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化密植郁蔽苹果园管理技术
史小锋
泾川县飞云乡元朝村矮化密植苹果园建于1993年春季,总面积90.7 hm2,占塬地耕地面积的96%,户均0.43 hm2,人均0.1 hm2。由于逐年推进大改形及相关管理配套措施,持续保持着连年稳产、丰产、提质、增效的势头,2013年全村果品总产量3 800 t,总收入910万元,人均果品收入1万元,户均果品收入5万元,比2012年分别增产20%,增收30%以上,成为全县苹果产业发展的专业村之一。该村果园经过多年标准化管理措施的逐步落实,实现了出口创汇基地、绿色果品基地和GAP 基地3项认证,2011年创建为全国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区。针对20年生矮化密植苹果园整园郁蔽现象,我们从2010年开始进行大改形等相关配套管理措施的落实,确保了透光、丰产、稳定的优良树体骨架结构,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标准的管理改造技术。现将示范点矮化密植郁蔽苹果园的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推行阳光树冠技术,落实大改形措施
首先是打开光路,打开行距,解决园体郁蔽的问题。针对整园郁蔽的情况,我们因园施策,对株行距为1.5 m×3 m的果园,采取隔株间伐,一次性打开光路、打开行间通风道;对株行距为2 m×4 m的果园,我们采取确定临时结果树和永久结果树的办法,分别对待,3年内完成间伐。其次是打开空间,全树廋身,解决树体郁蔽的问题,主要技术措施是进行“三改”“三控”“三加强”的方法,其中,“三改”:一是改进树形,由小冠疏散分层形改成圆柱形;二是改进树体级次结构,由四级结构逐步改为二级结构;三是改进枝组,由三套枝结果枝组的配套,全部改为下垂式、珠帘式结果枝的配套。“三控”:一是严格控制树高,采取逐年落头的方法,将树高严格控制在行距的70%以内;二是严格控制全树大枝量,对粗于中心干1/2的主枝全部疏除,并逐年疏除过大主枝,让直径2 cm 左右的主枝代替全树所有的大枝;三是严格控制全园667 m2枝量,采用单轴延伸修剪法,将全园667 m2枝量严格控制在6万~8万条以内。“三加强”:一是加强刻芽增枝的数目,对中干,结果枝中后部光秃和缺枝的部位,于萌芽前1周在芽上0.5 cm处用钢锯条刻芽;二是加强主枝、长枝萌芽掰顶的数目,在萌芽前1周对这些枝条的顶芽全面进行掰顶除萌,控制延伸生长量,促发短枝的形成;三是加强拉枝的数目,所有的主枝全部进行拉枝,对结果枝全部拉成下垂的形态。通过这些改形修剪措施,整体形成 “三通”,即行距通、作业道通、通风道通;“三小”,即树冠小、主枝小、树高小;“三合理”,即密度合理、枝组比例合理、负载量合理。通过调查,改形后,全村苹果优果率可提高到80%,商品率提高到95%,劳动强度减少30%以上。
2推行沃土养根技术,落实肥水藕合措施
针对20年生苹果树土壤各类营养成分缺少的问题,通过逐园测土,诊断各园肥力情况,然后对症下药,开具配方施肥“处方”。同时,进行秋覆膜,肥水藕合,种草、覆草、覆砂、增施有机肥,增施矿物质肥和微量元素等措施进行保肥、保水,培肥土壤。经测定,经过这些一系列的措施,该村苹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原来的0.9%~1.2%提高到1.8%~2.0%,667 m2产量由2010年的3 200 kg提高到4 411 kg。
3推行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落实生物防控措施
按照绿色果品生产的要求,一是开展环境整治,对果园周围的垃圾杂草进行清理,设立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点。设立警示牌,设立绿色果品生产区铁丝栅栏,定期进行环境检测;二是对绿色果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限制使用的农
药和禁止使用的农药进行规范使用,上墙逐品种公示,并全面实行果实套袋措施;三是采取树上挂杀虫灯,树内挂粘虫板、糖醋液,树干绑缚捕食螨诱虫带等方法进行生物物理防治,确保生产基地、生产环境和生产果品安全。
4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实产业化经营措施
全村果园管理依托果品专业合作社和果农协会这两个平台,组织果农按泾川县制定的优质苹果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并进行生产记录、记载。定期总结交流生产管理技术,及时引进先进实用技术,讨论解决生产难题。定期进行生产实用技术的培训,使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果园管理的能手。整体做到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果品销售,基本上达到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程度。
