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几点建议
郝嫘儡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的更新速度逐渐加快,为了进一步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其中美术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近几年,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美术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在当今社会,作为美术专业的教师,一方面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有创新精神,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美术人才。
关键词:美术专业;美术教育;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作为一名美术专业的教师,首先,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设计理论,以自身为榜样,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教育目标,保证学生能接受到良好的美术教育。只有教师自身得到充实之后,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敬仰,反之,就会受到学生的质疑,进而影响教师的信心。其次,美术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严格管理,还要具备高超的美术造诣与美术设计功底,所以,接下来文章将根据当前我国美术专业发展的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美术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当前我国美术专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物质追求也开始有所提高。近几年,我国美术专业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美术设计专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美术专业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教育体制;美术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美术教材的内容还十分落后;由于学习美术的成本很高,一般学生的家庭难以承受学费的负担;学校对与美术专业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一些社会企业参与力度不强导致美术专业实践基地缺失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并且影响了我国美术教育专业的发展,当前我国美术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仍然很难满足美术设计行业的人才需求。
二、从提高美术教师能力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一)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专业能力
一般来说,每一位美术专业教师的工作都连接着两个版块的内容,分别是美术课题的研究与学生的美术教育工作,这两个版块是不可分割的。倘若美术教师只是单纯地局限在教学领域,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美术教学就没有了应有的广度与深度,所以,在新课改大背景下的美术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涉及设计绘画、美术教学领域,还要涉及论文撰写等相关的研究领域。
1.涉及绘画与美术教学领域
一般来说,绘画的过程就是作者一种活跃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在创作过程中,常伴有作者的情绪以及情感变化,这是对作者生活态度以及感受的反映。所以,最终呈现出来的绘画作品是作者借用艺术的媒介将自己的构思物化的过程。作为美术专业的教师,他们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从这种活动中还可以看出作者专业水平的高低。另外,还要鼓励教师将自己对艺术的创作以及感性的体验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从而有利于教师挖掘出有价值的课题。
2.广泛涉猎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当作者进行美术论文撰写的时候,继承与发展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作者要想写出有深度有广度的论文,就要懂得对经典美术作品的欣赏,从中学习不同的美术文化信息,吸收前人作品中有价值的艺术技巧,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不断完善自己的绘画技巧。比如,达·芬奇是一位众所周知的画家,他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中广泛地涉猎知识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他的想象力以及感知的能力,同时高超的绘画能力也是对其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
综上所述,美术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要不断地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文化素养。
(二)树立创新意识,实现创新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知识的不断更新,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向我们发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还要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创新意识。在素質教育中,创新教育是其发展的核心,它也是当今时代评价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力,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必须要贯彻落实美术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
1.深入理解与挖掘教材资源
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美术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充满探索性与创新性。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从现有的教学资源中挖掘出创新性的观点,同时将这些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结合起来,设计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可以不用按照已有的教材知识进行授课,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加入一些新的观点与技巧,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爱好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外,美术课的独特之处就是突出对学生的美感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各样具有美感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将音乐引入到美术的课堂中来,让学生一边欣赏画作,一边享受音乐,让音乐将学生带进作者的意境中,激发出学生的情感。还可以将画作与文学相结合,将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与画作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身临其境,带着对画作的整体印象,再进行联想。这种美感的相互结合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选择美的事物。因此,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美术专业的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与视角去选择事物,树立学生的审美观念。
同时,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还有很多内容是与思想道德教育相互联系起来的,教师也可以从艺术作品中挖掘出思想道德的相关内容,然后将思想教育贯彻落实到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去。例如可以在美术课堂上加入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通过故乡的一草一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欣赏一些英雄历史人物的雕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总之,就是通过一些画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2.创建一种新型的评价方法
傳统的评价方法只是单纯地从绘画技能的角度来评价学生能力的高低,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会无形中助长学生单纯想要好分数的思想。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新型的美术评价方法,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走出分数的误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法一:不再使用分数评价学生的能力,采用等级制。因为每一位学生的画作都渗透着学生的一些情感,也许从教师专业的角度来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画面效果可能看起来不是很好,但是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看,鼓励学生、理解学生并且尊重学生,不断从看似简单的线条或者杂乱的图形中找出发光点,体会学生的情绪,这样可以逐渐转变学生对分数的重视程度。方法二:教师要善于运用一些学生喜欢的、积极的、有感情色彩的评语激励学生。也就是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画作时,要以一种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进行评价,运用恰到好处的评语谈谈自己对学生画作的看法以及对学生以后画作的期望,教师也可以利用作业评价这种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与劣势,为以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如果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与欣赏,即使教师指出画作中的错误,学生也会乐于接受并积极改正。
3.引导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创作
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让学生体会到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教学生一些基础性知识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运用“联想”法,主要为图形联想法以及漆画联想法,不断为美术教学的课堂注入活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重视人才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而美术的教育正是培养这种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结论与建议
美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能呈现,美术不仅包罗万象还蕴含着设计者的处世之道,对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以及学生审美观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近几年,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美术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而培养专业的美术设计人才也成为近几年人才培养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提高美术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迫在眉睫,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社会各界的相关人士一起努力,共同解决。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环境,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现状,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美术设计水平,提高美术专业教师的能力,是十分有效的措施。对于每一位美术教师来说,要想紧跟时代的潮流,就要保持时刻学习的心态,广泛涉猎相关领域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敬仰。
另外,美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教学,对教师的创新能力要求也极高,教师不仅能够从现有的教材资源中挖掘出更加新颖的观点,还要有能力把这下观点进行整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到美术课堂的魅力。美术教学的独特之处在于,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美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让学生尽情地享受美术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让美术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
参考文献:
[1]罗兰.高等美术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分析[J].美与时代(中),2016,(08):91-92.
[2]鲁莹.“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对我国高师美术学课程的启示意义[D].温州大学,2015.
[3]姜冬梅.当代美术教师素质论说[J].黑河学院学报,2012,(03):98-101.
[4]王振.新疆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实习支教的问题与对策[D].新疆师范大学,2012.
[5]陈健.普通高校美术学专业写意花鸟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6]包金臣.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5):109-111.
[7]王玉磊.美术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7,(02):175.
作者单位: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