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唐松滨

    【摘? ?要】 本文对通过对北京圆明园现状植物的调查与分析,并结合个人对植物造景的理解,提出了对圆明园植物种植设计的改造与建议。

    【关键词】 圆明园;植物;景观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lants in yuanmingyuan and landscaping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individual plants, proposed planting desig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Yuanmingyuan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the summer palace;plant;landscape design

    1? 植物造景的基本概念

    植物造景,就是运用植物材料合理搭配,创造出生态稳定和符合园林美学的植物群落,用以美化环境和供人观赏。植物造景既可完全模拟自然形态进行搭配,也可以进行适当的人工修饰,形成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独特植物景观。在植物造景过程中,要注意季相变化,注重不同花期、不用色叶植物的搭配,使春夏秋冬四季呈现不同的景观特色。

    植物造景要注重对空间整体的塑造,植物可以看作是室外环境的分隔墙,运用林冠线和林缘线的变化,创造出的开放性、半开放性空间、封闭性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内给人不同的景观体验。

    植物造景同时要兼顾文化意境的表达,要突出地域文化的特征,要让观赏者从植物景观的形、味、色彩中产生情感共鸣。

    北京圆明园公园的植物景观就很好的兼顾了植物造景的以上几个方面,与圆明园的整体地形、水系和建筑构成了富有独特历史气息、引人深思的植物景观。

    2? 圆明园植物景观现状调查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鼎盛时期具有精美的建筑群、丰富的文化收藏,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1860年被英法联军洗劫抢掠后焚烧,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变成一片废墟,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警醒国人须自强不息。

    现在,圆明园的整体植物景观风格整体粗犷、局部精致,即体现了圆明园在历经浩劫之后的历史沧桑感,又在局部上与历史建筑的残垣断壁形成鲜明反差,给游人复杂的景观体验,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苦旅,是国内历史建筑群较为成功的植物造景案例。

    2.1? 圆明园植物景观材料种类

    圆明园的植物景观主要依附于山水骨架之上,细腻的庭院植物景观由于建筑遗迹保护的限制无法恢复。圆明园的植物景观选材以北京乡土常用园林植物为主,植物种植多同种植物群植,植物景观整体性好,能周围环境充分融合,体现出鲜明的华北地区植物景观特色。

    其中常绿乔木主要有油松、白皮松、龙柏、侧柏等。落叶乔木主要有国槐、刺槐、白蜡、毛白杨、绦柳、旱柳、垂柳、银杏、栾树、黄栌、臭椿、枣、核桃、梓树、火炬树、柿树等。小乔木有碧桃、山桃、李、杏、海棠、红叶李等,花灌木有连翘、迎春、榆叶梅、黄刺玫、金银木、太平花、藤本月季、棣堂、鸡麻等,常绿灌木有铺地柏、大叶黄杨、瓜子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地被植物有玉簪、五叶地锦等。水生植物荷花外、芦苇、野菱、荇菜、慈姑、狐尾藻、槐叶萍等。

    2.2? 圆明园植物景观特色

    圆明园的整个园林景观追求的是一种具有天然野趣,环境幽美宜人的效果。圆明园平地景区主要体现耕织文化和塞外草原风光,采用疏林草坪点植国槐、桑树、榆树等大乔木手法,形成视野开阔疏朗的景观效果。地被植物采用长势良好、可以粗放管理的二月兰、玉簪、地被菊等,大面积种植形成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植物景观。

    圆明园山体植物景观以片植群植为主约,由于山体普遍較矮,植物景观多用来提升山势,并通过不同的围合方式形成疏密不一的植物景观空间。山体植物景观材料主要以常绿乔木形成彩色叶植物的背景,并突出山石高耸的感觉。落叶乔木以山桃、李、杏等蔷薇科植物突出春季山花烂漫的效果,以五角枫、漆树、黄栌等色也书中形成秋季层林尽染的景观效果。

    圆明园水景主要种植的水生植物有:菖蒲、香蒲、水葱、千屈菜、红蓼、芦苇、雨久花、荇菜、芡实、野菱、藻类等。圆明园水景多以荷花是水面上主要的造景材料,栽植的荷花主要以粉红色的荷花和白色为主,许多以荷花得名的景点,如濂溪乐处、曲院风荷、多稼如云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复原,但和圆明园全盛时期比较差距明显。滨水的乔灌木主要有:柳树、杨树、桃树等,形成了 “远堤四岸柳”,“四岸桃绘”等景致。圆明园的北面水域较开阔,丰富游船时景观效果,多在岸边种植少量挺水植物,而南部大部分河道狭窄幽深,回环曲折,小桥流水.景色雅致,主要种植睡莲、荇菜、萍蓬草等浮水植物供人在陆地上游赏。

