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媒介语境中的青年亚文化看粉丝电影

    林华

    在整体经济增速趋缓时,中国的电影产业却发展迅速。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通报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电影总票房已达440.69亿元,较2014年的296.39亿元增长48.7%。电影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介的传播和全球化的背景,而近几年兴起的粉丝电影则与新媒介语境中的青年亚文化密切相关。

    亚文化是相对于主导文化而言的次文化,青年亚文化则是“青年群体基于共同兴趣和价值追求,创造性表达自我的文化实践。它是一种与社会主导文化既相异又互动的文化形态,是社会总体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青年亚文化类型众多,包括迷(fans)文化、恶搞文化、Cosplay文化、同人亚文化、小清新亚文化等。粉丝电影是为特定粉丝群体拍摄的电影,受到青年亚文化的影响,在受众心理、营销策略、艺术特色、文化价值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特点。

    一、 受众心理:建构主体身份,获得集体认同

    青年亚文化在国内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前互联网时代,以及21世纪基于网络技术和互联网传播环境的新媒介时代。新媒介提供了无边界、即时性、多媒介的物理空间和开放、民主、自由的精神空间,让青年群体有了创制作品、传播思想、表达诉求的平台,催生了一系列新的青年亚文化类型。青年亚文化呈现出建构主体身份、获得集体认同的特点,而粉丝电影之所以受到追捧,其受众心理根源于此。

    粉丝电影指向的受众既可以是迷恋网络小说、影视节目、话剧、网络漫画、游戏或网络剧等“明星文本”的粉丝群体,也可以是文本创作者或人气明星的崇拜者。这些粉丝多数是青年人,其成长过程中的迷茫伤痛、初入职场遭遇的失败挫折、父辈及社会的不认可等,都促使他们寻找社群结成同盟,塑造文化主体身份,以此彰显自我的存在价值。他们聚集于网络,利用新媒介技术构建属于自己的社交空间。无论是创建豆瓣小组、百度贴吧,还是设立论坛板块、主题网站,亦或是微信建群、微博建圈,其目的都是为了强化身份意识,获得集体认同。正是这种网络上的集聚,“促进了青年亚文化成员的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进一步强化他们在虚拟空间中的归属感,而相应地淡化了他们在现实世界中与家庭、学校、机构、公司、职业的联系,如此而构筑起的新媒介空间,被赋予阻抗现实压力、逃离各种约束、释放创造潜力的意义。”[2]为此,他们追求与主导文化相异的独特风格,运用杂糅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动漫、影像等多元的媒介语言符号,主动隔绝与父辈及主导文化的交流,在虚拟与现实的混杂中完成自我身份的建构与识别。

    青年亚文化类型繁多,建构主体身份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迷(fans)文化中,个体通过迷恋的对象寻找到与自己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相同的人群,形成文化共同体。他们“专注且着迷于特定的明星、名流、电影、电视节目、流行乐团;对于着迷的对象,可以说出一大串就算是枝微末节的资讯,对于喜爱的对白、歌词、片段更是琅琅上口,引用无碍。”[3]在新媒介语境中,个体通过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获取资讯,交流互动,逐渐形成庞大的粉丝团队。借助团队力量,粉丝不再处于被主导文化排挤的边缘位置,主体身份得以建构。

    商家正是利用粉丝渴望获得集体认同的心理,拍摄了大量粉丝电影,吸引受众。2011年被称为粉丝电影元年,《孤岛惊魂》《大武生》《五月天追梦3DNA》等相继上映,电影瞄准的正是明星、歌手的粉丝群体。有的粉丝电影关注的则是已流行的的“明星文本”,如网络小说、游戏、漫画等。粉丝不仅在网络中自发宣传电影,也在现实中通过包场观看的方式支持自己喜欢的作品或崇拜的偶像,使电影票房和口碑一路走高,促使更多的非粉丝受众去观看电影。他们以自身的力量影响着电影文化市场,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获得了所属集体的情感认同。

    二、 营销策略:组成趣缘共同体,参与各制作环节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地球变成不受时空阻隔的村落,越来越多有着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聚集在网络中,形成趣缘群体。“所谓趣缘群体,是指一群对某一特定的人、事或者物有持续兴趣爱好的人,主要借由新的媒介技术和传播手段进行信息交流、情感分享和身份认同而构建的共同体。”[4]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通信资费的降低和操作便捷的各种软件,使普通网民也能自由创作,表达自己的文化诉求。他们充分运用FTP、电驴、网盘等技术,实现信息的上传、下载、储存与传播,使分享成为青年亚文化群体构筑和界定文化空间的重要行为。而粉丝电影为了保持高曝光率,持续吸引受众,往往有意识地吸引网民组成趣缘共同体,参与电影的创作和宣传推广活动。

