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背后
摘 要:以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瑞奈·马格利特极具个人创作特色的“矛盾性”绘画为例,浅析马格利特作品的表现方式以及其背后所揭示的内涵,不仅局限于画家本人,更将其作品放入超现实主义革命的语境中,力求对马格利特的作品进行全面解读。
关键词:瑞奈·马格利特;图像;内涵
瑞奈·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1898-1967),比利时画家,超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绘画作品一直以“熟悉中的陌生”为人们所熟知。所谓“熟悉中的陌生”是指在他的绘画里,所选取的对象都是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但是表现在画作中却已不是早就在人心中约定俗成的意义。
马格利特是有意为之。作为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尽管他一生与超现实主义团体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作品的表现方式却与超现实主义绘画所强调的意义密切相关。众所周知,超现实主义艺术兴起于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它们发声的催化剂。一战使整个欧洲满目疮痍,社会动荡不安,长久以来根植于人们心中的价值观在战争中被一举摧毁。人们开始怀疑一直以来建立起来的社会道德、理性思维和审美文化。此时,以查拉为代表的达达主义者们更是通过各种活动和创作主张“虚无”地否定现存的一切,达达主义者们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态度在当时的文学艺术等领域引起了轩然大波。而紧随其后的超现实主义同达达主义一样,主张怀疑现存社会的一切道德价值与理性思维。但与达达盲目的否定一切不同的是,超现实主义从一开始就将自身定义为一场“革命”,他们的目的是要在怀疑现有一切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世界的关系,力图重现新型的社会关系。
在马格利特的绘画作品中,他运用了多种表现形式目的是为了打破了人们对自己熟悉的事物的认识。他的作品更像是一个个抛到人们面前的问题,引人深思。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中,流行着这样“所见即所得”的观念,眼见为实很长一段时间主宰着人的思维。“表象”对于人们来说,是认识人或事物的第一步;但是,不应“以貌取人”又提醒着人们“表象”也许并不是人或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像在马格利特的绘画里,传统的观念时常被颠覆,图像的背后永远都有着人们未曾认识的一面。
一、“这不是”系列
马格利特的作品中最为人所熟悉的是一系列“烟斗”图像的作品。以《图像的背叛》(图1)为例,画面简单描绘了一只烟斗,下面配了一行字:这不是一根烟斗。疑惑随之而来。这明明就是一根烟斗,如果没有下面这句话,相信任何一位观者都不会怀疑这一事实。可是作者说了—— 这不是一根烟斗。那这是什么?马格利特这样解释:这确实不是一根烟斗,这只是一根与真实的烟斗外形相似的图像而已。图像永远都不能与实物相提并论,最简单的一点,实物的烟斗有其功用性,图像的“烟斗”显然没有,它不过是经由画家思维转化而来的形象。所以,附上一句“这不是一根烟斗”并不是故意让人不解,而是最真实的注解。画面原本是单纯的一个形象,加了这么一句解释性的话语以后,意义明显不单纯了。马格利特的解释确实非常合理,而他也通过这样的表现巧妙地把语言与图像结合,将两个相互矛盾的观念并存于同一个图像之中,使得图像本身的自明性被质疑。就像他借用维根斯坦的话来解释的那样:“借用文字表示某物或者某种特殊的意义是不可信的。”
二、“被隐藏”系列
在“眼见为实”的惯性思维中,人们将“表象”作为认识事物的第一方式。相反,当图像被遮挡或被隐藏时,人们的认识便会受阻,同时好奇心也被激发,当我们发现一个事物被另一个事物所挡住时,都会想要知道被遮挡的是何物。也就自然而然地认为,被隐藏的事物就是不可见的事物。但是在马格利特的观念里,被隐藏的事物与不可见的事物是截然不同的,他曾这样说:“不可见的事物和隐藏的事物必须被区别以待,哪种是可见的能够被隐藏的。比如:信封里的信,它是可见的,但是被隐藏的,它就不能称之为不可见之物。一个位于深海底部的陌生人,他也不是不可见的,他只是被隐藏的。”在马格利特的观念里,不可见的事物和隐藏的事物绝不可等同。被隐藏的事物带有明显的神秘性,不断挑战着人的惯常逻辑, 这种认识在马格利特的作品中经常以“神秘性”和“可疑性”两种方式表现出来。在《人类之子》(图2)中,人物的面部都被遮盖了。《人类之子》中男性的脸部被苹果遮盖,但此时遮挡面部的苹果刻画得再细致都不是表现的重点了,观众想要窥探的是被遮挡之物。曾经有人写信给马格利特问,这些被遮挡的部位背后究竟是什么?马格利特的回答是:“图像‘背后什么也没有,在画面的颜色‘背后有画布,在画布的‘背后有一面墻,在墙的‘背后…可见的事物‘背后总会有其他可见的事物,然而一个视觉世界的形象‘背后什么也没有。”在理性的逻辑思维中,被遮掩的实物背后肯定有其他实物,但是在作为艺术形象的图像背后,被遮挡的物体背后确实什么也没有。人们对二维空间中被遮挡之物的好奇是建立在自己三维空间的认识之中的。马格利特笔下的图像与人们惯常的认识完全南辕北辙,这正体现了马格利特对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态度。
三、“改变物性”系列
在马格利特的绘画中,惯常的一切都遭到了怀疑,比如物质的物理特性。马格利特认为,物理学的定律是有它的范围的;“它们代表着一种对于事物原因的确定不变的解释,而这正是他所质疑的。现代物理学表明一旦发现了某条定律在原来的范围内不适应了,就必须寻找新的尚未认识的适应条件。” 马格利特显然反对一成不变地认识世界,自然也就否定对于事物的成因确定不变的解释。因此,他才通过“改变物性”的表现方式提醒着观众,不应该固步自封于约定俗成。他诠释物性改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以《比利牛斯山上的城堡》(图3)为例,在蓝天和海面之间,漂浮着一块巨型的石头,从题目中可以得知,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比利牛斯山,山上还建着城堡。长久以来,人们肯定普遍认为这么大的山石因为重力的关系是不可能动的,马格利特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反转了人们的思维。原本受重力影响的物体,此刻可以呈现“失重”的状态。这幅画显然违背了人们惯常的逻辑空间的思维法则,万有引力此时不存在了,“重”与“轻”的对立被呈现出来,仿佛是在说真实是可以被改变的,并且完全可以以相反的形式出现并且和人们的认识相抗衡。
马格利特通过他的作品打破了人们长久以来经口口相传形成的约定俗成的惯性思维,他的作品经常被认为是矛盾的。就像在“烟斗”系列的作品中认为语言完全有可能误导观众的思维,使得人们的思想被蒙蔽,图像与所对应的文字并不总是同一的;而“被隐藏”和“改变物性”的表现形式尽管方式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向现有的理性思维质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马格利特通过他的“矛盾性绘画”一再提醒人们,世界需要新的认识,这也正体现了超现实主义者们所一直努力践行的社会革命宗旨。
参考文献:
[1][美]苏子·嘉贝丽克.马格利特[M].舟子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
[2]刘云卿.马格利特:哲学的图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David King,Judy Groves and David Sylvester, Magritte, Thames and Hudson Limited, London,1992.
[4]李明明.马格利特式幽默的剖析[J].艺术家,1989,(03).
作者简介:
沈文婷,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书画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