泾川县飞云乡元朝村矮化密植苹果园建于1993年春季,总面积90.7 hm2,占塬地耕地面积的96%,户均0.43 hm2,人均0.1 hm2。由于逐年推进大改形及相关管理配套措施,持续保持着连年稳产、丰产、提质、增效的势头,2013年全村果品总产量3 800 t,总收入910万元,人均果品收入1万元,户均果品收入5万元,比2012年分别增产20%,增收30%以上,成为全县苹果产业发展的专业村之一。该村果园经过多年标准化管理措施的逐步落实,实现了出口创汇基地、绿色果品基地和GAP 基地3项认证,2011年创建为全国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区。针对20年生矮化密植苹果园整园郁蔽现象,我们从2010年开始进行大改形等相关配套管理措施的落实,确保了透光、丰产、稳定的优良树体骨架结构,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标准的管理改造技术。现将示范点矮化密植郁蔽苹果园的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推行阳光树冠技术,落实大改形措施
首先是打开光路,打开行距,解决园体郁蔽的问题。针对整园郁蔽的情况,我们因园施策,对株行距为1.5 m×3 m的果园,采取隔株间伐,一次性打开光路、打开行间通风道;对株行距为2 m×4 m的果园,我们采取确定临时结果树和永久结果树的办法,分别对待,3年内完成间伐。其次是打开空间,全树廋身,解决树体郁蔽的问题,主要技术措施是进行“三改”“三控”“三加强”的方法,其中,“三改”:一是改进树形,由小冠疏散分层形改成圆柱形;二是改进树体级次结构,由四级结构逐步改为二级结构;三是改进枝组,由三套枝结果枝组的配套,全部改为下垂式、珠帘式结果枝的配套。“三控”:一是严格控制树高,采取逐年落头的方法,将树高严格控制在行距的70%以内;二是严格控制全树大枝量,对粗于中心干1/2的主枝全部疏除,并逐年疏除过大主枝,让直径2 cm 左右的主枝代替全树所有的大枝;三是严格控制全园667 m2枝量,采用单轴延伸修剪法,将全园667 m2枝量严格控制在6万~8万条以内。“三加强”:一是加强刻芽增枝的数目,对中干,结果枝中后部光秃和缺枝的部位,于萌芽前1周在芽上0.5 cm处用钢锯条刻芽;二是加强主枝、长枝萌芽掰顶的数目,在萌芽前1周对这些枝条的顶芽全面进行掰顶除萌,控制延伸生长量,促发短枝的形成;三是加强拉枝的数目,所有的主枝全部进行拉枝,对结果枝全部拉成下垂的形态。通过这些改形修剪措施,整体形成 “三通”,即行距通、作业道通、通风道通;“三小”,即树冠小、主枝小、树高小;“三合理”,即密度合理、枝组比例合理、负载量合理。通过调查,改形后,全村苹果优果率可提高到80%,商品率提高到95%,劳动强度减少30%以上。
2推行沃土养根技术,落实肥水藕合措施
针对20年生苹果树土壤各类营养成分缺少的问题,通过逐园测土,诊断各园肥力情况,然后对症下药,开具配方施肥“处方”。同时,进行秋覆膜,肥水藕合,种草、覆草、覆砂、增施有机肥,增施矿物质肥和微量元素等措施进行保肥、保水,培肥土壤。经测定,经过这些一系列的措施,该村苹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原来的0.9%~1.2%提高到1.8%~2.0%,667 m2产量由2010年的3 200 kg提高到4 411 kg。
3推行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落实生物防控措施
按照绿色果品生产的要求,一是开展环境整治,对果园周围的垃圾杂草进行清理,设立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点。设立警示牌,设立绿色果品生产区铁丝栅栏,定期进行环境检测;二是对绿色果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限制使用的农
药和禁止使用的农药进行规范使用,上墙逐品种公示,并全面实行果实套袋措施;三是采取树上挂杀虫灯,树内挂粘虫板、糖醋液,树干绑缚捕食螨诱虫带等方法进行生物物理防治,确保生产基地、生产环境和生产果品安全。
4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实产业化经营措施
全村果园管理依托果品专业合作社和果农协会这两个平台,组织果农按泾川县制定的优质苹果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并进行生产记录、记载。定期总结交流生产管理技术,及时引进先进实用技术,讨论解决生产难题。定期进行生产实用技术的培训,使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果园管理的能手。整体做到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果品销售,基本上达到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