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民间手工纸的现状及创新应用研究
摘 要:中国手工纸历史悠久,岭南民间手工纸作为其中一脉相承的一部分,对岭南当地的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着手分析岭南手工纸的现状、工艺特点、应用前景,提出岭南民间手工纸产品的创新设想,以期为现代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岭南民间手工纸;产品;创新设计
1 岭南民间手工纸的历史背景
中国造纸术历史文化悠久,在东汉和帝时期,造纸术经蔡伦改进后,纸张使用广为流传。现在全国各地仍然有许多手工造纸工艺传承下来,是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民间手工纸就是其中一个支流,与中国古代造纸术一脉相承。目前有较长的历史和具有代表性的手工造纸产地为海南儋州市中和镇、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兰田瑶族乡、广西河池市都安县安阳镇五里桥街、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马海村、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同乐镇六为村把吉屯、广东肇庆市四会市邓村、广东茂名市电白区罗坑镇青湾村、广东肇庆市鼎湖区凤凰镇竹坝村,这些地方的古法造纸术代代相传,手工纸张流转使用,推动着当地经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2 岭南民间手工纸的现状及应用
2.1 岭南民间手工纸的生产模式
最开始,岭南民间手工纸是以家庭式作坊方式进行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地域优势影响,岭南民间手工纸慢慢发展形成一个区域性的生产模式——村落式:邻里乡亲通过自发性的互助行为,使得岭南民间手工纸的生产模式形成区域式或村落式。村落式生产模式的形成带动了一种作坊组织的文化经济的产生,促进了岭南民间手工纸产品的发展。例如,广东茂名市电白区罗坑镇青湾村、广东肇庆市四会市邓村、广东肇庆市鼎湖区凤凰镇竹坝村等,都是以村落式搭建的生产模式。
2.2 岭南民间手工纸的传承
岭南民间手工纸的生产方式主要为村落式作坊,它们组织关系简单,主要有师徒关系、亲缘关系、族群关系等。有别于现代流水作业通过标准化手法培训后上岗,手工艺的传承一般是上一辈人传授给下一辈子孙或师傅传给徒弟,他们再在继承上一辈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发扬光大。
2.3 岭南民间手工纸的制作工艺
关于民间手工造纸的工艺,国内外已有很多文献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它们虽然因地区不同在细节上存在差异,但大多数都保留着原始的形式,与古代的造纸方法并无多大不同。[1]岭南民间手工造纸工艺是传承古代的捣浆造纸法,主要有以下11个步骤。第一,备料。把泥竹或黄竹砍下截成1米长的小段,每一根劈开,然后分扎成7公斤左右的小捆。第二,干料。将捆好的竹子用1~2个月时间自然晾干。第三,泡料。把已风干的竹子放入石灰池中浸泡约5个月。第四,洗料。把浸泡好的竹子捞出,用清水清洗后晾干。第五,碎料。将洗好晾干的竹子用机器打成粉状。第六,打浆。把打好的竹料再次用人工或电动打浆机充分搅拌形成糊状。第七,捞纸。把糨糊均匀铺在竹帘上,提起竹帘把湿纸反扣在叠纸台上。[2]第八,压纸。用1~2天时间让石头等重物压在抄好的叠湿纸上,把残留的水分压出。第九,晾纸。把压干的纸搭在通风的棚子里自然风干,如图1。第十,分纸。把已经干燥的纸张分开。第十一,裁纸。用裁纸刀把纸张按指定的规格裁剪好,产生的废料可以回收利用。
2.4 岭南民间手工纸的产品应用
手工纸的特点是:表面比较粗糙,有非常多的肌理,容易着火,做成鞭炮点火后炸开非常大,能有效渲染节日气氛。因此,岭南民间手工纸产品常应用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火纸或金银宝类纸品,在祭祖时焚烧用;第二,制作鞭炮和祭祀相关纸质用品;第三,其他大量应用的场合,如春联、年画、剪纸、纸画、脸谱、折纸、风筝等。
3 岭南民间手工纸产品的创新设想
在工业材料不断更新、纸笔不再是主流的数字时代,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手工纸的一些缺点也暴露无遗,如果不加以改进,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3]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保留下来的手工纸工艺大多面临生存发展的困境,岭南民间手工纸也同样面临考验。在纸笔书写再也不是主流的数字时代背景下,岭南民间手工纸如何在时代的冲击下生存、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手工纸宣纸拥有全国规模比较成熟的书画用纸市场支持,但其他各地的手工纸显然没有这么“好运”。人工材料成本不断提升,物美价廉的机制纸带来的冲击,年轻人嫌弃手工纸导致传承后继无人,师徒式传承手艺“留一手”等问题,都给手工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另外,还有一个妨碍手工纸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手工纸多为低端产品,缺乏推陈出新,利润极低。所以,岭南民间手工纸产品的未来必定要进行创新,增加文化内涵附加值,才有出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消费者由最初解决温饱问题的资源消费升级为对具有更多文化、情感、精神、体验的产品的消费。岭南民间手工纸应该抓住这个机遇,重新审视自我,把握优势,融入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情怀,借助创新手段进行自我升级。创新的方式包括工艺品质的创新、产品内涵的创新和消费体验的提升。
3.1 对岭南民间手工纸产品进行升级
