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绩效对政治信任影响的研究综述
杨蓉
摘 要: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使得经济逻辑解释政治现象成为可能,该理论运用到政治信任领域,则与政治信任的形成机制息息相关。制度生成论者将政治信任的产生归于政府治理绩效,而经济绩效作为政府绩效的一个重要维度,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以“经济决定论”为前提,通过实证研究对该理论进行证实或证伪;国内学者不拘泥于经济绩效不同对政治信任产生的影响,而是从主客观两个维度进行细化研究。
关键词:经济绩效;政治信任;制度生成论
中图分类号:D035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6-0180-02
引言
经济发展是国家合法性的重要基础,能否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政府治理有效性的重要体现。20世纪中叶,理性选择理论在政治领域的广泛应用在经济与政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应运而生。许多学者将其引入政治信任研究之中,如纽顿提出:“政治信任源于政治领域,是人们对政治制度和政府的绩效、政治制度可信性的一种理性评估。”[1]由此,在政治信任的形成机制研究当中,形成了从外在绩效因素上来解释个体政治信任产生的制度生成论。而经济绩效作为制度绩效的一个重要维度,对政治信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概念界定:政治信任与经济绩效
西方政治信任研究成果颇丰,主要探讨成熟民主制下政治不信任或信任流失普遍存在的原因。伊斯顿将政治信任划分为弥散性信任和特定性信任两个维度,西特林认为政治信任包括民众对政治体制、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三重信任,诺里斯将政治信任对象细化为政治社会、政治制度、政府绩效、政府机构和政治行为者五个维度,纽顿则认为政治信任主要包括厚信任、人格信任以及系统或制度信任。国内对政治信任的界定主要包括广义狭义说、政治支持说、政治期待说、政治互动说以及信托关系说。可见,政治信任是民众与政治体系之间的一种动态互动,是民众对政治体系的托付、期待和支持,也是一种二者基于一定信任和利益的信托关系,民众将部分利益委托给政府,政府既要承担受托义务,也要履行相应职责,以期长期获取自由运用民众利益的权力。
就政治信任的形成机制而言,制度生成论者认为政治信任是内生的,“是制度绩效的结果……取决于公民对政治制度和政府绩效的理性评价。”[2]換言之,政府的合法性建立在其治理效果及制度绩效的基础之上。如赫瑟林顿认为政治信任是民众对政府绩效的认知与自我期待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即民众对政府绩效的主观认知是影响政治信任的关键性因素[3]。现有关于政治信任形成机制的制度生成理论文献中,政府绩效主要包括政治绩效、经济绩效和公共服务绩效三个维度。其中,政治绩效涉及反腐败、民主政治建设、政治制度、公民权利等内容;经济绩效则包括主观经济绩效和客观经济绩效两方面内容,前者指的是个体层面对政府经济治理的主观评价,后者主要是用政府的客观经济治理水平来测量,包括人均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客观指标;公共服务绩效则涉及政府提供的民生福利和公共服务。其中,经济绩效往往成为威权国家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来源。
二、经济绩效影响政治信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关注经济绩效对政治信任的影响,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许多学者认为经济绩效与政治信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对“经济决定论”提出了质疑。总的来说,国外学者对于经济绩效对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个命题展开。
首先,“经济决定论”,即经济绩效是决定民众政治信任的决定性因素。从政府治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发,许多学者认为良好的经济绩效会提升民众的政治信任。亨廷顿(1997)在其著作《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中提到,经济发展能够提高民众对民主政治的支持。Mishler 和Rose(2001)认为,经济绩效是影响政治信任的重要预测变量,国家经济绩效和公民对经济的评价影响着政治信任:当经济繁荣时,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普遍高;当经济萎靡时,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普遍低。斯通曼(2008)指出,英国人对经济绩效的评价能够有力的解释政治信任。Patrick和Tom(2009)则从宏观经济绩效的角度出发研究经济绩效与政治信任的关系,他们以国家在绩效上的纵向变化为基础,认为宏观经济绩效会对政治信任产生影响。在研究经济危机对欧洲公民的影响时,Veronica和Tor Georg(2010)采用多层次模型,分析来自欧洲社会调查的25个欧洲国家的数据,并结合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指标,得出经济绩效是人们政治信任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的结论。在约瑟夫·S.奈(2015)主编的《人们为什么不信任政府》一书中,诸多学者通过翔实的数据揭示了美国政府信任下降的原因,罗伯特·劳伦斯将其归咎为经济衰退,他认为经济绩效的降低是民众政治信任流失的主要原因。
