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设计视角下高校教育产业化研究

    摘 要:高校教育与市场产业化的结合,是目前大学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高校教育产业化的发展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一般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设置和知识储备是可以满足一般产业的需求的,但是教育与实践的脱节以及各学科之间缺少有效的合作模式,使得大学教育在与产业结合落地的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本文试图运用服务设计的相关思维,将高校教育产业化视作为企业提供服务,从而研究教育产业化的可行性及组织方式,同时为高校培养学生将知识转为实践的能力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服务设计;校企合作;实践教育

    1 中国“工业4.0”对教育产业化的需求

    随着中国“工业4.0”规划目标的提出,我国的产业技术升级势在必行。产业模式从原本的工业机器大规模生产逐步向跨平台、多元化的集成模式发展,[1]因此需要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加入中国“工业4.0”的进程。高校作为高水平人才的集中地,其承担的角色格外重要。高校教育与产业化的良好合作模式,成为中国“工业4.0”建设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2 中国高校教育产业化转变的困境

    2.1 高校教育体系存在局限性

    高校的教育体系是以学院为单位的组织架构,这使学院内部的教育及知识储备相对丰富,但是覆盖面较为单一,在跨学科合作方面比较薄弱。[2]这种局限性显然不符合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产品设计专业为例,这个专业一般属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是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设计等专业的学生,这些专业确实与产品设计专业有相通性,也可以较好地合作。但是,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进入企业后需要与工程机械专业背景的工程师相互沟通、共同完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此时高校教育的局限性就体现出来了,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接触的多是用户研究、产品造型等方面的课程,缺少和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的交流合作,因此在产品的内部结构、应力要求等方面的经验较少,这对学校的课程作业或是虚拟项目的影响还不是很明显,但是在实际项目中就会导致严重的问题,甚至可能导致产品无法落地。

    2.2 学生实践能力与产业脱节

    高校的实践教育除了实习和少量的实际项目外,基本是以虚拟的项目或课程作业作为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手段,这类训练手段确实可以提升学生本专业的业务能力,但是往往集中在专业本身,学生缺少对社会的了解、对产业的了解、对市场的了解。实际项目的参与十分困难,而且机会并不多。实际项目往往需要多学科背景的人通力合作,但是现在企业往往只能和某一学科或专业展开较为表面的合作,其合作的产出更多是概念性的,而非实践性的。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其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会有明显的脱节情况,有些甚至需要用人单位开展成本高昂的再次培训。

    3 服务设计视角下高校教育产业化的条件充分

    服务设计具有较为宏观的视角和强大的整合能力,因此以服务設计视角来观察高校各方面的条件,可以发现高校教育产业化在宏观层面已具备充分的条件。[3]

    3.1 高校整体知识储备充足

    一般性综合大学基本都具有较为完善的学科建设,其整体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满足产业的需求。例如某一产品需要落地,商学院有完备的商业模式框架和科学的市场分析工具、设计学院有充分的设计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机械学院有完善的产品结构能力和样机制作能力、计算机学院有产品软件编程能力等。这些知识储备完全满足一个产品开发所需的所有知识与技术上的要求。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高校完全有能力完成实际项目。

    3.2 高校与教师具备创造实际价值的主观能动性

    企业与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其目的还是创造实际的价值、使产品销量增长、使市场份额扩展或实现企业的合理转型等,最终企业想要的都需要体现在经济效益上。因此,仅仅靠学生的高度参与是不够的,还需要专业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也需要高校积极支持项目的开展。高校和教师对与产业合作的需求是存在客观条件的,高校需要产业资金来升级学校硬件与软件的水平从而提升教育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教师需要项目资金提升自身的收入水平。因此,高校与教师具有促进高校教育产业化的主观能动性。

    3.3 企业需要高校提供的创新能力

    高校作为前沿理论、前沿技术的发源地,其创新能力是十分强大的。学生没有某一行业内或是某一领域内的长期工作经验,因此其思路会比行业内的专家更为开阔,或许会产生很多脱离现实的想法,但是也因为没有长期的惯性思维和行业内条条框框的束缚,创新思维更容易被激发出来。这也解释了为何目前校企合作的产出落地性较差、企业成本较高,却还是有很多企业到高校寻求合作。学校学生的创新思维正是很多在企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专家缺失的,即使只是一些灵感性的想法,都可能成为企业创新的动力。

    3.4 学生就业的二次培训成本较高

    目前高校学生就业后,用人单位一般会进行企业内部培训,帮助新员工适应工作环境。其成本是十分高昂的,要培养一个熟练的员工,通过内部培训远远达不到要求,还需要他在一次次实际的项目中犯错、改错积累经验。[4]如果学生在学校有机会多参与实践项目,在校期间就与行业内的某些企业合作完成一些实际的项目,会大大降低未来用人单位培训员工的成本,学生相当于在校期间就已经开始培训,并且还不需要企业付出大量的培训费用。当然这需要整个行业和高校开展足够多的实际项目,而不是某几个企业就能独立完成的。

