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期刊选题策划如何体现时代性

饶丹华
【摘要】一本文艺期刊风格的形成,与编辑尤其是主编独特的编辑思想臻于成熟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编辑的站位高度往往会影响其策划选题的切入点、发展趋势以及期刊的总体结构和编辑思路。文艺期刊编辑的选题应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以梳理文艺编辑如何策划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选题,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从而源源不断地开发出版资源,不断提升和扩大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
【关键词】文艺期刊;选题策划;反映时代蜕变;把准时代脉搏;关注社会冷点和痛点
期刊的选题策划是编辑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和选择利用,依据一定的办刊方针和主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创意在选题策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决定一本期刊的质量和销量的基础建设。它不仅彰显了期刊编辑的内容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期刊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期刊的选题策划一般需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大的方面来说,要求期刊编辑必须是杂家,要不断地广泛涉猎新的知识,以尽量避免自身存在知识盲点,这样才能全面掌握选题内容所涉领域有哪些新发展,其前沿和制高点在哪里。从小的方面来说,编辑找准选题策划的切入点、着力点、制高点很重要,这是选题策划的核心,要考虑这个选题是否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是否紧跟时代步伐。除主动策划选题之外,编辑对来稿也要有选择和判断的能力,从而鉴别并遴选出有审美价值和时代意义的作品。作为编辑,具备选题策划的能力和发现好作品的眼光同样重要,本文主要论述笔者在选题策划过程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和经验。
一、选题策划要反映出时代的蜕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并对文艺批评的标准、方法和作用进行了深刻阐述,将文艺评论工作提升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文艺评论是更高层次上的艺术创作,是评论家的文艺再创作,并且文艺评论中对文艺作品的解读尤其是比较性的解读,会随着时代文化思潮的改变而改变,这也是文艺评论的魅力之一。
《甄嬛传》和《芈月传》这两部宫廷剧先后出自同一个导演郑晓龙之手,同是宫廷剧,具有很强的比较性。郑晓龙在接受采访时说:“《甄嬛传》的主题是批判,《芈月传》的主题则是努力想带给观众积极的人生态度、励志精神。”但《甄嬛传》播出后在观众中产生的社会影响是不是真的如郑晓龙所期待的达到批判的效果呢?近年来,比坏心理已经腐蚀社会道德,道德缺失已经蔓延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领域的道德状况令人担忧:犬儒主义盛行,人际关系恶化,社会诚信缺失。而近几年流行的官场小说、宫斗剧就是这种社会风气投射到文艺创作中的一个结果。电视剧《甄嬛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曾经心地善良、简单纯朴的甄嬛最后懂得了一个‘真理: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你必须学会比对手更加阴险毒辣,你的权术和阴谋必须高于对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你必须更坏才能战胜对手。这就是《甄嬛传》传播和宣扬的价值观”[1]。在这篇评论文章中,还拿韩剧《大长今》与《甄嬛传》作比较,指出《大长今》才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大长今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同样受到恶势力的迫害,但她没有通过比坏的方式战胜后者,而是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立场和做人原则。这样,作品的主题就是:只有坚持正义才能最终战胜邪恶。”电视剧《甄嬛传》拥有众多粉丝,虽然不是每个人看了这部电视剧就会像甄嬛一样以恶抗恶、以坏抗坏,但是产生这样的影响的作品多了,潜移默化中的确会助长不良的社会风气。这篇文章最后指出:“必须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诚信文化。‘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应该成为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影视剧如何“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如何创作出既受观众喜爱,又能弘扬正气、宣传积极正确的价值观的作品,确实值得深思。结合这篇文章,笔者策划并编发了评论文章《甄嬛是杜拉拉 芈月是政治家——〈芈月传〉留有“家国天下”的情怀的余味》[2]。
虽然《芈月传》是2015年11月21日开始播出的,而《甄嬛传》是2012年3月26日开始播出的,相差3年多,况且当年《芈月传》在我国播出后,社会影响很大,很有必要进行反思并引导大众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甄嬛是杜拉拉 芈月是政治家——〈芈月传〉留有“家国天下”的情怀的余味》一文指出:“和甄嬛相比,芈月不光胸怀大,格局更大,堪称女中豪杰,和女汉子可不在一个层次上哦。甄嬛是个小女子,她的眼中只有宫廷,只有皇帝一个人,其目标往大了说也无非皇后這样的位置,无非赢得皇上的宠幸,甄嬛是那种‘不如怜取眼前人之类的女子;而芈月具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大格局,她的目光绝对不是某一个权势男人,而是天下。”从这个意义上说,《芈月传》相比《甄嬛传》留有余味,这个余味就是“家国天下”的情怀。影视作品与人生,都是以余味定输赢的。这个选题策划通过两名女性不同的命运走势来比较两部电视剧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灵魂所在,折射了我国在这3年间的宫廷剧对受众价值观的导向的蜕变。《芈月传》的价值观是当下需要的,它增强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由于这两部宫廷剧对社会影响广泛,使得这篇评论文章很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甄嬛和芈月的人生、境界和格局的比较性解读,赋予了读者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不同人生态度的阅读审美体验,从而达到笔者策划这个选题的目的——超越了《芈月传》的审美高度和精神向度。
二、选题策划要把准时代脉搏
