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体态研究

    陈婷

    

    【摘 要】体态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要素,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头势等非言语行为来反映人的大脑思维活动的真实性,实现信息的传递。在以身体为媒介的符号世界里最为精巧绝伦的部分便是舞蹈符号。作为诞生在人类社会最早期的艺术形式,舞蹈既是人类文明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在其他文明孕育中成长起来的传播文化,记载文化的媒介。人类的身体语言所构成的符号,同语言文字一样具有传播思想、感情的功能。读懂舞蹈动作外在的身体语言,将有助于理解舞蹈作品深刻的精神内涵。因为舞蹈中的体态多是由生活动作发展而来,没有生活中动作的淬炼舞蹈便缺少了情感。生活动作为舞蹈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成为创作者们编创作品的基础和方法。生活中体态的提炼使舞蹈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让生活体态成为审美的桥梁,同时建立了作品与观众之间产生的共鸣。不仅丰富了生活体态塑造的不同典型人物形象,也升华了舞蹈作品的思想内涵,由此可见生活体态的提炼在舞蹈创作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体态;创作灵感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45-04

    一、生活中的体态与民族民间舞动作的关系

    舞蹈是以身体来表现情感的人体动作艺术,它运用独特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人物的内心和思想感情。在舞台表演艺术中,舞蹈演员以其丰富的肢体语言传情达意,塑造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舞蹈擅以抒发人物内心情感,替代文字和语言表达人物内心深层次的情感历程,表达激烈的思想斗争、深刻的生活体验、丰富的人物情感,它是流动的动态语言。舞蹈语言以人体动作为载体,以思想感情为基础,通过肢体动作的外化形式塑造生动的舞蹈艺术形象。《诗经·大序》中曾这样描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语言作为一种抽象符号,虽然在人类交往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但因它高度的概括性,在人类复杂的思维过程中很难单独进行。单纯的语言很难做到表情达意、交流情感。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通常非言语行为也会参与进来。早在言语行为还未产生时,体态语言就在人类生活、劳动的互动过程中产生。体态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要素,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头势、身体幅度细微的动作以及空间的距离等非言语行为来反映人的大脑思维活动的真实性。和语言表达的情感相比,体态语言能更为准确地表达人们内在的情绪、感受、态度和观点。所以说,用嘴说出的话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但人的体态语言是不会撒谎的,它能更准确地显示出人们的情感。作为以肢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蹈,正是体态语言艺术化的体现。例如我国少数民族的体态中多是由生活中提炼而来,这学期通过贾老师的课堂进一步的了解了少数民族的舞蹈特征特性,清晰了对民族民间舞的体态的把握,同时引发了在创作中从体态上出发寻找灵感的视角。民族民间舞的风格和体态特征来源与民间,来源于百姓,是一个民族族姓的体现,也是水土孕育一方的特征,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气魄和品性。民族民间舞的体态风格形成受到民族地理、风速习性、民族性情、以及民族信仰等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代表性的体态特征。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少数民族体态的特征以及它的起源和文化影响:

    (一)蒙族舞蹈

    蒙古族是很具代表性的游牧民族,它鲜明的体态动律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而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的舞蹈动作,更造就了蒙古族舞蹈挺拔豪迈,步伐轻盈、洒脱奔放的刚劲有力之美,展现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

    如图:

    (二)藏族舞蹈

    藏族民间舞蹈中,松胯、弓腰、曲背等是常见的基本体态,它和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藏族舞蹈的分布比较广泛,它的动律特点是膝关节的运动,例如连续不断的、小而快的、有弹性的颤动和连绵柔韧的屈伸,然而伴随着颤动或屈伸的步法,形成重心的转移,带动了松弛的上肢运动,使手臂动作附随而动,不能有丝毫的主动。在跳舞时,这些动作会自然地体现在舞蹈中,给人以安详和谐的美感;动态形象中带有明显的宗教心理因素,具有一种劳动所形成的身体协调之美。

    (三)维吾尔族舞蹈

    昂首、挺胸、直腰是该民族典型的体态和基本特征。维吾尔族舞蹈是从头、肩、腰、臂到脚趾都有动作。通过动、静的结合和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其特点表现在:膝部连续性的微颤或变换动作前瞬间的微颤,是舞蹈中常见的动律,使动作柔美,衔接自然舞蹈具有新疆音乐特色,内容丰富多彩舞姿矫健柔美,体现一种热情奔放的柔和美感。维吾尔族舞蹈以它细腻深情的肢体语汇展现出了维吾尔族人民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无论是孩童还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能翩翩起舞,即在特有的音乐节奏形式下带有自娱自乐的性质进行表演,特别是在一些节日、庆典上大家都会欢快的起舞唱歌,以此来表达愉悦的心情和人民热情开朗的性格。