其次,经济绩效对政治信任影响微弱甚至不产生影响。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学者先后反驳了“经济决定论”。Schlozman和Verba(1979)认为,经济萎靡和失业严重不会对政治生活造成影响,因为政治态度是一种普遍的社会信仰功能,不与个人在经济或社会状况中的亲身经历有关;Munro(2013)等人研究了近十年来中国民众对政府的支持,认为经济绩效对政治信任的影响远不及政治绩效;在对西班牙和葡萄牙政治信任度下降的研究中,Mariano(2014)认为,两国政治信任下降的原因在于代议机构对民众的要求和关切没有做出回应以及民众对政治腐败的认识日益加深,而非经济绩效的下降;一些学者(Dahlberg & Holmberg,2014;Dalton,2004;Hakhverdian&Mayne,2012;McAllister,1999;Oskarsson,2010;Van der Meer,2010)采用了多层次、多变量分析模型,一致认为强大的经济绩效并不能刺激民众政治信任度的提升。
(二)国内研究综述
经济绩效作为政府绩效的维度之一,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量、存量和质量,是政府合法性的重要基础,转型国家的合法性则更加依赖经济绩效。以理性选择为基础,支持制度生成论的学者们认为,政治信任主要来源于政府治理或制度绩效,我国学者从政府治理的有效性出发,探究主观经济绩效或客观经济绩效对政治信任的影响,主要形成了以下两种分析视角。
一是研究主观经济绩效对政治信任的影响。主观经济绩效是个体层面对政府经济治理的主观评价,我国学者大多聚焦于主观经济绩效对政治信任的影响。杨鸣宇(2013)将经济绩效划分为民众对国家和家庭经济状况的评价,认为市民对国家经济现状的满意度是对政治信任最有影响力的变量之一;游宇等(2014)认为,经济绩效包括国家经济条件和家庭经济条件,经济条件较好的公民在体制信任方面会表现出“批判性公民”特征;陈鹏(2014)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了国家经济情况评估因子和家庭经济情况评估因子,以作为比较两种经济绩效对政治信任影响的依据,得出了经济绩效对政治信任具有正向作用的结论;魏万青(2016)在对经济绩效、价值认同、政治参与和政府信任感的研究中,以民众对经济增长和收入提升的评价作为经济绩效的测量标准,认为经济绩效是民众对政府信任感的重要来源,相对于社会财富的增长,个体或家庭收入增长更能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韩冬临等(2018)在研究台湾政治信任变迁时发现,党争民主使得民众对经济绩效的评价下降,进而影响到公民的政治信任。
二是分析客观经济绩效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客观经济绩效主要是用政府的客观经济治理水平来测量,包括人均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客观指标。姚明龙(2005)的一项根据世界银行全球政府治理数据库的研究发现,经济绩效对政府信任具有积极作用,人均国民收入每提高1个百分点,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则提高0.1%;孟天广(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的客观绩效已无助于政治信任的维持,而公共产品方面的治理绩效(如降低失业率、基尼系数和提高人均福利支出等)更有助于塑造政治信任。此外,王磊(2017)将经济绩效判定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经济绩效指的是城市人均GDP和国家经济成就评价,微观经济绩效则意指个人经济收入,认为宏观经济绩效和微观经济绩效对政治信任具有差异化影响。
結语
综上所述,经济绩效作为影响政治信任的重要制度因素,国内外相关文献相对较少。而在这为数不多的文献中,也只是以经济增长作为测量经济绩效的指标,却忽视了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经济绩效的测量因素。而且,相关研究大多聚焦于主观经济绩效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客观层面的文献较少,缺乏将二者结合探讨其对政治信任影响的实证研究。同时,现有研究旨在测量经济绩效对政治信任的影响程度,对于经济绩效如何影响政治信任的研究缺乏机理分析。
参考文献:
[1] ?Kenneth Newton.Trust Social Capital Civil Society and Democracy[J].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2001,(2):201-214.
[2] ?William Mishler and Richard Rose.What are the Original of Political Trust? Testing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Theories in Post-communist Societies[J].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2001,(34):30-62.
[3] ?See Marc Hetherington.Why Trust Matters: Declining Political Trust and the Demise of American Liberalism[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