期刊的选题策划要把准时代脉搏,在这个快节奏生活、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如何让大众慢下脚步、回归心灵,整理一下纷乱的思绪,充实精神世界,从而营造一个书香中国、全民阅读的良好风气,这是一个迫切需要从思想认识层面解决的问题。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倡导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选题策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作为“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祭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传说中有一个名叫乔治屠龙的勇士救了公主,并获得了由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其象征着知识和力量。每年的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自己的丈夫和男朋友送一本书,男人们则回赠一枝玫瑰花。实际上,同一天也是伟大的英国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出生日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世界图书日”或“全球读书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自己的读书爱好,认为读书“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书香社会,让我们从阅读中获得滋养。那么,如何引导大众阅读呢?当今,很多优秀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但影视作品不能代替阅读名著。为了引导大众阅读名著和宣传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使读书日深入人心,笔者策划编发了评论文章《好书如妻子,电影如情人——不忘初心,品读那些无法改编成影视的名著》[3]。小说和电影毕竟不是同一类艺术,一个是纯粹的私人作品,一个是协作性的声画;一个是不确定的描写和想象,一个是确定的面孔和表演;一个是抽象的,一个是具象的。电影无论如何用心,在震撼心灵、传达意象方面,也很难超过小说。书香社会,需要通过阅读来涵养,让人们从阅读中获得滋养。《好书如妻子,电影如情人——不忘初心,品读那些无法改编成影视的名著》这篇评论文章就像一位洗尽铅华的精神贵族,其清雅的面庞,像一股清流,荡涤着人们浮躁的灵魂,弘扬了阅读经典的意义,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三、选题策划要关注当下社会冷点
当前,戏曲院团不能只靠“评奖”维持生存。一些学者的忧虑是:为什么莎士比亚的戏剧经久不衰?为什么我们的某些地方戏曲无人喝彩?如何用传统表演技巧来表现现代生活?针对戏曲界这种政府热、民间冷的状况,笔者策划了评论文章《期待戏剧精品:清凌凌一股水春夏不断》[4]。与戏曲界当前靠“评奖”维持生存不同,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戏曲艺术片《朝阳沟》是将同名豫剧作品搬上银幕的……本片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这样一部家喻户晓、深受观众喜爱的戏,阴差阳错地没有获得过任何奖项。影片的情节多以生活小事为主,非常富有人情味,以生活化的特点抓住观众,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豫剧唱段优美精彩。而当前我国戏曲的现状是:先进思想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飘浮在草根文化的上空。人物形象脸谱化、典型化,缺乏个性,成了许多剧作家的通病。
“评奖”成了我国当前戏曲维持生存的常态,政府对戏曲的评价体系又“埋没”了剧作家的创作活力,戏曲界人形成了一个圈子化的利益集体。“近亲结婚”,不求创新,不闯市场,只想多拿国家补贴,如此故步自封、发展上的短视思维,必然导致戏曲进一步走向没落。
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中国思想文化一直深深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并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时俱进。戏曲艺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形式,融合了抒情文学和叙事文学等艺术形式,并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戏曲艺术是文艺作品中最高级的制作,也是最难最复杂的制作。要提高中国戏曲的质量,必须强调和提高戏曲的抒情文学和叙事文学,缺一不可。戏曲艺术不应该仅仅是草根艺术,文学从戏曲中退场,进而令戏曲走向娱乐化、游戏化,是对戏曲的最大误解。戏曲艺术的繁荣,需要戏曲评论的跟进,以观众分类同时培育和引导观众,培育改变戏曲艺术观众群单一化、高龄化的生态土壤,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内涵,也是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尊重艺术规律的具体体现。
一流的戏曲作品,多半是雅俗共赏的。艺术源于生活,没有谁比草根们更懂得生活的滋味。“所谓草根艺术就是民间自发的不是为了赚钱而创作的艺术,在这一点上草根艺术和某些高雅艺术倒颇有相通之处。高雅的艺术能在同一个大剧场每周七场演上十几二十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高俗艺术,专业水准确实很高,但是是通俗的。而他们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全社会有着深厚的草根艺术的基础。”[5]当前,我国戏曲创作已经形成了两极分化,要么“多以思想的尖新见长”,要么“草根艺术”。戏曲评论的缺失,尤其是戏曲创作的顶层设计的缺位,戏曲界依靠“评奖”的单一生存方式,导致了戏曲衰落。《期待戏剧精品:清凌凌一股水春夏不断》这个选题策划虽然是社会冷点,但其实外冷内热,随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回归、戏曲艺术进入学校课堂,根深的戏曲艺术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枝繁叶茂。
四、结语
文艺期刊的时代性,是由期刊连续性出版的特点决定的。自从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公众获得各种文化产品信息的渠道逐渐多元化,从而对期刊编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第一,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第二,特色与创新是期刊的生命力。第三,选题策划是期刊编辑创新的着力点,编辑做好选题策划的前提,是必须有前瞻性和多元的知识体系,要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无愧于传媒人的时代新使命。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会对文艺带来哪些影响?文艺应当怎样适应新时代?文艺期刊应当如何表达新时代中国文艺的主题、精神与姿态?这是文艺期刊编辑在选题策划中如何与时代共振面臨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陶东风.比坏心理腐蚀社会道德[N].人民日报,2013-09-19.
[2]陈清华.甄嬛是杜拉拉 芈月是政治家:《芈月传》留有“家国天下”的情怀的余味[J].南腔北调,2016(1).
[3]陈清华.好书如妻子,电影如情人:不忘初心,品读那些无法改编成影视的名著[J].南腔北调,2016(3).
[4]陈清华.期待戏剧精品:清凌凌一股水春夏不断[J].南腔北调,2016(9).
[5]孙惠柱.草根艺术和创意产业[J].艺术与设计,2005(10).
(作者单位:河南省文联《南腔北调》杂志社)
编校:郑 艳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