    圆明园建筑周边植物景观植物主要采用自然式种植,充分表达了古典园林院落的植物配置意匠。为了使向建筑周边明朗艳丽, 多点植高耸的乔木,曲径通幽处则多栽植竹林。建筑庭院内多种植牡丹、芍药、菊花、紫藤、芭蕉等花木,以形成自然宜人的休憩空间,

    3? 圆明园植物景观整治建议

    3.1? 整治原则

    圆明园的植物景观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在局部仍然有种植形式单调,植物景观缺乏层次,植物群落结构单一等问题,有一定的整改的空间。圆明园植物景观的整改原则应遵循保护公园整体面貌的原则,结合历史情况结合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经验,在不影响山形水系和建筑遗址保护的前提下,在现有植物基础上进行改造,体现圆明园全盛期植物景观意境。

    3.2? 整治方法

    圆明园山地植物景观多采用群植、列植的方式,种类单调,缺乏色彩层次。山体植物景观整治的要点为:保留生长状况良好的大乔木,保持山林景观意境,适当增加体现盛期意境的树种。在山体上课补植引种白蜡、刺槐、栾树等,此类乔木并非园中原有树种,但是在华北地区长势良好,能形成优良的景观效果,可的替代圆明园山体骨架上的部分原有树种。同时山体上应而将移除部分生长杂乱的树种,增加体现该景区特色的植物,使景区植物特点更加鲜明。在西方传教士郎世宁等人对圆明园的记载中,都提到山坡上百花盛开的场景,足见当初花木种类的丰富。今日的遗址公园中,花灌木用量较少,仅有丁香、连翘、月季等少数种类,更多的体现萧瑟肃杀的氛围,远远不足以体现当时的盛状。应适当增加花灌木,体现华北地区的植物色彩特点,再现圆明园盛期繁花似锦的园林景观。壮观热烈的植物景观与建筑的断壁残垣的强烈反差,既让世人体验圆明园曾经的壮丽景象,又能让游人体会到圆明园所遭受的浩劫,这样更能让人对圆明园为何遭此劫难进行反思,促人发奋自强。圆明园在山体植物景观整治时可以多使用二月兰、紫花地丁、地被菊、蛇莓、地锦等的地被植物材料,也增加山坡观赏性,提高绿化覆盖率,恢复圆明园全盛时期的山体植物景观。

    圆明园临水植物景观也存在整改空间,在植物造景时可以考虑恢复圆明园全盛时期的桃红柳绿的配置方式, 既在长直的堤岸以桃柳相间的方式进行植物造景。其他自然式驳岸保留现有自然式种植形式,骨干树种仍然以旱柳, 补植树形优美的绦柳及元宝枫、黄栌、火炬树等色叶树种,达到御赐诗集中记载的“蓼岸澄波绿一湾”的景致效果。同时应加强桥、水榭等构筑物边的植物配置,以桃柳进行点缀,适当恢复叠石配景,丰富桥岸景观。圆明园大部分的驳岸以为本地产的青石,相对于南派古典园林较为生硬, ,可补植爬山虎、山葡萄等攀缘植物进行遮挡柔化。

    作为以水景为主的景园,圆明园水面植物景观仍可继续强化,应参考“ 朱华翠盖满池香”,“苇岸微茫鸥鹭盟”等形容圆明园水景的诗句进行景观修复,水面主景仍然以荷花、睡莲等浮水植物为主,搭配荇菜 、萍蓬等水生植物。挺水植物可保留芦苇 、香蒲等,并合理限制其生长区域 ,防止过度生长破坏景观整体性。并点加一些观赏价值高的水生植物,如水葱 、慈姑 、黄菖蒲 、鸢尾等,丰富景观层次。

    4? 结语

    圆明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巅峰之作,其植物景观应该成为古典园林修复的典范,虽然圆明园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但园中的植物造景模式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希望有关建设和管理部门能够对圆明园的植物景观现状进行更加详细的调查研究,为游人呈现更加美好的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 张恩荫.圆明园变迁史探微[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3.

    [3] 圆明园沧桑编委会.圆明园沧桑[M].北京:北京藝术出版社,1991.

    [3] 吴祥艳.圆明园遗址山形水系与植物景观保护整治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4.

    [4] 檀 馨、李战修.圆明园九州景区山形、水系与植物景观研究及保护[D].北京:中国园林,2008.(12).

    [5] 赵 君;董 丽;包志毅. 圆明园遗址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分析及整治建议[D] 江苏:林业科技开发,2009(09).

相关文章!
  • 浅谈财政体制改革对农业与农村

    朱钇澜【摘 ? 要】 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几年来,党中央以及财务部

  • 低盐胁迫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

    孙梦蕾姜志强蒋洁兰王莉苹摘 要:为探讨低盐胁迫下肝脏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机体免疫中的作用,在肝脏酶活性、组织结构和基

  •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

    陆艳凤++孙国波++张响英++章敬旗++张海波摘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展在教学模式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