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音乐专业和声教学探究
刘俐伶
摘 要:本文以我国高校音乐专业和声教学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当前我国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现状,接着对我国高校音乐专业和声教学进行思考,以便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和声专业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高校;音樂专业;和声教学
在开展高校音乐教学的过程之中,和声教育被列为音乐教育的基础学科,对音乐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当前的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中,要求和声教学改革的呼声也非常高。
1 目前音乐专业的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音乐专业的作曲理论课程中就一直包含和声学的课程教学,和声学的课程教学可以由多人分别执行也可以由一人进行执教。随着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这种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教育部也颁布了有关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的教学指南纲要。这一纲要将原来的作曲技术理论四大件融入多声部音乐分析教学中,和声教学就在其中。但是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许多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师不能完全从传统的和声模式中转变过来,他们依旧非常重视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过程;这也导致教师在讲授时非常辛苦,学生在学习时也非常累,有些学生甚至将和声学戏称为音乐中的数学课。与此同时,在当前的和声课堂教学中,和声课堂的教学内容非常繁杂,知识偏旧,更加侧重于书本知识的教授。除此之外,当前高校和声教学的评价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学生进行评价之时,一些教师常常使用固定的规则或者法则去对学生进行评价。中规中矩地完成作业就是非常好的作业,教师从来不考虑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例如音响效果,因此很多学生在完成和声习题之时往往不敢越雷池半步。
2 我国高校音乐专业和声教学创新思考
2.1 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课程设置
和声学是从事作曲或者指挥、演奏的音乐学家所需要了解的一种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在高校的音乐专业之中,和声教学需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课程改革需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必须有高层次的教学课程设置,既需要继承前人的成功经验,又需要不断地进行开拓创新。高校的和声教师也需要不断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运用新的课程观来更好地改变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不断加强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声教学的内容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大小调和声是教学的最重要学习对象。和声的内容并不是我国本土文化的内容,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文化内容,而且是一部具有系统性理论的内容,因此,从传统的和声学习到现在的和声理论构建,和声学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截至目前,由于和声教学的理论非常复杂,学生在接受之时常常会感到非常吃力,常常难以理解一些内容。为了可以更好地使学生学习有关和声的技法内容,教师可以将和声技法与音乐赏析进行融合,这样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2.2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培养
和声学在教学过程之中非常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因此常常被认为是理论式的教学。课堂上主要以教师为主体,老师常常通过灌输的方式向学生传递和声学的知识,然后学生们在课后小心翼翼地做题,也不敢出现任何违规的事情。目前,新的教育理念开始不断地发展,和声教师也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注重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校的和声教学质量。
第一,不断加强音响感知训练。在进行高校和声教学之时,高校的和声教学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需要重视规则,尽可能让学生通过音响去认知和声,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声,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和声语言的魅力。在这一过程之中,培养学生认知和声的魅力,可以使学生对和声的功能有更多的了解。在学习和声之时,和声本质上就是人们用自己的器官去感受物体的运动,如果脱离了音响,一味地追求和声的理论,常常会使学生感到非常吃力,而且这种学习方法也没有任何实践意义,根本无法培养学生和声的美感能力。因此,当前的大学音乐专业在进行和声教学时,首先需要加强学生对感知的训练,使学生对音响具有良好的感知能力。
第二,不断加强学生对和声分析能力的训练。在对音乐作品进行和声分析之时,学生需要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技术知识,才能够正确地对作品做好赏析。但是在当前的和声教学实践之中,一些教师对教学的作品并不会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有个别同学对调试,甚至是基本的知识都一知半解,更不用谈对和声的分析。因此,和声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和声分析能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练习。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音乐专业在和声教学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有关和声教学改革的问题也在不断地被教师们所重视,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通过对音乐专业和声教学的改革,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其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们可以轻松面对未来的生活挑战。
参考文献:
[1] 龙华云.基于高校音乐专业和声教学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5(1):116.
[2] 黎明辉.浅析高校钢琴教学中和声理论的运用[J].明日风尚,2018(3):237.
[3] 张建华,张春林.音乐教育专业和声教学改革构想[J].中国音乐教育,2006(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