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境下的漆画材料之美感探析

    赵婉

    

    

    摘 要:漆画作为一个新兴画种,它的前身是以漆器的形式存在的。现代漆画以其独特的材料美、丰富的肌理美展现给世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能够与现代意识产生极大的契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激起了人们对大漆艺术领域探索的热情。将蛋壳、螺钿、瓷片等有着不同美感的材料与大漆交汇在一起,成就了独树一帜的漆艺语言。

    关键词:漆画;材质美;现代;传统

    《髹饰录》记载:“凡一切造物,禽羽兽毛、鱼鳞、介甲,有文彰者皆象之,而极仿模之工。巧为天真之文,故其类不可穷也。”“彰髹”之名可能由此而来。自然界的材料千变万化,用于漆画中形成的斑纹也是丰富多彩的,它可谓是在大漆的材料美上让其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彰髹不限于自然造物的模仿,它天造地设般的肌理所彰显的美让人们折服。多种材料语言的复合使用形成了漆画独特的材料语言魅力,漆画的特性及其综合材料的包容性,决定了漆画的综合表现能力是极强的。在这个多元并存的文化语境下,大众所熟知的油画、国画各异的风格让人目不暇接,材料的不同决定着最终的感官感受。水墨与宣纸的融合,油彩和麻布的交汇,不禁让人赞叹。但漆画作品中流动的漆液和不同材料的结合赋予了其标新立异的藝术魅力,将其与油画国画区别开来,让观者心灵为之一颤。漆画有自身无法取代的独到性,这种独特之处就体现在其不同材料的交融上。

    中国大漆的历程是一部历史的缩影,当我们投身研究就会发现材料自始至终都存在于这条历史长河中,从未终止,漆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材料的传承和发展史。色彩的使用能够影响我们对画面的感知程度,而漆的成色相对单一,这也是其短板之处,“他山之石”就恰好弥补了这个不足,提升了其他材料的存在感。原本一文不值抑或毫不起眼的材料也获得了一席之位,这些本无精神的物质驻进漆画之中,再融入创作者的意识和情感,就发生了质的飞跃,产生了精神美的追求。漆画的材料美无可比拟,它蕴含着大漆的精神之美,如:天然生漆温润而含蓄、蛋壳朴实且雅致,金银华贵并雍容,螺钿绮丽与绚烂,这些材料都为漆画打造了无可厚非的物质条件,也可以说是大漆表现的最佳载体。美之本体是永恒的,而其表现的形式、技法、材料则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也是时代所赋予的。所谓如胶似漆正是体现了漆的特性,它的粘性可以将许多材料融入其中,各展其彩且和谐统一。无论是螺钿、玳瑁、玉石等名贵材料,还是蛋壳、纸片、瓷片这些生活弃物,与大漆互相衬托,立刻形成漆工艺上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自然界中的材质是天然的造化,其神奇、典雅、丰富,让人赞叹万千。加上人们对它的认知,漆艺材料和工艺上统合形成这种艺术的结构,因此材料和工艺不谋而合,创造了新的维度。在这种情景之下,新型的艺术语言潜移默化地支撑了画面的装饰感。

    《尚书·泰誓》中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都必须把“人”作为主体。所以选择漆画材料是由创作者自行决定的,我们只有深入生活、潜心修行,将自己扎根于自然、世俗与人心中,认识生活所包含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优化漆画语言,才能创造出深得自然之气、生活之韵、人心之要的上乘作品。大漆色泽深厚,却又晶莹剔透,这是一般的绘画材料所不可及的。正如吴冠中所说:“素白的宣纸与墨黑的漆都极美,朴素大方之美是我国传统艺术栖止的温床。”漆黑的黑可谓是最深邃的黑,它与宣纸的白构成了中国的两极色代表。这种漆性又将材料、技法集于一炉,炼就了其他画种过而不及之的艺术形态。作品之美的一半是材料美,只有材料在其中发挥了优良的功能,才能将作品推向更高的维度。材料是天籁,其中凝缩了很多人类智慧无法预料的神秘,若是能得到适当的契机,便是接受了自然的恩泽,材料在技艺的推动下能够充分显露自然之美。在漆画的传承和拓展上,乔十光老师有着功不可没的成就,乔老师将蛋壳成为漆画中白的塑造者,弥补了缺少白色的大漆艺术,且增加了画面的自然材质美。比如众人皆知的江南水乡系列,蛋壳的深浅不一构成了画面中生动的建筑,蛋壳本身具有一定的光泽度和朴素的质感,恰好表现了水乡的白墙黑瓦、小桥流水这种传统的妙趣横生的生活场景。漆与蛋壳把画面表现得栩栩如生、画意十足,加上研磨的轻重塑造了不同的块面变化,整幅作品装饰性极强。

