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论方法的“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郑潇?吕游

    摘 要:传统的“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学生一旦脱离课堂就无法与其他专业课程进行结合,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因此,教师必须系统地将“园林制图”及其相关课程构建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园林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形成系统化思维模式,提高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园林制图”;系统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园林制图”是一门研究园林工程图样的原理及方法的一门基础学科。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园林制图”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复杂独立的问题时,不能将各个原理有机联系,无法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因此,笔者通过不断尝试对“园林制图”知识点的系统化授课,以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启发式教学为途径,推动后续课程的开展。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掌控教学进度,从而推进“园林制图”的教学。

    1 “园林制图”教学中系统性的体现

    1.1 教学内容系统性构建

    “系统”意为同一类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关联在一起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系统论(System Theory)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1]在“园林制图”教学内容的构建中,每个知识单元都可作为教学内容的独立系统,独立系统又有部分子系统相互连通。例如投影原理则为独立的知识体系,掌握点线面的投影原理能够帮助理解形体三视图。如果授课仅讲到这里,那么学生的思维模式只能将投影原理理解为平面化的概念,没有涉及立体投影的概念,这就容易影响后续透视图中空间感的理解。当没有系统地衔接各个知识单元,“园林制图”的教学则无法科学完整地展现。

    1.2 教學模式系统性分配

    “园林制图”作为园林专业的基础课,在整体课程教学模式的分配上以“教、学、练”3个子系统为主。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一般是课堂前一部分的知识授课。再通过看范图和高年级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地学。最后增加课堂上练习的时间,使学生自觉地练。这样来看,教学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但通过不断变更的教学方式,更能做到教与学之间的互通,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对“园林制图”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2 当前“园林制图”课程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课程缺乏内容衔接

    “园林制图”与“风景园林设计基础”作为相关课程,其课程内容与课后作业在衔接上都容易重复。例如“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的初次作业为尺规作图,第一次授课则需要讲授“园林制图”中的尺规作图规范,这与“园林制图”课第一单元的内容几乎重复。为了避免授课中出现知识点重复讲解,进而浪费课堂时间的情况,需要在制图课中变更教学内容,而这样又容易影响“园林制图”课程的总体授课安排。因此,“园林制图”课程在教学安排方面,应注意关联知识点并做好衔接与过渡。

    2.2 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混乱

    区别于“园林制图”,设计类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以表现为主、规范为辅。常常一开始先培养学生对设计美的感受,后期再针对性地要求学生制图规范。由于课程内容相对独立,学生在进行大量园林专业课程的学习后,不能较好将专业知识进行联系,导致图纸空有外表,制图不够严谨。另外,还出现作业中能够准确画出复杂形体的透视图,却画不出园林场景的透视这种知识分离的现象,思维模式固定且不懂得举一反三。

    3 “园林制图”教学模式研究

    3.1 统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在人居环境建设的大学科体系中,风景园林专业尤其需要“简明、有序、识别性强”的专业图纸,以保证与相邻专业图纸的正常衔接与交流。[2]在“园林制图”及其他专业课程在教学要求的统一上,应结合各个基础课程,制定一套较为完整的规范:从图纸和工具的选用、图纸尺寸的要求,到各个图纸的表达上都要统一制图规范的要求。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和规范的制图态度,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多种授课模式相互结合

    现今对教学方法的探讨不仅仅局限于45分钟的课堂授课,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近年来,翻转课堂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被称为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通过翻转课堂的开展,学生可以借助微课视频来复习巩固课上没有理解的知识点,并进行练习,更加有效利用学习时间。由于“园林制图”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老师在课上借助黑板一边绘制一边讲解,制作成微课视频;需要大量的前期工作和一些相关专业的协调才能完成。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园林制图”课程虽然无法像其他课程那样直观地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但仍可以通过部分重点内容的微课制作,结合绘制视频录制进行,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课下及时巩固知识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园林制图”作为基础课程,不仅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态度有重要作用,而且其理论知识点更是作为基础,支撑整个园林设计相关课程。因此,只有不断深化教学体系,才能跟上时代的变革。但是在长期的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这些还需要今后通过不断的教学研究和新形势下教学模式的创新,逐步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素英.系统性方法应用于“园林制图”课程教学的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0(9):73-75.

    [2] 周向频,任婷婷.风景园林制图标准体系构建及应用探析[J].中国园林,2012(7):92-96.

    作者简介:郑潇(1989—),女,山东临沂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吕游(1989—),女,安徽芜湖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