    (四)朝鲜族舞蹈

    我们知道朝鲜民族很早就接受并吸收了中国的儒家文化,并且逐步本土化,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思维和外化方式。因此在舞蹈的表现上也受到了这种礼教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外化圆”与“节制感”的朝鲜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朝鲜族舞蹈的体态是以“胸部内含”与“背部撑圆”的表现方式。向下斜视的眼神,充分地代表着一种含蓄、一种悠然自得、一种节制精神的外化表现。它并不讲究面部眼睛中精神的凸现,更加强调一种内心的收敛,这也是朝鲜族民族的特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动作来源于生活,生活的动作已经成为了舞蹈创作中的载体,在舞蹈中动作的表现和内容是生命的物体,而物体都有生命和情感,生活动作是作为舞蹈动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存在,其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将生活动作提炼创作为舞蹈动作之前,应分析应用功能,和表现作用,使之成为舞蹈创作的基础。民族民间舞体态的形成和产生均是艺术家们通过对社会民族习性和生活民风的考察、分析、体验、集中、概括、想像,进行艺术创造,从而创造出鲜明的具有典型化的风格特征。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主要表现为:它是以舞蹈动作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其它艺术手段难以表现的人的精神世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作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舞蹈是一种空间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生活动作的提炼是以生活原型为基础,经过艺术提炼加工的动作元素。生活动作不等同于舞蹈动作,它只是一部分,它来源于生活中的人或物。更多的舞蹈动作是由编导提炼生活动作而进行创作的,从动作的性质和功能而言,生活动作是无意的,而舞蹈动作是有意的;无意是生活状态,有意是艺术状态;生活动作是客观需求的,而舞蹈动作是主观创作的,一种是生活功能,一种是表现功能。因此,只有对生活动作进行提炼、加工、并运用到舞蹈动作中去表情达意,才能构成舞蹈语汇去塑造舞蹈形象。它是舞蹈动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由此可见生活中的动态为舞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他们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生活体态动作传达的意义以及在创作中的运用

    生活中体态的提炼是创作的源泉,如何认识生活动作,提炼动作,运用生活动作到舞蹈中,从而体现舞蹈动态的价值?虽然在舞蹈创作中关于创编的方法有许多论著,但是探讨从生活体态中寻找灵感进行创作的方法却不多见。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的体态是舞蹈创造的载体,我们可以把生活动作提炼成舞蹈动作,为舞蹈创造出更多丰富的表现力,可以让生活动作成为审美的桥梁,使舞蹈作品走入观众的内心,让观众从独特的体态语言中捕捉舞蹈传递出的情感和文化涵义。例如我们身体的四肢都具有典型的传达含义的特点:

    大脑思维活动的司令部——头

    被誉为大脑思维活动的司令部。大脑对外界的反应是最直接的,反映的信息也最准确。大脑不仅掌控着人的生死,也传递着人的思想、感情、意志。头部常用的基本动作是点头、侧头和摇头。

    (一)点头

    点头的基本含义是表示同意、赞成,是一种积极的体态语言,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的沟通。在舞蹈中也常用点头表示认可。

    (二)侧头

    侧头通常有两种基本含义,第一种是怀疑,当某人对某件事表示不相信时,侧头表示:“是真的吗?第二种是关注、赞许、感兴趣。和男性相比女性的使用频率要高于男性的使用频率。侧头的动作在潜意识里还有顺从的意味,女性用侧头来表现自己温顺可爱的女性魅力,希望能引起对方的注意。

    (三)摇头

    摇头传达的是否定的信息。研究者认为,摇头的起源是母亲给刚出生的婴儿喂奶,吃饱后的婴儿会把头从一边扭向另一边,形成最初的拒绝。在舞蹈中摇头反映着人体发出的拒绝的信号。舞蹈的外在动作表现了人物真实的思想情感,动作的内在质量和外部形态的结合构成了极富张力的舞蹈语言。

    (四)手和头部的混合性姿势

    研究者发现,当人处于矛盾状态时,常常会选择替代性动作来分散自己的焦虑情绪。常用的替代动作是手和头部接触的方式。当安慰别人时人们常采用用手触摸对方头部的动作,使其得到宽慰,缓解焦虑。双手抱头的姿势就是一种自我安慰,也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保护。这个动作不但在生活中经常出现,在舞台艺术上也经常使用。

    会说话的视觉器官——眼睛

    眼睛是人体传递信息的重要身体部位。从眼神中可以表达出人的喜悦、失望、期盼、冷漠等不同的信息。眼睛可以泄露人的秘密,即使是稍纵即逝的眼神也会传达出微妙的情感变化,瞳孔的放大与收缩反映着一个人的情绪,在积极的状态下,人的瞳孔会放大;在消极的状态下,人的瞳孔就会缩小。在体态语言中,眼睛所传递的信号是最有价值,也是最可靠的,所以,眼睛被称为心灵之窗。在舞蹈中,舞者的舞步、眼神和面部表情构成视觉的形象化,舞蹈语言的外在表现无不体现着情感和情绪的表达。在中国的戏曲表演中对眼神的表达加以细化分类:喜眼、笑眼、怒眼、媚眼、哀眼、冷眼等等,表现出丰富的眼神变化。注视是常用的眼势语言,注视的范围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又分为亲密注视、严肃注视、社交注视。社交注视的范围是以两眼为底线,以嘴唇为下顶角,倒三角区域。注视这个区域会使人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有利于和对方的交流。

