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书局与“自修英文丛刊”

    

    茱萸,诗人、随笔作家、青年批评家。著有随笔集《浆果与流转之诗》、诗集《仪式的焦唇》等。

    我的朋友、同辈台湾诗人廖亮羽夏天在巴黎待了一个月,最近从法国飞到上海,打算在上海待几天后再飞回台北。我们上次相见是在四年前了,这一次,她想在上海好好走走,于是我们从初秋的崇明岛回到市区后,我又陪她逛了号称“现代文学重镇”的虹口区多伦路。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带是茅盾、叶圣陶以及丁玲、冯雪峰、柔石等左翼作家的聚集地,而鲁迅当时在上海的家,也坐落于这条路附近的景云里。如今那里尚存左联会址与纪念馆,不过这只是一种浮于地表的标志物,而如今时不时出现在街上几家书店里的民国版新文艺类书籍,或许才是当年蓬勃生气的一份留存和见证。这一次,我遇到的是一册精装的《小品文选》,梁遇春译,为“自修英文丛刊”之一种,北新书局1930年初版。

    以前提到的赵景深之《文人印象》,出版者也是北新书局。这家民营书店成立于1925年,老板是李小峰,和鲁迅关系密切。北新书局在抗战后逐步转向教科书和儿童书的出版,不过在此之前的特色却是出版文学类书籍,盛极于1925年至1937年之间,差不多和国民政府时期的“黄金十年”共始终。根据学者陈树萍在《北新书局与中国现代文学》一书中的统计,北新书局在1937年之前出版的中国文学书籍约400种,外国文学译著则近150种。《小品文选》从属的这套“自修英文丛刊”,大概就在这150种之内,不过与其他译著相比显得特别的是,“自修英文丛刊”里所收录的书,都是双语印行,即它们的英文原文随同译文一并出版。

    回来后,我查询了一下关于北新版“自修英文丛刊”的资料,发现它大致收录了以下几部著作:诗人散文家石民译注的《文艺谭》(小泉八云著)、《英国文人尺牍选》,戏曲理论家顾仲彝译注的《独幕剧选》《欧美演说文选》,袁嘉华译注的《文学家传记选》,张友松译注的《欧美小说选》,还有被郁达夫称为“中国的爱利亚”、才子梁遇春译注的《英国诗歌选》,以及这一册《小品文选》。因为年代久远,资料缺乏,这份书单可能不是“自修英文丛刊”出版书目的全部,不过荦荦大端,应已囊括。

    这套“自修英文丛刊”可谓特色鲜明,创意独特。它以选集为主,包括诗、散文、剧作、演说、传记、小说、书信和文艺理论诸多门类,译注者均为当时的青年翘楚,他们既是很好的新文学作者(比如石民和梁遇春)或者相关的学者(比如顾仲彝),同时又精通英文。集结这一批作者印行这样一套双语版本的著作,确实能起到外国文艺的普及作用,还能收到自修英文之效。而时隔八十多年,我们来读这样的书,仍惊异于当时出版人意识之前卫,选题之雅致,以及在挑选译者方面所花费的心思。至于这个系列中每一部书的翻译和注释质量,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或许,如今的出版界还真值得将这份东西再拿出来考量考量,将其中有价值的内容重排出版。

    回过头来说梁遇春译注的《小品文选》。我遇到的这册书,书脊的上半部分已被损坏,封面和封底基本完好,红色纸面精装。封面的黑色线条配图,用的是英国诗人、剧作家W.S.吉尔伯特滑稽诗选里的插画,画的是几个小丑在跳舞。整套“自修英文丛刊”的封面,都选用了这幅插画,力求形成整体相对一致的风格。梁遇春对这种装帧设计是有评价的,他在《小品文选》的序言结尾中说道:“我觉得那种嘻嘻哈哈的跳舞好像小品文家的行文,并且那首诗是以人生之谜为题材的,同小品文的内容又恰好相合,所以把它剪下,印在封面上。”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梁遇春不仅欣赏这样的设计,甚至设计者就是他本人。

    关于梁遇春,我在21岁那年写的一篇文章中曾这样描述他:“大家都知道那位三十余岁便匆匆离开人世的诗人徐志摩,在现今多数人的心里,他的形象近乎‘纨绔子弟,而胡适却给了他‘天才之高,性情之厚,真无第二人的评价。但说到天才之高、性情之厚,或许与徐志摩同时代、比他小十岁光景的梁遇春亦不遑多让。徐志摩堕机身亡后,梁有祭文《吻火》,短短数百字,却将徐志摩的灵魂看得如此透彻通明。可是在徐志摩身故之后不满一年,梁遇春竟也因为犯猩红热,猝然逝去,时年虚龄二十七岁。”这位民国才子虽然只遗留下质量非常高的《春醪集》与《泪与笑》两部随笔集,却在短短五六年时间内译介了二十余部外国作品,也实在是堪可惊叹的了。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