岭南手工纸现在在市场上多以祭拜祖先时焚烧的火纸产品、鞭炮或金元宝等与民俗相关的产品形式出现,但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每家每户都发生了改变,都挤进一栋栋商品楼里,越来越多的民俗被淡化,并且,考虑到安全问题,国家明令禁止放鞭炮,小区禁止明火等,这更导致岭南民间手工纸在民俗产品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
岭南民间手工纸肌理特点是质地疏松、表面粗糙、竹纤纵横交错,构成了纸张的丰富层次与质感,粗粗一看,犹如天然般浑然一体,细细一看,各条纤维犹如千军万马奔腾涌动。岭南民间手工纸的肌理体现了自然气韵之美,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帶来丰富的精神联想,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岭南民间手工纸色彩是竹纤维的天然黄色,色调古朴,是一种未经漂白和染渍的颜色,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追求的清高、淡雅气质相符。手工纸艺人可以考虑与设计师合作,结合肌理及色彩的特点,挖掘创意点,开发出符合现代设计应用中的形态美和精神美的纸笺等文具产品。例如,一笔笺是日本的传统手工纸纸品,为适应现代日常生活的沟通,这种纸品不断被改良。一笔笺保留着传统上长条形的外形,纸上印的图案可以是传统文案,也可以是符合现代审美的平面图形,经常用于书写祝福,随附在赠送礼物中。一笔笺给人感觉有适度的仪式感,风格清新,不会过于正式,又满足现代人日常的书写需求,并且,手工纸的质感使收到纸笺的人感到这是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这类纸产品的改进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岭南民间手工纸可以以此为鉴。
中国传统国画对颜料、工具、纸张有着特定的要求,特别是纸张,主要用宣纸。国画艺术发展至今,也在不断创新进步,許多职业画家、国画书法爱好者开始从题材、手法、创作的媒介即纸张等方面不断去尝试创新,以创作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以书法为例,岭南民间手工纸写起来润而不滑,沉而不涩,泼墨豪放淋漓,浓墨处鲜艳发亮,淡墨处神韵延伸,比白宣纸有更丰富而厚重的背景,能表现出更深厚的文化韵味,有更深的内涵和意蕴性。[4]因而,手工书画纸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广泛地与各种艺术类型题材结合,为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媒介来源。但目前手工纸行业也有其局限性,一方面,手工纸艺人对艺术创作发展缺乏了解,另一方面,艺术创作者的需求是个性化、多样化的,使得手工纸往往没能直接满足艺术创作的需求。所以未来岭南民间手工纸品质的升级,应该考虑通过与艺术家们合作、根据个性化定制需求、改变纸张个性、对纸张进行后期艺术加工等方式实现。
3.2 岭南民间手工纸产品内涵的创新应用
除了对现有手工纸品的升级,我们还应努力创新运用手工纸品的内涵,手工纸衍生产品的设计开发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这方面可以向日本、欧美等传统手工纸行业发达的地区学习,这些地区把手工纸的衍生产品运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将纸或纸浆作为原料应用到文具、家具、家庭装饰、食品包装等方面,代表绿色、环保、可回收。
当然,设计创新岭南手工纸产品不能一味依葫芦画瓢,生搬硬套,要考虑它的固有特性,要巧妙运用,结合岭南手工纸白度偏低、天然黄、纸质疏松、难独用的特点以及和其他机械性能较好的工业纸相配合时易受潮、需慎保护的情况。
3.3 提升岭南民间手工纸品消费体验
提升岭南手工纸品品质,赋予它新的内涵,必然能吸引一批认同其手工纸价值并具有一定购买力的消费群体,如艺术创作者、文化精英、文化商家等。通过个性化定制加工、包装、宣传、营销等手段,岭南民间手工纸整体品质和形象得到提升,可满足消费者精神心理层面的消费需求。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岭南民间传统的手工纸产品多用于民间祭祀等,但性价比较高的机制纸的出现,慢慢取代了手工纸。岭南民间手工纸要在当前的经济消费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应另辟蹊径,挖掘出手工纸难以取代的优点,并向消费者呈现这些优点和存在价值,让更多人接触、使用、了解、感受岭南民间手工纸文化。采用创新和设计手段,给纸品增加艺术欣赏、收藏、个性化定制等新功能。另外,传统文化传承、环保等内涵可赋予岭南民间手工纸产品更深层的消费意义,使其在具备同类功能的产品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和不可替代性。
4 结语
岭南民间手工纸的手工造纸工艺承载着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具有匠人精神和手工的温度,但在新经济的冲击下,也面临着发展困境,如果不寻找新的方向,将很快被抛弃。岭南民间手工纸若要发展,在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大环境里,除了注重手工艺的传承,还要抓住社会发展趋势,借助创新设计手段,改进现有手工纸产品,注入新鲜血液,开拓发展更多适合现代消费者的衍生纸品,提升岭南民间手工纸品质,推动岭南民间手工纸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玄佁.中国绘画材料史[M].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1.
[2] 黄茂盛,马英励.腾冲手工艺抄纸工艺调查报告[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84.
[3] 刘仁庆.关于我国传统手工纸的现状和问题[J].纸和造纸,2015(1).
[4] 钟周,彭小鹏.广东民间手工纸的工艺特点与艺术应用研究[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27(1):245.
作者简介:黄志慧(1989—),女,广东茂名人,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8级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