    (一)眨眼睛

    眨眼的动作是在瞬间完成的,也可以是在异物刺激下所做出的条件反射。人在撒谎时也会眨眼,只是眨眼的频率加快,表现出的眼神飘忽不定。抛媚眼也是眨眼睛的一种特殊形式,女性做此动作会表达出强烈的异性吸引的信号。

    (二)注视

    1.亲密注视

    亲密注视的范围是以两眼为底线,以胸部为下顶角,形成一个倒三角区域。恋人约会时采用亲密注视无疑会增进双方的感情,长久地注视也会激发亲密的情感。

    2.严肃注视

    严肃注视的范围是以两眼为底线,以前额为上顶角的正三角区域。注视这个区域会产生一种严肃的气氛,营造出一种认真、诚恳的感觉,有利于赢得对方的重视与尊重。

    3.社交注视

    侧头含情脉脉地注视着他,流露出对他的爱慕之情。在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是无法言说的,甚至有时并不需要语言的参与。抽象的语言因其高度的概括性,对复杂的人类情感世界的表达产生一定的局限性,体态语言弥补了这一不足。当我们欣赏舞蹈作品的时候,最直接的是从舞者的肢体语言开始,从举手投足到细微动作变化都体现着舞者丰富的内心情感。舞蹈动作就是为抒发人物情感而产生的,读懂舞蹈动作外在的身体语言,将有助于理解舞蹈作品深刻的精神内涵。

    三、生活体态动作的提炼使之成为舞蹈动作素材的方法

    舞蹈在创作初期首先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善于在生活中捕捉个性动作,更要体会生活中的情感。由于舞蹈是创造出来的艺术,不是生活的再现,因此创编的过程中必须精炼对生活动作的提炼,才能为舞蹈素材或舞蹈作品提供更大更广阔的空间。日常生活中编导往往会因为一个场景一个动作产生创作灵感,这些灵感不一定只能成为舞蹈动作,也有可能是一个穿过动机和主题,编导需要逐步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并进行分析、归纳,从独特的体态中提炼来服务于作品,生活中的动作是人人都读得懂的语言,看看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肢体动作画面;生气时握紧的拳头、高兴兴奋时晶亮的眼神和急促的呼吸,广场上奔跑的孩童前倾的身体,以及年老长辈微驼的后背和缓慢的步伐。生活中的动作含义很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这是人类最早的认知,所以舞蹈体态起源于人起源于生活,同时也具有一定信息传递作用,所以生活动作运用于舞蹈有着深厚的认知基础,舞蹈是形体语言艺术,从舞蹈成为一种艺术开始,它就形成了审美价值,舞蹈的审美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复杂的精神活动过程。因此,生活中的体态和动作在舞蹈中运用也必须有一个认知的过程,这样才能使观众在舞台下与编导产生共鸣。在创作舞蹈作品中欲想与观众之间建立起审美的通道,编导必须提炼生活素材,提炼容易引起共鸣的生活题材内容和动作的表达形式,使作品打动观众,从而构成艺术的审美效果。

    四、民族民间舞创作从体态出发的视角

    在民族民间舞创作中,编舞技法的运用和分寸的把握十分关键,作品呈现出来的感觉应该是对所选择的和新元素动作进行提炼,编织和变化的结果,在动态、动律、动力、节奏、方向、幅度、空间等方面进行变化,但同时这些变化必须依据形象塑造、性格的刻画、人物情感的需要来变化的,并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用一般的编舞技法来套用民间舞蹈的动作,而是要突出民族民间舞风格的特征,不失原汁原味的体现民族特性,田露老师曾在“作品分析”课堂上讲到“民族民间舞创作中的发展和保留”她讲到“民族的个性是民间舞蹈的血液,血液换了,基因也就变了,这人也就不是原来的人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原汁原味的民间语汇,鲜明的代表着民间舞蹈的风格。对于学习创编技法的创作者而言,用一个动机、一个素材、运用空间的变化等发展创作出一组新的动作,并非难事。但是在现下的民间作品中就看到了许多贴上去的“标签”。创新是舞蹈创作永远的主题,但是创新并不意味着失去自我,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留什么,这对编导来说是现下最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这一学期的民间舞学习,从中我体会到体态在各民族中的重要性和代表性,它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从而在创作中我们也应该注重民间舞的体态,从而在舞蹈做品中体现出民族的个性。寻找“体态”便是一种方法和视角。

    五、结语

    通过贾美娜老师的民族民间舞课堂上体会最深的是民间舞中“体态的重要性”在创作作品中“体态”的准确性更是一个编导艺术的感觉和其修养的体现,我们应该在生活中不断的体验和积累,在生活中提炼元素,使舞蹈更加靠近人的情感,实现生活与舞蹈艺术的完美融合,除此之外,在创作过程中还应该继续体会和不断的总结,养成好的学习方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创作水平,完善创作能力。因此在这种前提下产生的作品才更具有生活气息、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同时也只有这样我们创作出的作品才能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罗雄岩.中国民问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1998.

    [5]李承祥.舞蹈编导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2009.

    [6]中国民族民间舞研究中心.中国民族民间舞论坛[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