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造自然,物化于心

    摘 要:石涛绘山水画风格独树一帜,其山水画以其笔墨的自由之境、造型的正大气象、构图的微妙玄通,创造了一种超凡脱俗、不拘一格,意境苍茫新奇,朴素、天真、自然、不拘形态的山水画风格,为中国画的发展开创了一派新的境界。

    关键词:石涛;山水画;风格

    石涛是中国画坛的一位奇才,其山水画艺术独树一帜,笔墨恣肆纵横,超凡脱俗,不拘一格,意境苍茫新奇,形成了一种朴素、天真、自然、不拘形态的风格。以其为代表的“变革派”的出现使得清初画坛的摹古之风为之一变,为中国画的发展开创了一派新的境界。

    一、笔墨的自由之境

    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构成单位,是画家形成绘画风格的基础。以“四王”为代表的摹古派是笔墨的集大成者,却因循守旧,沿袭传统,少有生气。石涛绘画中的笔墨打破了摹古派的这种“传承”,形成了能够审时度势、恣肆纵横的自由境界,他之所以能够打破这种因袭守旧,在于其自由之精神和情感主宰下的笔墨运用。石涛说:“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墨受笔,笔受腕”的过程就是画家心手协调作用的过程,是情感和精神支配下的运笔力度与速度的过程,石涛绘画中的用笔能够随意地使用中锋、侧锋、散锋、裹锋、逆锋,可慢可快、时迟时缓、可行可止达到游刃有余,既合乎法度又无所束缚的高度自由的笔墨境界。这首先体现在石涛绘画中的点、线运用上。

    石涛绘画中的点分为可辨物象之点和不可辨物象之点。可辨物象之点虽然是对物象之概括和提炼,却往往信手点苔,横七竖八,攒三聚五。它们像坡石上的杂物,或像是坡间杂草,也可能表现树中薜萝、或者云间烟树。无论是焦点还是湿点,抑或是浓点、淡点、方点、圆点,都是可辨认物象,却又要视情况而定,它们用于不同的物象环境之中会幻化成不同的物象。但无论如何,这些点都是自由挥洒而出,在有意中呈现出自由境界,使线中有点,面中有点、物象中有点,生意之趣陡然而增;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含量,在整幅画面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样,不可辨物象之点也是自由挥洒,无法中见有法,于有意无意之间,生机勃发。这类点有时稀稀疏疏,有时似倾盆大雨。不刻意和具体地去表现某种物象,但作为画面的形式元素不能缺少,也不可随意增加。这些点往往有着不同质感和动感,大大小小,或静或动、或起或伏、或躺或立,仿佛音乐中富有节奏性的鼓点,极大地增加了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石涛绘画中的线也体现了石涛在笔墨上所要达到的自由境界。石涛笔下的线,在娴熟而精湛的笔墨技法下,具有多变的风格特点,古朴不失灵秀,刚健中饱含律动,无论是内力刚健、敦厚工稳的线,还是野性十足、粗枝大叶的线,都是质朴中蕴含着一种秀逸、灵动的气息。其次,石涛笔下的线往往有着丰富的意蕴内涵。他笔下的线虽灵动跳跃但又内涵筋骨,虽刚健壮硕但又珠圆玉润,虽老笔披沥如秋风,而又灵动自然、蕴含春雨,看似迟涩、却又墨色华滋,力透纸背却能满纸烟云、淋漓快目。另外,线的自由之境还体现在形态和构成的韵律变化上。石涛画中之线韵律齐整,节奏明快。石涛画中之线,能够根据画家内心情感和画面的需要而自由运用,随意挥洒。长短粗细、曲直刚柔、并列单陈、简繁疏密、实虚行止等都能做到自由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用线表现山阴,往往群线交织而舞动,层层复加而密不通风。表现山阳,则寥寥数笔,或有或无,表现出肌理即可,往往疏可走马。整体上给人一种杂然无序、皆率意而为之感。但在表现水面时,则用线平行,秩序不紊,但又十分丰富,给人一种错综复杂、变化莫测的感觉,营造出一种韻律之中富有变化的美感。

    笔墨相辅而相成,在用墨上,石涛无疑也达到了自由之境。他能够根据画面的需要,自由发挥,既合乎法度和画理,又能够超出矩度之外,自然生发。石涛说:“自一以分万,自万以治一。化一而成氤氲,天下之能事毕矣。”墨、笔、水在石涛的幻化之下,既能够表现自然之万象,又饱含画家的内在精神、情感,给人以神出鬼没之感。山石的嶙峋,草木的华滋、春山的静穆、夏山的葱郁、秋山的明净空旷及冬山的萧瑟都在石涛的墨法表现中跃然纸上。他用墨有时犹如倾盆大雨,铺天盖地;有时像辰星散空,稀稀疏疏。以浓破淡,以干破湿,以水破墨,以墨破水,相互渗合,水乳交融,一派化境。