    乔十光先生在文章中这样阐述道:漆画之美,美在朦胧,美在神秘。它有丰富的艺术张力与广阔的包容性,如:描漆似工笔之美;画漆似重彩之美;刻漆似版画之美;堆漆似浮雕之美;刮漆似油画之美;泼漆似水彩画之美。漆画遵循了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四个要素,运用着人工和天工巧妙结合的人画一半、天画一半的技法。漆画是从七千年漆艺传统中走来的新画种,它不能远离传统文化、不能与思想脱节,不然终将成为空洞的作品。青藏高原(如图)这幅作品将传统与现代有机再融合,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把现代的情愫体现了出来,画面中白色的蛋壳生动地表现了牛身上的白花,再加以打磨,将其明暗表现出来,对比分明,颜色鲜亮。而藏族牧女的饰物采取了螺钿镶嵌、珠光耀目,这些不同的材料构成了丰富的画面语言,表现出特定的审美意象。恪守传统我们会看到千年积累的美,然而在懂得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才能看到其未来。乔十光先生将一生都用在漆画的研究创作上,他坚持立足中国传统,将漆的语言和现代绘画相结合,创造出了与众不同的、独具表现力的现代漆画体系,给这项古老的传统工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艺术品是运用某种媒介,通过创作者的思想去展现,媒介也就是材料,如果某种媒介用得恰到好处,把我们感受扩展到了常态的意识之上,那么媒介这种特殊的使用方法就可以视为艺术。正是如此,漆画通过“漆”这一媒材和其他镶嵌材料完美地融合而构成了新的绘画艺术。说漆画新,是由于其成为独立画种的时间较短,漆画是从中国七千多年的漆艺长河中衍生的,它与传统髹漆之间有着不可扬弃的关系。漆画是亘古不变的东方艺术,有着别具一格的风韵,加之它丰富的镶嵌材料的衬托,更是独具匠心。我们看惯了不同形式的艺术品,甚至对千变万化的视觉感受逐渐麻木,然而漆画这种独特的材质不仅会抓住人的眼球,还能让观者用手去触摸它温润的质感。在之前参加的一个海峡两岸漆画展的研讨会上,一位来自台湾的教授说我们不管用哪种形式去阐释艺术,二维或三维,水墨抑或油画,回归中国精神才是我们创作的始终。我们要将中华几千年精华付诸作品当中。漆画是能让世界臣服的艺术,西方人可能不懂水墨却欣赏漆画。纵观广袤的艺术领域,大漆文化似乎是更能被普遍接受的中国特色,所以将这种文化传承并发扬是我们的使命。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下,新型材料、先进技术日新月异,可以说每个时代都会造就风格迥异的艺术,大量新材料的挖掘让原本就大放异彩的漆画有了更大的空间,但材料本身的美要恰当运用才能事半功倍。在不断创新的同时,还要背靠传统,立足于民族精神,把新与旧融会贯通,将人的艺术思想、内心情感、审美情趣更好地表现出来,从自然中提炼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艺术要存有其生存的优势,突出它的材料美是漆艺最好的选择。这些都是在进行漆画创作时要融入的因素,由此才能创造出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漆画。

    参考文献:

    [1]乔十光.漆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2]乔十光.漆艺技法与艺术表现[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3]王世襄.髹饰录解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4]陈彦青.乔十光文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13.

    [5]陈恩深.当代漆艺[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3.

    [6]柳宗悦.工艺之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视觉艺术系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