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拐点带来的影响与对策
樊茂琴
摘 要:目前,学术界对“民工荒”、“涨薪潮”、“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这一问题的争论异常激烈,主要说法有以下四种:正在临近、提前来临、没有来临、不会突然来临。而对于如何应对刘易斯拐点,似乎并未引起他们的重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刘易斯产生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了面对刘易斯拐点应采取的对策,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理论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影响;对策
一、刘易斯拐点产生的原因
根据1972年刘易斯发表的《对无限劳动力的反思》,可以知道刘易斯拐点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刘易斯第一拐点”与“刘易斯第二拐点”。当二元经济发展从第一阶段转变到了第二阶段,劳动力从无限供状态给变为了短缺状态,此时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压力,劳动力短缺的原因,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逐步开始上涨,这时“刘易斯第一拐点”开始到来。二元经济发展到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的第二阶段后,随着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剩余进一步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现代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足以超过人口的增长,该部门的工资最终将会上升。当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边际产品相等时,也就是说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基本相等时,经济发展将结束二元经济的劳动力剩余状态,开始转化为一元经济状态,此时“刘易斯第二拐点”开始到来。
总的来说,刘易斯拐点就是指发展中国家从古典经济条件转变到新古典经济条件的过程中出现重大转折点的时间段,其最明显的标志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过剩逐渐转为短缺。在学术界有一种大家都默认的说法是“刘易斯第一拐点”可称为农业产出的短缺点,“刘易斯第二拐点”可称为农业的商业化点。
二、刘易斯拐点带来的影响
任何一个事物的出现都会伴随着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对于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亦是如此,既然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已经无法避免,那么清楚认识它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必做的功课。“刘易斯拐点”是把“双刃剑”,它的到来不仅是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1.刘易斯拐点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是农村劳动力价格开始上涨将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平衡中国经济结构、加快化工业和城镇化进程,走向新兴工业化的道路,很大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增长。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及一些新兴产业将得到较快发展。二是推动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农民工工资的上涨,也会改变区域经济关系。相对而言,发达地区资本丰富、劳动力稀缺;而欠发达地区劳动力丰富、资本稀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使拥有更多人力资源的中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地区,更加凸显其劳动力禀赋的优势,增大了这些地区的竞争力。三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引起了农民工工资的普遍上涨,这必然会增加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成本上升会改变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竞争关系,削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推动经济结构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转化。同时,由于农民工在非农部门的收入增加,会加大对农业劳动的资本投入。这就意味着将会出现以资本投资逐步替代劳动投入的现象。四是改善收入分配形势改善。农村劳动力价格开始上涨,有利于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从而刺激国内消费。也意味着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劳动要素的收入分配和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会发生转变。
2.刘易斯拐点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对企业经营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劳动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稀缺性资源后,劳动力供求关系将发生变化,劳动者不仅会在物质上有更高的要求,在精神上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为这些原因,劳动者跳槽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这将会使劳动者在企业之间的流动更加频繁,从而影响企业经营的稳定性,甚至社会的稳定性。二是刘易斯拐点来临后,必然导致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而企业为确保利润,会将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转移到产品上,导致商品的价格急速上涨,从而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并且这种上升短时间内是很难调节下降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通货膨胀将成为一种常态。三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会使农村劳动力蓄水池功能显著减弱,容易出现经济大起大落导致失业困境。四是劳动力流动将很难推动经济增长,需要向技术进步、知识增加等方面寻求突破,这就会导致企业对技能型,知识型,复合型劳动者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三、应对刘易斯拐点的对策
1.宏观——政府应对刘易斯拐点的对策
一是拐点来临前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大力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制定相应的帮扶政策,在农业生产领域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来吸纳农村劳动力,并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政策措施来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此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部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二是加快制度改革,给农民工以城市公民待遇。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从而形成良好的劳动力市场和完善的劳动用工制度,创新相应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加快配套改革,消除城市内部的“新二元结构”,取消城市户口背后的利益驱动,并用渐进式做法保护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利,来降低农民工身份改变的制度成本,逐渐给予农民工各种城市居民享有的福利待遇,实现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劳动者向工业劳动者的真正转变。三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科学发展。由依靠劳动力逐渐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由粗放式经济发展转移到内涵式经济发展,鼓励就业型的技术创新。在农业部门更多的推广农用技术,引进资本,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完成由传统劳动密集型农业向现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农业的转变,同时大力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出低工资与产业结构低端化的恶性循环,鼓励和支持农民开办“家庭农场”。四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劳务输出培训以及在岗农民工的技能提高培训;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职能优势,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对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民工提供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政策咨询等服务;通过加强教育改革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并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使农村居民子女都能接受普高或职高教育,成为高素质的新一代劳动者。
2.微观——企业应对刘易斯拐点的对策
一是为了保持企业的稳定性,减少因刘易斯拐点到来技术工人流动频繁造成用工荒而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需要培训适合企业自身设备和技术条件的技术工人,并给予这些技术工人应有的待遇,地位和发展空间,培养并留住属于自己企业的技术工人。二是企业选择性地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淘汰落后技术设备,使企业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得以提高,逐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也可以通过创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降低对一般劳动力的依赖程度。三是既然刘易斯拐点带来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不可避免,那么企业就应该了解这种通货膨胀的规律,研究政府会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通货膨胀,科学地预测通货膨胀会带来的后果,科学制定管理制度和决策机制做好预防工作。四是合理规划人力资源。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使员工的待遇和前途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连;注重管理的人性化,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员工,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中,倾听员工的心声,考虑员工的建议,为员工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形成能令员工引以为豪的独特的企业文化,让员工以本企业为荣,加强企业的归属感、吸引力和凝聚力;合理制定规章制度,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2]吴要武.“刘易斯转折点”来临:我国劳动力市场调整的机遇[J].开放导报,2007(6).
[3]侯风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3).
[4]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A].载刘易斯1983/1989.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54.
[5]农业部课题组.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