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风险控制或金融风险控制的研究
朱国枢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外贸行业现己变成了一个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完全竞争行业,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阴影仍没散去,我国国际贸易中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因此本研究根据目前国内外现状对对外贸易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和划分,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政策,希望能对同行有所裨益。
关键词:贸易风险;控制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国际贸易的参与率越来越高。贸易越来越国际化,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既蕴含着机遇,也存在着风险,企业要稳步健康地发展,必须能够识别自己所面临的风险,了解风险的性质并进行分析,掌握摆脱或减轻风险的手段,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贸易风险的概念
对于风险,经济学者试图用效用理论来解释并利用它说明风险收益对各类人的诱惑效应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国际贸易风险是国际贸易流程中存在的风险,也有人认为国际贸易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某些因素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化,导致国际贸易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的不一致,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对风险的判断有主观和客观两种。客观概率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古典概率,它的依据是事件大量重复发生时各种情况出现的频率。决策中用得更普遍的是主观概率,它是决策者利用手头可得的所有信息,再加上其经验、直觉和偏好,综合出对某一出现的主观信心程度,因此各人决策的差异实际上也反映了主观概率的人际差异。
二、国际贸易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对策
1.慎重选择贸易对象
不同的贸易术语买卖双方承担不同的义务。采用何种贸易术语,既关系到双方的利益所在,也关系到能否顺利履约。在洽谈交易时,双方应恰当地选择贸易术语。 对于广大企业而言,根据交易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适当的贸易术语对于防范收汇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外贸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对贸易术语的选用主要考虑下列因素。
2.利用技术手段进行风险转移
买卖合同是信用证的基础,出口商日后收到的信用证其内容如何,可预先在买卖合同里作出明确规定。大致包括:开证日期(以开到日期为准);信用证的有效期(装船后15天在出口地到期);规定开证行、保兑行(在一定条件下);指定信用证的种类(不可撤销、即期、可转让等);备类单据名称与份数;允许分批转运(不应限定每批装运间隔期间,如每批间隔30天);规定出口商有权依照合同修改信用证条款,若进口商不按其要求修改,出口商有权提出损害赔偿。
3.合理使用贸易结算方法
目前最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的方式有三种:汇付、托收、信用证。前两种是商业信用,后一种是银行信用。汇付又称汇款,是指买方或卖方将所欠对方的款项通过银行转移给债权人的行为。支付方式根据其资金流向与支付工具传送方向,可以分为顺汇和逆汇两种方法。托收收是指债权人(出口人)出具债权凭证(汇票、本票、支票等)委托银行向债务人(进口人)收取货款的一种支付方式。托收可分为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
4.努力提高国际贸易产品的质量,从而切实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产品质量连着生产消费两大环节,事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升产品质量,是安全发展与放心消费的关键,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提高产品质量是经济实现效益型增长的根本出路。产品质量是企业抢占市场的通行证。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占领市场的制高点,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相反,产品质量低劣既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又造成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总成本的增加,使整个国民经济效益受到损害,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产品质量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我国经济实现效益型增长的基础。
5.严格依照国际贸易惯例,强化国家之间的合作
国际贸易惯例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的发生和发展与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需要联系在一起。贸易商为满足实际需要而白发地形成一些习惯做法和规则。国际贸易惯例为不同国家的当事人在进行国际贸易活动中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统一的行为标准。所以在国际交往中,适用国际商事惯例可以协调各种矛盾,避免贸易纠纷,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两国之间进行对外贸易要严格依照国际贸易惯例,这样才能强化国家之间的合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合规经营的理念,促进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健康发展,应该切实加强贸易融资防假、反假工作,努力提高国际贸易产品的质量,从而切实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严格依照国际贸易惯例中,强化国家之间的合作,为贸易融资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兆.纵论国际贸易电子化——关于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行业中的理论和应用问题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0.
[2]刑玉广,惠璟.电力企业风险管理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 2008(09).
[3]陈留平,花微.美国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工业审计与会计.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