜访了扳道工,并从他那得知了这样的事实:人们坐上高速行驶的列车,列车长并不知道车将开向何方,车上的人也不关心沿途的风景,只是在打哈欠睡觉之余抱怨旅途的无聊,车上的孩子却一直关注着窗外迷人的风景。电影中的场景显然是取自这一情节,仿佛在追问:我们只知道匆匆前行,不知道目标,无法欣赏人生旅途的风景,这样快节奏的生活究竟有何价值?

    原著坚信大人与小孩只是躯壳和年龄的区分,内心的纯真与这些没有必然的关系,大人与小孩之间不存在水火不容的矛盾。影片对此似乎有另外的表述,它通过建立一个只有大人的冷酷世界将二者的矛盾尖锐化,如此看来似乎是与原著相违。不过,电影是一种艺术,它可以把抽象事物极端化地表现出来,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只有大人的世界,所以影片建立一个这样的大人世界只是为了将大人抽象成某些特性的化身,如此来解读方能透过影片的表象看到它真正想要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片中那个地球之外的大人世界是一个概念化的世界,属于地球上大人的消极特性(爱慕虚荣、追权逐利、自私刻薄)在这个世界被具象化到人(警察、商人)的身上。影片的这种表述方式可以说是承袭了原著的风格,意在把一些隐形的、细小的问题拎出来放在人们眼前,好让他们看得清清楚楚。

    大人世界排斥小孩,这是强大表象下的虚弱,习惯了一成不变的大人们安心服从于规律和安排,独立思维能力的缺失被一张张相同的面孔表现得淋漓尽致。小孩的好奇和不确定性容易使给他们带来安全感的信条和观念(be essential)瞬间崩塌,他们将内心深处的脆弱隐藏在从事“重要的事情”后面,并意图让小孩也成为安分的工作者。大人世界的大人是人类消极特性的集合体,每个人并非天生就是“大人”,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败给了生活,而是败给了自己。影片和原著都试图在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既不是“大人”们组成的洪荒猛兽,也不是“小人儿”的纯粹世界。有真善美便会有假丑恶,关键在于如何去面对这样的事实,生活的态度决定了每个人的不同走向,“大人”“小人儿”都只是内心的一部分,漫漫前路的方向由我们自己去选择。若能以一颗赤子之心对待周围的事物,自然能够感受到满天星辉的闪耀与欢歌,小王子的笑声和鲜花的芬芳也会流入心田之中。

    三、 相遇与重逢的哲学阐释

    影片基本保留了原著中有关小王子与狐狸之间的故事和对话,大多数读者和观众对这段故事都十分喜欢,但每个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狐狸无疑是成熟的,它在请求小王子驯服自己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这样的道理:只有用心去看世界,才能看得真切,如果你想要制造羁绊,就得承受流泪的风险。它选择与小王子建立关系,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同时又不会试图控制他。小王子与它的相遇是令人向往的,他们的关系很纯粹,彼此不会给对方增添负担,却又惺惺相惜。这里面包含了一种相遇的哲学,狐狸和小王子都能领悟这样的哲学,所以狐狸会劝给了自己麦子颜色的小王子离开它去寻找那朵寂寞的玫瑰。它与小王子有一场美丽的邂逅,并建立了一段独特的关系——狐狸对小王子而言是全宇宙最独特的狐狸,小王子对狐狸而言是全宇宙独一无二的小王子。在这段关系中,彼此相依,无形中渐渐生起的不舍却又成了羁绊,最终他们十分理智地选择了离别和泪水。临行前狐狸将相遇哲学的秘密告诉了小王子:“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得真切。重要的事情,肉眼是看不见的。”聪明的小王子此刻才明白了邂逅的真谛,于是便毅然走向了下一个邂逅。对洞悉了相遇哲学真谛的狐狸和小王子而言,离别并不曾发生,他们无时不在彼此的心中相聚。

    小王子与玫瑰花相遇时,他们都太年轻,不懂得如何相爱,结果小王子无法忍受玫瑰花的自恋和控制,他选择了逃离。然而,当他游行了许多星球后,发现自己依然会时时想念那朵全宇宙独一无二的玫瑰,狐狸适时出现并教会了他相遇与离别的真正意义。至此,这趟星际之旅的意义已然完成,但他并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在邂逅中等待B612小行星一周年后在地球上空的归位,这样一种刻舟求剑式的回归宛若那驯服的仪式。在星际之旅的最后一站,小王子遇到了愿意与他建立关系的飞行员,他的出现给飞行员带去了一段美妙的经历。在离别降临的时候,小王子用临行的礼物解除了飞行员心中的羁绊,并将狐狸告诉他的相遇哲学传给了飞行员。影片中飞行员屋顶的望远镜说明飞行员虽然已经领悟了相遇的真谛,但却仍然偶尔会用仰望星空的方式怀缅小王子。

    小女孩与飞行员的相遇是影片对原著精神的延伸,小女孩的心一开始并没有对飞行员完全打开,他们是在相识一段时间后才建立关系的,具体的表现便是小女孩摘下手表跑去找飞行员,而缔结关系的纽带正是小王子的故事。“驯服”小女孩后,飞行员试图向小女孩传授相遇哲学的真谛,但当时仍无法理解的小女孩与他吵了一架。之后老人病了,小女孩一开始是为了逃避分离才踏上追寻小王子的冒险之旅的。当她发现已经迷失自我的小王子后,并没有放弃他,而是帮助他找到真我并返回家园。他们回到B612小行星时,猴面包树已经占据了整个星球,玻璃罩下的玫瑰花在等到小王子后便消散了。小女孩旁观了这场分离,难过地安慰小王子,却不料小王子并没有悲伤。小王子通过天空中巨大的玫瑰云让小女孩领悟到了相遇与离别的真实意义,于是,小女孩选择了分离,驾着飞机回到地球与亲人团聚。影片通过这个改编的情节再次告诉观众:真正的相遇是不会有离别的,所有的重逢都会在心中不断地进行。

    结语

    动画电影《小王子》给观众带来的不仅是感官的盛宴和对故旧的重温,还有对原著读后感式续篇的惊艳。剧中创造性地将长大后迷失真我的小王子安置在一个具象化的大人世界,人类拯救小王子的情节安排寄托的是原著篇尾的希冀:有灯火的地方就会有关爱,也许有人会不小心在灯火的阑珊中像小王子那样走失,但人间不灭的关爱总会帮助彼此找到心中的“小王子”。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