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大学生手机依赖症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探析
吕克 王宝权
【摘要】近年来,因玩手机而冷落现实生活及周围人的大学生 “低头族”越来越多,这主要源于大学生缺乏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解决此问题,高校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课程设置开展以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大学生网络自律和媒体自觉意识,提高个人媒介认知力、利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微时代;手机依赖症;媒介素养教育;批判性思维
【作者单位】吕克,扬州大学;王宝权,扬州大学电视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68亿人,其中手机网民就有5.94亿人,手机应用之广与影响之大已不可小觑。不可否认,智能手机的普及造就了强大的“微视域”场所,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快捷方便的信息渠道。由于在技术、情感和参与性等方面的优势,手机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如影随形,“低头族”随处可见。“手机依赖症”现象已引发诸多关注。本文从针对扬州大学大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所做的调查问卷入手,分析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对大学生进行及时必要的手机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相关策略。
一、微时代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及其影响
手机依赖症实质上是一种行为成瘾,它并不是单纯对手机本身的依赖,而是反复使用手机游戏、网络和拍照等功能的异乎寻常的行为方式,导致个体痛苦,危害个人工作、学习等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扬州大学2015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41%的大学生日均使用手机5小时以上,30%的学生日均使用手机3—5小时。在与个人亲密情感关系的相互作用下,手机与人类情感上的亲密关系已经相对模糊了公共与私人空间的界限,即发展为Carissa Hjorth和Sun Sun Lim所说的一种“情感殖民”。
手机给青年学生带来便捷交往与使用满足的同时,其负面功能也颇令人忧虑。首先,手机对存在手机依赖症的大学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损害其身心健康。研究显示,过度使用手机会引发手指酸软、头晕头痛和失眠,严重者会导致焦虑、抑郁,甚至人格障碍;其次,手机繁杂的信息扰乱了还没有完全形成健全人格的大学生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由于大学生对多元信息的自主筛选能力不足,许多不良信息不同程度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起到阻碍甚至破坏作用;再次,微时代的过度自主性易使大学生的行为产生诸多偏差。最后,过度依赖手机会带来“你我坐在一起,却各自低头玩手机”般情景的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们长期沉浸于虚拟空间的微交往可能引起过度情感依赖、人格障碍和交往恐惧等心理问题。
二、微时代大学生手机免疫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群体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了对手机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其中固然有社会和家庭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是大学生自身手机媒介素养的缺失和高校管理的缺位,使得大学生不能完全适应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大学生由“高强度、严管控”的高中学习阶段进入相对舒适的以“自我管理”为主的大学生活,业余时间的相对增多,使得很多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这样的转变。而微媒体的出现,使大学生的获取信息、人际交流和休闲娱乐等诉求都可以随时随地在碎片化时间中得以满足。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些相对低一级的需要,大学生只要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实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沉迷手机,主要源于自身手机媒介素养的低下,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大多来自个人感性的觉悟,缺乏相应专业理论的指导,使得大学生无法适应网络化生存状态。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与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媒介素质还包括了网络素养和信息素养,以及社会活动和交往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手机媒介素养普遍较低。首先,大学生群体对手机媒介认知水平有限,高使用率的背后是利用力的偏低。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善于追求个性、自我表达的青年大学生,既是活跃的传播者,又是积极的受众,很容易出现自我控制能力降低、使用手机过频的现象。其次,大学生群体对手机媒介信息的质疑精神不足,使用技术与批判意识大相径庭。大多数大学生对于诸如QQ的操作、功能以及特点了如指掌,对于信息的获取、理解、创作与分享也有较好地掌握。但为数不少的大学生质疑精神不足,对纷繁复杂的手机信息批判意识不强,还很难清晰区分客观真实与媒介真实,对网络信息缺乏独立判断力。最后,大学生群体利用媒介参与意识薄弱,个性独立与自律意识不相协调。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出现,极大地增加了大学生在媒介主体和受众角色转换上的可能。但大学生在与媒介互动上的积极性仍相对较低,与网络空间朋友圈中的表现状态反差较大,鲜有独特的见解与看法。
三、微时代大学生网络化生存能力的提升策略
当前,国内高校已日趋重视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低头族”的危害,引导他们健康、科学和合理地使用手机。但大学生对手机等新媒体冲击的关注度仍相对不足,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微时代,要想较好地防范和矫治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症”,相关部门必须多管齐下,着眼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网络化生存能力。
1.高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开辟多种课堂,让大学生学会善用新媒体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与其约束管控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泛滥现象,不如标本兼治地开辟多种课堂加强教育引导,培养提升大学生的手机媒介素养。高校应积极配备专业师资力量,通过课程设置开展以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不仅要强调大学生应该对通过手机媒介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认知,更要强调对信息的批判性吸收。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将手机等新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通识教育体系,通过开设相关的公选课、建设网络学习平台以及开设公共讲座等,向大学生讲解手机媒介素养的基本知识以及法律规范。
同时,高校教师也应该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变化,更新教育理念,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生动活泼、富有魅力的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让学生抬头听课;指导学生有效利用新媒体,将智能手机作为服务学习的工具,将手机屏幕作为课堂的延展。
2.大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增强自我教育意识,巧用新媒体发展自我
“学为本位”,根本解决手机依赖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大学生主体的积极配合,能主动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大学生要学会从网络中筛选出对自身发展有利的知识,运用“批判性思维”增强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主动排除网络负面信息的干扰和影响。此外,微媒体也是自媒体。当代青年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良好的微媒体传播信息方法和技巧,积极地去关注社会,传播正能量,在微媒体上进行合理的表达,让社会听到大学生有价值的声音,在过程中去体验、感悟,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自我教育,提升免疫力和社会交往力。作为大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各类学生社团也要充分发挥作用,以正面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引导广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建立更多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网络,减少在虚拟世界花费的时间。
3.校内外媒体广泛参与,搭建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内化”
提升微时代大学生的网络生存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由于手机媒介素养教育更具实践性,为避免教育过程中理论知识过多、实际操作较少、流于形式,高校还应该注重和校内外媒体的联动,为广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学校可以定期邀请经验丰富的媒体专业人员走进校园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观;还可以争取当地网络媒体的支持或者利用高校现有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以及丰富的校内新媒体资源平台,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一线媒体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消除其对媒体和社会的陌生感,获得真实的媒体实践经验,实现网络媒介素养的内化。
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信息获取平台、社交平台和娱乐平台,更多教育工作者和业内人士需要切实正视手机等新媒体给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带来的诸多影响,关注和防治手机依赖症的危害。高校只有主动联动社会力量,推动媒介生态环境优化,积极开展手机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意识,提升个人媒介素养,自觉抵制手机盲目依赖性,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迎接移动传播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com.cn/gywm/xwzx/rdxw/2015/201507/t20150723_52626.htm, 2015-07-23.
[2]陈秀清. 90后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6).
[3]Larissa Hjorth,& Sun Sun Lim. “Mobile Intimacy in an Age of Affective Mobile Media,”Feminist Media Studies,2012(4).
[4]黄时华,余丹. 广州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J]. 卫生软科学,2010(3).
[5]宫淑红,张洁.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