    一些电影在项目运作之初就开始吸引粉丝参与,如讲述2013年快男选秀的电影《我就是我》,用众筹的方式在20天内筹集到500余万元开拍,形成话题热搜效应。在《小时代》的电影吧里,有网友在电影上映前,发贴从技术层面揭秘电影制作的整个过程,详细介绍主创团队、拍摄过程、宣传活动等内容;有网友参与电影公司的策划活动,制作自己专属的杂志封面,喊出时代宣言,上传到微博,并通过@好友形式分享电影内容,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而吴亦凡主演的电影,从开拍起,就有梅格妮(吴亦凡粉丝的称呼)主动收集与电影相关的资讯,通力合作完成视频、美图、配音、字幕等工作,自发在网络社交空间宣传偶像作品。

    电影《三体》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说,被出品方游族影业与战略合作方阿里巴巴娱乐宝定位为中国第一部真正由粉丝全程参与的电影。原作《三体》曾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该奖被誉为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粉丝众多。制片方称,粉丝将与主创团队互动,参与电影制作、营销及衍生品开发的所有环节。电影从立项、开机到发布延期上映消息,一直处在粉丝的高度关注中。从官方微博账号“三体电影”发布第一条微博开始,粉丝就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的互动,包括演员选择、资金众筹、Logo设计等等。粉丝们还自发组成趣缘共同体,创作了不同类型的三体同人作品。他们或在原作基础上续写故事,或以原作为背景重新演绎,其二次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充分表达了创作主体的阅读体验、审美感受,引起共鸣。无论是王壬制作的同人短片“Waterdrop”、我的三体制作组创作的MineCraft网络剧《我的三体》,还是百度三体电影贴吧制作的《三体大电影同人前传》、屌侠章强的《速读三体原著》等,都在网络空间宣传了《三体》,吸引更多人关注电影。

    粉丝们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充分运用各种媒介技术去完善作品,许多精美之作由字幕组、网络配音圈等趣缘共同体的高手们协作完成。在中国赴美留学生王壬致敬《三体:黑暗森林》的作品“Waterdrop”中,前联合国秘书长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发往宇宙的原声录音片段、美国波士顿大学关于“超越地球和人类意识的生命”的讨论、斯蒂芬·霍金的原音,以及王壬朋友宋鹏新闻联播式的配音内容,都为作品增色不少。MC网络剧《我的三体》创作团队有50多人,除导演神游八方外,还汇集了美工、翻译、字幕、配音、动画、音乐等各方面的人才。为了吸引更多的三体粉丝,制作组还创作了一系列三体角色歌,如《叶文洁·岁月成碑》《罗辑·星海横流》《褚岩·彳亍寒夜》等。

    总之,新的媒介技术使粉丝储存、创作和传播媒介信息更加方便,也促使更多饭制(即粉丝自制)作品得以推广,粉丝的自主性增强,权利也有所扩展。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关注作为消费主体的粉丝的观影感受,在投资、创作与营销电影产品时,也充分参考粉丝的意见。他们鼓励粉丝积极参与电影的制作、宣传过程,以此为营销策略,为电影放映造势。投资方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而粉丝也在参与群体活动中体验到了重读“明星文本”、支持明星偶像的快乐。

    三、 艺术特色:主打青春题材,风格唯美清新

    粉丝电影于2011年兴起,在2013年因《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1》与《小时代2》各自获得7亿多票房而掀起热潮。此后,粉丝电影在电影市场的位置也更加重要。粉丝电影的题材较多,既有以《爸爸去哪儿之大电影》为代表的综艺类型,以《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快乐男声之我就是我》为代表的选秀类型,也有以《盗墓笔记》与《鬼吹灯》为代表的盗墓题材,以《十万个冷笑话》为代表的网络漫画,以《万万没想到》《煎饼侠》为代表的网络剧,但占据主流的却是青春怀旧题材的作品。从2011年的《失恋 33 天》、2012年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3年的《致青春》《小时代》系列、到2014年的《匆匆那年》《同桌的你》、2015年的《何以笙箫默》《栀子花开》《既然青春留不住》,再到2016年的《谁的青春不迷茫》《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夏有乔木,雅望天堂》《微微一笑很倾城》等,展现的都是青春的迷茫伤痛、校园生活的怀旧情绪。

    粉丝电影主打青春题材,看中的正是电影市场中占主流的年轻观众。研究表明,“90后大学生主要的娱乐方式依次是看电影、上网、看电视、看书报杂志、体育活动,其中看电影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娱乐方式,可见学生对电影的接受程度和喜爱程度是很高的。”[5]而阿里影业旗下淘宝电影与华谊兄弟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影市报告》也显示,全年观影次数大于等于6次的用户中,有43.9%是“90后”。在电影观众中,最舍得花钱的是“80后”。

    对于90后而言,正在经历青春,那些对未来的迷茫躁动、爱情的甜蜜忧伤、不被家长和社会认可的边缘感都是他们当下的体验,青春题材的粉丝电影让他们感同身受,引起共鸣。对于80后而言,校园生活渐行渐远,青春岁月正在远离,而现实压力让怀旧影片成为暂时回到年少时候的银屏美梦。粉丝电影的出品方选择改编曾在网络上流行的“明星文本”如辛夷坞和顾漫的爱情小说,其面向的正是曾经被这些文本感动过的80后粉丝。同时,他们选用的演员基本上都是90后的偶像——颜值好、粉丝多、人气高的明星。也因此,粉丝电影往往强调唯美温馨的观影感受,建构的是小清新亚文化的风格。

