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责任与目标构建
刘志婷
【摘 要】 在我国国有企业运营过程中,企业风险管理设计的责任与目标构建是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文就主要针对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责任与目标构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首先介绍了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有企业风险管理设计责任和目标的明确进行了分析,以期望实现我国国有企业实现更为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风险管理审计 责任与目标构建
1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责任与目标构建中的问题
1.1没有合理配置相关职能部门、岗位和相关责任。在一些国有企业中,主要由内审部门负责处理风险管理系列工作,内审部门所担负的责任远远超出其他部门。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还有71.61%的企业处在初步执行的全面风险管理的阶段,风险管理审计工作机制尚不完善,没有合理的配置企业的部门和岗位职责,相关工作人员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责任方、责任水平以及相关工作内容。而内审部门由于承担了额外的企业风险管理系列工作,也严重地加大了其工作的压力和责任,且工作有效性难以保证。
1.2职责不清,审计评价无标准可循。相关调查得出,我国有57.13%的企业认为企业风险管理相关工作的主要责任部门就是内部审计部门,这对国有企业的内审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而言,所带来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在我国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明确的指出了,企业应重视对全民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主要内容包括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法律事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业务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责。而在国有企业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并没有明确企业各部门在全面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中应该承担的职责以及责任水平,并且没有为内部审计人员的鉴证、评价等工作提供详细的标准。
2解决对策与建议
2.1明确责任。参考财政部内控委员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国资委《 2010 年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模板) 》57审计研究 2010 年 3 期和 IIA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意见书等相关规范,相关人员总结了11个国企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重要职责,设计了包括单位和部门在内的7个责任方,责任分配详细情况可参考下表。
2.2恰当理解和明确审计目标和内容。(1)审计目标。协助企业决策部门对重大风险进行识别,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企业在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管理能力方面的薄弱是最大的風险因素。国有企业的发展并没有达到瓶颈,企业可以通过重组和整合资产而轻易的扩大企业发展规模,但就企业的实际工作能力来看,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的国有企业都缺乏较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也是国企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且广泛地存在于国有企业中,不只是国内企业,就国际上的企业而言,企业决策机构和经营机构的根本目标都应该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源效能的最大化发挥。公司治理风险也是国企风险管理审计的重点,在代理理论和受托理论的指导下,要求国有企业的审计委员会和监管部门必须及时评定公司治理有效性、健全性差的情况。这三种风险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风险内容,此外,还有部分国企存在的特有风险就不再详细表述。
(2)国企全面风险管理的审计内容。以下几个方面是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1)对企业核心能力风险的审计工作,比如,战略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危机处理能力、企业文化能力、高层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企业核心管理能力的审计,以及生产制造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等核心技术能力风险设计,再有市场营销能力、环境整合能力等核心市场能力风险审计工作等。2)对企业治理风险的审计工作,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是主要的两个部分:企业的外部治理环境风险是客观指标的主要体现,如国资监管部门权力与义务指数、国资流失责任追究程度指数、市场约束机制完善程度指数等;主观指标主要体现公司内部治理环境风险,如董事会治理指数、监事会治理指数、经理层治理指数、信息披露治理指数、利益相关者治理状况、社会责任承担情况指数等。3)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审计工作,比如,内部控制执行风险和内部控制设计风险等审计工作。
结 语
从上述分析可知,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市场竞争表现的越来越激烈,国有企业在发展中也需要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而国有企业长期的发展以来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较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而针对这一问题,则可以通过对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予以解决。因此,国有企业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开展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审计的责任与目标构建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