    二、物化于心的山水形式

    石涛认为:“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认为笔墨是为天地万物造型所服务的,强调笔墨功能的同时,强调发挥画家的思想感情去改造物象,使之臻于理想。因此,石涛山水画中的造型是建立在饱含情感的笔墨抒发的基础上的,是笔墨元素与造型元素相融合、相统一的。同时,石涛强调“搜尽奇峰打草稿”,强调对自然山水的切身感受,强化山水画对个人感受和情感的表达,而不是直接描摹自然山水。因此,石涛山水画中的山水形象是一种心象,是因情得形、物化于心的山水化境,而这种化境自然而然地是石涛个人人格精神风貌的体现,呈现出一种浩然之气和正大气象。

    造型上大方大圆是这种造型风格的一个显著特点。石涛的山水画作品往往会表现一些

    险峻状美的山势。在这类风格的作品中方形或圆形巨石往往占画面的三分之一以上,以雄强之力,给人以一种势不可当的感觉。方圆之间,一股浩然之气油然而生。如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石涛山水画册》中,一幅题目为“秋老树叶脱,林深心自闲”的山水小品,两块方形的巨石,耸立于画面之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次,物象的顶天立地是这种正大气象造型风格的另一个特点。石涛的画中,或一树拔地而起,耸入云霄;或异峰凸起,直向天空,凛然之气扑面而来,营造出一种顶天立地的大美气象。

    另外,为造型赋予生命的情感是这种物化于心的山水造型风格的重要体现。石涛山水画中的山石树木造型,令人匪夷所思,却能入情入理。他画山石往往在巨石之下,压着三五块巨石,仿佛巨石拼命下压,而碎石却安然无恙,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碎石之形似犬马、兽畜,仿佛他们都具有了生命,面对沉重的巨石,他们表现出了倔强。加上力量感上的对比,形成了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又如其画树木,往往把树木压于巨石之下,或安排在两块巨石之间。巨石之下和之间的树木往往都在曲折之后,挺直身体而枝繁叶茂。这种合于自然的物象自然而然地包孕了人格化的特征和生命的情感。

    三、微妙玄通的构图

    石涛对传统绘画的最大突破在于构图,石涛作画,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很少拘泥于元明以来山水画的开合关系、铺排模式,布局变化多端,新颖奇妙,令人耳目一新。

    石涛山水画的微妙玄通首先体现在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而妙造自然的绘画构图理念上。石涛好游历,一生游遍名山大川。他在宣城居住的十五年间,呈数次游历黄山,并称“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但搜尽奇峰的目的不是再现自然而是妙造自然。石涛山水画中往往会出现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玄妙的幻境。現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山水清音图》可谓是这种妙造自然的综合反映。在这幅画中,右边一峰拔地而起,左边两峰相迭而出,形如异兽。两者之间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时隐时现,左峰右边有一屋几树,屋后一瀑布因势而下,被屋宇遮挡之后,自峰角而出,入山脚与小溪交汇。近处,一松自左向右斜冲而出,形成不畏峰角之力。画面中所有物象,大小相宜、高下恰当,穿插有致、显隐得当,融万象于一炉,妙造自然,将各种各样的笔墨组合得天衣无缝。

    其次,不断地造险、救险使石涛山水画出乎常规而入乎常理。还以《山水清音图》为例,此画整个画面古朴、神秘,意境幽深寂静。左边的规则山峰层峦叠嶂,浑厚整齐,从左向右压来,形成一种动势。从构图规则上看,这是一种反常态的现象,容易形成视觉上的不稳和偏失。但石涛巧妙地运用大面积的林木撑住了山石的倾压之力,消除了画面的险境而使整个画面趋于和谐。

    再次,构图虚实处理上的实中求实、虚中求虚是石涛构图的微妙玄通之处。在石涛绘画中,有时满幅都是笔墨,都是物象,这些物象是一个有机的天地整体,这即是实。然而其妙处在于在满纸笔墨中实中求实,对个别物象用浓墨阔笔着重刻画,从而能够化实为虚,在物象的对比中产生新的虚实关系,更实的物象在视觉上使画面重心聚集,而原有的较实的物象则成为新的虚处。同时,石涛还善于虚中求虚。在石涛的山水画中,有时通幅皆虚,但他往往在虚处用淡墨微烘、烘染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留出一两处空白,使虚中生虚。因此画面的虚实关系发生了转化,不但使画面产生了层次感,同时还使画的意境向幽深处衍生,给人一种变幻莫测的效果。

    总之,石涛山水画笔墨所达到的自由之境,造型所呈现出的正大气象,构图看似随性而实有巧思的玄妙幽通,使石涛的山水画呈现出的是出乎于技艺、又超乎于技艺,出乎于自然、又超乎自然之上的,物化于心的心象。这种山水画风格是一种自然与人格圆融统一下的化境。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4]王朝闻.中国美术史[M].济南:齐鲁书社,明日出版社,2000.

    [5]杨成寅.石涛画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李一冉,信阳市群众艺术馆二级美术师。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