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鸡禽霍乱的诊断与防治
张文增
摘要:对一例禽霍乱病例进行了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经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有效控制了该病。
关键词:鸡;禽霍乱;诊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12-0017-02
禽霍乱(Fowl cholera,FC)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的病原菌,主要引起动物发生急性出血性败血病或传染性肺炎。病的特征是急性病例表现败血症,死亡率极高,常有剧烈腹泻;慢性病例表现为肺炎、冠、肉髯水肿、关节炎等[1,2]。
该病因发病突然、死亡率高,故及时准确诊断该病,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病降低养殖户的损失有重要意义。笔者于2014年7月接诊一例鸡突发禽霍乱病例,经及时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减少了养殖户损失,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4年7月16日,永定县高陂镇某养殖户前来求诊,其位于本镇某村山坳的林下放养鸡总共700只左右,中大鸡突然发病,早上上山喂鸡时发现已死亡35只,还有很多鸡精神沉郁,缩颈闭眼,翅膀低垂,拉水样粪便,部分病鸡使劲甩头等,怀疑有人投毒所致。
2 临床症状
患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缩颈闭眼,翅膀下垂,身体疲倦,爱打瞌睡,食欲少。大部分鸡有腹泻症状,排黄绿色或黄白色稀粪、水样粪便等。有的鸡甩头,张口呼吸,口鼻腔流出黏液。病鸡体温身高至43~44 ℃,喜饮水。问诊了解该鸡群有按程序接种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H5N1等疫苗。
3 剖检病变
病鸡皮下、腹腔浆膜有出血点;肺脏充血,肺水肿,质地变硬,间质增宽;肺泡及气管充满泡沫样淡红色液体;心包内有多量淡黄色液体,心肌和心内膜有出血点;肝脏肿大呈棕红色,质脆,表面有灰白色针头大小的坏死点;小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尤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肠内空腔含有血液,有多量出血点或出血斑;心外膜和心冠脂肪有多量出血点。
4 实验室检查
4.1 涂片镜检
无菌采取新鲜病料肝脏、脾脏、心血等病料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见有多量两极着色的小杆菌,菌体两端染色深,中间浅。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4.2 细菌分离培养
取病料接种在鲜血琼脂平板上于37 ℃恒温培养24 h后观察,生长出淡灰白色、圆形、湿润、表面光滑的露珠样小菌落,菌落周围无溶血现象。挑取血平板上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同样见有多量两极着色的单个或成对排列的卵圆形的球杆菌[3]。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诊断该病为禽霍乱。
6 防治措施
(1)对病死禽进行无害化处理,立即将患禽隔离。
(2)对禽舍、周围环境及用具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按1:5 000消毒处理。
(3)对病鸡用青霉素、链霉素各 5万~10 U/羽,5%安乃近2 mL混合胸肌内注射,早晚各一次,连用3 d。
(4)全群饲料中按100只鸡用5粒25万U的土霉素研末混入饲料饲喂1周。
采取以上措施3 d后,电话回访得知,病情已基本控制,除陆续死亡23羽,其余精神状况转好,采食恢复正常。
7 小结
(1)巴氏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是危害多种畜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致病菌,其易感谱广[1,2]。7月份气候转暖,细菌大量繁殖,是细菌病易发时期。当气候骤变、高温、饲料突变、营养缺乏等情况下,机体抵抗力下降,健康带菌动物的扁桃体和呼吸道内所存在的巴氏杆菌会变成强毒菌而造成感染。如果机体抵抗力较弱,而侵入的是强毒菌,染病动物可于24 h内因败血症死亡[4]。如果机体抵抗力强或侵入机体的菌数不太多或毒力较弱,不易发病。
(2)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场的环境卫生,改造鸡舍消除各种致病因素,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在高温季节,严防饲喂发霉变质饲料,日常饲喂全价饲料,在饲料中可添加益生菌和多种维生素,以增强鸡群的整体抗病能力[5]。经询问本例病例的发病原因是饲喂霉变的剩饭剩菜所致。
(3)发病时及时诊断,药物全群治疗,并做好消毒和卫生管理工作。
(4)养殖户原来从事养猪生产,对养鸡技术和管理还不熟悉,养殖理念还跟不上,希望政府和农业部门加强养禽技术培训指导。
参考文献:
[1] 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陈溥言.兽医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 姚火春.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 李 浩, 刘 阳, 李长安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杂志, 2011,30(2):31-33.
[5] 彭公宽,张志权,王亚朋.巴氏杆菌病的防制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0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