    4 高校教育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要使高校的教育与产业化形成一个较好的合作模式,其虽然具备充分的条件,但是依然要面对不少问题。

    4.1 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效率差距

    企业的实际项目往往都有严格的时间节点,并且出于快速占领市场、成本控制等目的,项目的运作时间往往会被尽可能压缩。这就要求在实际项目中,部门之间的合作效率与单个员工的工作效率都要尽可能最大化,这与学校较为轻松的环境截然不同。事实上,学校毕竟是以教学和研究为主的单位,不可能让教师放弃教学或让学生放弃上课来满足企业对效率的要求。学校需要提高学生在完成项目时的效率,优化学院之间的合作方式,一方面尽可能模拟社会实际项目的节奏感,另一方面尽可能满足企业的效率要求,同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不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本职工作的基础上。

    4.2 多学科之间领导力和沟通问题

    学校以多学院组成团队的方式与企业合作,具有明显的知识技能储备优势,但同时也可能造成混乱。例如,苹果公司在设计苹果手机时,产品的外观和产品的内部结构往往会出现矛盾,满足外观的简洁,内部元件可能无法安装,满足内部元件的结构,外观又会不够完美。这经常会造成设计师和工程师之间的争论。苹果作为一家成功的国际性大企业,有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但是依然經常出现上述问题。在学校的多学院背景下,围绕某一项目建立的临时的松散团队,其领导力势必会出现问题。因此,学校需要明确团队领导责任,由企业或是学校协调,尽可能保证团队的良好运作,否则项目可能陷入无尽的争论。

    4.3 不同学科间的利益分配问题

    既然是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实际项目,就必然涉及利益分配问题,同样都是完成一个项目,但是不同团队的工作量、贡献度等方面,面对不同的项目势必也会有区别。因此,在项目的利益分配方面也需要建立良好的分配评价模式,避免造成团队内部的分裂与不和谐。

    5 高校教育产业化存在的优势

    5.1 专业领域内的创新优势

    高校与产业化结合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创新优势。[5]学生没有长时间的单一行业工作经历,其思维没有定式,因此可以产生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只要加以合适的引导,可以避免过于脱离现实的方案。同时高校学生的数量优势巨大,同时产出的方案规模是一般企业团队难以达到的。因此,创造力是高校教育产业化最显著的优势。

    5.2 团队建立的灵活性优势

    高校教育产业化要摆脱目前项目少、层次低、落地难的现状,最应该发掘的就是团队建立的灵活性优势。与企业成熟的团队比,高校的实践能力存在先天的弱势。高校教育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具体领域,其经验和实践能力与企业有较大差距。但是高校本身可以根据不同项目在短时间内组织起一只甚至多只多学科团队,且团队内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这种团队建设能力是一般企业无法企及的,即使是大企业,其建立团队的成本和灵活性也无法与高校相比。高校发挥好这一优势,能够更好地吸引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与学校合作,企业不需要有太大的规模就可以拥有一支专业化的研发团队,这份吸引力是企业难以拒绝的。

    5.3 项目整体专业程度优势

    高校利用不同学院的师生共同建立的团队,具有专业程度上的优势,这也符合学校本身的教学模式。一个团队的各个部门都由专门研究学习该领域的师生组成,这就是一支十分专业化的团队,企业要建立如此专业化的团队往往需要长期的招聘与培养才有可能实现,甚至往往招聘到的都是专业不对口的毕业生,需要重新培养才能使其达到工作的要求。这种优势是高校本身教学工作带来的,是高校先天的优势。

    5.4 项目总体成本优势

    高校教育产业化还具备成本优势。首先,高校学生参加项目主要是为了学习和锻炼自身的能力,即使没有实践项目也依然要做大量的虚拟项目来训练自身能力,因此企业无须付出过多甚至不需要付出成本。其次,企业几乎可以省去自身建立团队所需要的设备、人员、时间等方面的成本,学校自身团队就具备相关设备、人员,团队组建时间也相对较短。因此,企业可以省下大量的管理成本,也无须投资相关硬件,只需要和学校团队进行良好的沟通,确保团队的研究方向不偏离目标以及产生的效果满足自身的需求即可。

    参考文献:

    [1] 杨文兴,闫小倩,夏洪恩,费鹏,杜钟博,张祎,王瑞平.工业4.0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及如何应对的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9(14):242-243+246.

    [2] 林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生工科专业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1):32-45.

    [3] 罗仕鉴,邹文茵.服务设计研究现状与进展[J].包装工程,2018,39(24):43-53.

    [4] 刘海明,谢志远,刘燕楠.高职教育人才转型的战略思考:推进产教融合,服务产业发展——兼谈高职院校“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2):182-188.

    [5]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曾天山,聂伟,崔吉芳,吴景松,王重,饶燕婷,朱富言,武向荣,杜云英,张智,马雷军,楚晓琳,罗媛.未来五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预测分析[J].教育研究,2015,36(05):20-37.

    作者简介:汲南(1989—),男,江苏无锡人,太湖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教师。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