    在亚文化的理论研究中,英国伯明翰学派较为重视“风格”的研究,影响深远。迪克·赫伯迪格指出,“风格”是辨识亚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是亚文化群体对霸权的挑战与回应。中国的小清新亚文化是部分青年面对生活或学习的压力,在社会现实与自我发展之间的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选择,是在新媒介传播语境下逐渐形成的。“小清新”最早是指 20 世纪 80 年代发端于英国的音乐Indie Pop(独立流行乐),旋律舒缓、轻柔、唯美。随着网络普及,以豆瓣网、贴吧、论坛为代表的网络虚拟社区为处于小众处境的年轻人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媒介环境。爱好“小清新”音乐的青年群体将这种随性创作、唯美柔和的风格扩展到文学、电影、摄影等艺术领域,使“小清新”指向一种超越现实、还原自我、崇尚简单的生活态度、审美趣味和文化诉求。

    在粉丝电影中,大部分影片为青春题材,表现了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感受。80后、90后观众与电影角色在相同的背景中成长,有着青春迷茫、大学扩招、就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苦恼。他们借助于电影从社会角色中暂时抽离,在电影媒介塑造的拟态环境中逃避现实、愉悦自我、回归自然。粉丝电影迎合了观众的需求,呈现出画面唯美清新、音乐优美动听、情感单纯美好的小清新亚文化风格。

    四、 文化价值:形塑社会认知,引导青年成长

    尽管业界对粉丝电影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从票房来说,粉丝电影是成功的。在价值层面,它也起到了形塑社会认知、引导青年成长的作用。

    个体如何看待媒介信息、如何解读信息与社会的关系,直接影响其选择与接受信息的内容。粉丝往往狂热地迷恋着某些人或物,因而也会偏执地相信媒介传播的相关信息。当粉丝电影将粉丝迷恋的对象呈现于银幕时,粉丝鲜有抵抗的能力,电影也就具有了一种非凡的作用:它能“形塑我们的认知和信仰”,“影响我们关于世界的看法”。[6]当然,粉丝电影形塑社会并不仅仅取决于某部作品的某个信息,而是在整合了多部作品多个信息,并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后达到效果。随着电影《小时代》系列的四部影片在两年内陆续上映,顾里、宫洺等角色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也持续影响着粉丝,使粉丝在潜移默化中仿照电影媒介塑造的模式完成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行为。然而,粉丝电影对社会的形塑却在某种程度上对青年群体特别是90后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社会阅历少,不能清晰识别媒介影像的拟态性,在价值取向上容易被媒介误导;对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消费社会的拜金主义、物质诱惑使大学生陷入追求名牌产品的陷阱中,丧失了消费主体性,成为商品的奴隶。

    总之,新媒介技术的普及为粉丝提供了交流信息、表达情感、展示作品的虚拟空间;而粉丝电影则将这种网络虚拟空间的身份认同拓展到了现实世界,以“明星文本”或明星偶像为媒介建立起粉丝群体的文化共识。当粉丝电影从物质符号的商品形式变成偶像精神的文化代言时,也就产生了神奇的效应。它以偶像的思想言行、价值观念来影响粉丝的学习和生活,使其获得自我认同的力量。因此,粉丝电影已不知不觉成为了霸权统治的工具,塑造了粉丝群体对于自身与世界关系的认知,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和银幕数量增长极快,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文化也超出了传统单一文化的认知,正呈现出泛文化交融的特点,“即在主流文化和亚文化即青春文化、大众娱乐文化之间的交融”[7],粉丝电影正是以其泛文化交融的特点引起众多的关注。客观地说,粉丝电影制作水平参差不齐,饱受诟病。要在市场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粉丝电影必须提升影片质量。在思想内容上,因受众绝大部分是青年群体,粉丝电影应倡导正确的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引导青年健康成长。在艺术表达上,要防止商业文化的“收编”,要呈现出个性化的风格,彰显出青年群体独特的审美趣味。在影片制作方面,加大投资,打造精品,实现粉丝电影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中红,陈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

    [2]陈霖.新媒介空间与青年亚文化传播[J].江苏社会科学,2016(04):200.

    [3]马特·希尔斯.探究迷文化[M].朱华瑄,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9:序言ix.

    [4]陈霖.粉丝媒体的空间意义[A].马中红主编.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4)[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271.

    [5]沈虹,郭嘉,纪中展等著.移动中的90后——90后大学生媒介接触行为、生活形态与价值观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58.

    [6][美]劳伦斯·格罗斯伯格等著.媒介建构:流行文化中的大众媒介[M].祁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328.

    [7]周星.泛文化交融与跨文化融合传播——兼论亚洲电影文化发展策略[J].电影评介,2016(01):1.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