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美学思想给大学美术教学的启示
崔昕
摘 要: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被称为“西方孔子”,同时有着美学之父的美称,苏格拉底一生述而不作,弟子们将他的思想特别是以美学思想著称的作品以对话体裁留芳后世。他生活在雅典由盛到衰的时代,因此他的研究在此时开始转向道德哲学。在大学毕业生急剧增加的同时,根据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美学教育,特别是大学美术教学艺术的“美”,这种美需要因材施教才可能凸现出效果。
关键词:苏格拉底美学思想;大学美术教学;启示;希腊美学
苏格拉底的思想可分为四个方面,其中在哲学方面,强调“认识你自己”和“美德即知识”。他认为“美”具有合目的性,也就是说“美”的同时需要有一定的对象或目的。由于他的思想来源开阔,受到當时兴起的民间秘密宗教和智者学派以及传统文化氛围的双重熏陶,有着极强的美学思想框架。而对于当代大学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密切关注美学教育,不断对美学教育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以让学生适应社会和未来。
一、苏格拉底美学思想在大学美术教学中的现状
(一)合目的性大学美术教学的美学效用观渐入佳境
“轴心时代”的出现造就了这样一个灵魂人物,那就是苏格拉底,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人、后来的事及后来的教育。比如一个长得很丑的人,他的心灵也许很美,他的思想也许很丰富,他的人生也许会有很多故事。而苏格拉底就是一个这样的人,长相有些不堪,但思想却是如此丰富,正如他的人生,他的长相和思想呈现一种反比的现状,这样重要有才的人物只有不断地表述,没有任何著作,因而现在屡屡出现所谓“苏格拉底问题”。因为我们不清楚谁才是真正的苏格拉底,我们不清楚苏格拉底的真面目,但是他的合目的说也恰恰说明了这个问题。
新时代下大学美术教学中的主角是大学生,这些大学生的美学思想最终都以另一种方式呈现,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学以致用。对美术学科的学生而言,大学文化的学生便是美学思想传承的过程,这些美学思想在为美术、生活、就业做足了铺垫,种种需要使得当代美术学科学生增加了对于苏格拉底美学思想的理解,理解“适合与美”的合目的性,大学美术教育教师能做到的是因材施教,并以此来彰显美术教育艺术的美。苏格拉底“美在合目的性”的美学思想拥有其独特的美学教育,这是一种神秘主义思想。苏格拉底美学思想之间有着他相互的矛盾,而现在大学教育中合目的性大学美术教学的美学效用观渐入佳境。
(二)模仿再现自然说不断演变
模仿再现自然说不断演变,在这种境遇中,作为一名大学美术教育工作者,这种所谓的教学计划需要适时而变,需要适事而变,这其中需要考虑与教学相关的各种因素,考虑到前因后果,考虑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适应社会,适应学生需要经历的未来。举一个例子,每个学生都要经历大学美术学专业的美术教育学课程,他们同时还要理解全部所谓的理论化的讲解,并且能够在实践中用到这些所谓的理论,因为片面化的理论只会让讨厌学习理论的美术学生死背原则和原理,他们会觉得这是一件乏味的事情,这样同样不能培养他们自己上讲台的能力,同时很难保持其学习这个美术学科的兴趣与传承,更加使得教学过程中的中小学培养合格的美术教师失去兴趣。但是大量增加的实践课时,之前美术教育原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知道,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长此以往可以形成一种探讨发展的气氛,以因人施教的方法将取得意想不到的实际效果,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美。
二、苏格拉底美学思想给大学美术教学的启示
(一)美术教学重现真善美
苏格拉底曾说道:我们可以对那些塑像的目光或是神情来一番描绘,从而通过这个来表现雕像内心的世界。真善美作为美学家苏格拉底较为重视的观点,在他自己的美学中被表现得栩栩如生。在现今,这种所谓的思想给于当时的古希腊带来了一定的启蒙意义,给现在的美学教学带来了更多,这是一种天然的、发自内心的真善美教学。
美术教学作为当代教学的备受瞩目的艺术教育,从古至今,一直受到审美和创新的教育。而从较远的历史来看,中国教育体制的设立同样源于艺术教育,中国著名教育、现阶段大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教育家孔子在育人教书时就十分重视美术教育,并将传统融入其中。伴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体制的不断突破,大学教育也越来越关注诗书礼乐,利用美术艺术的感染力去教化学生,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同时现代化的素质教育也对新时期大学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美学之中再现真善美的传统美德,这是美学教育的高要求,同时也是对苏格拉底美学传承弘扬的高要求。美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对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教学实践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代著名教育家的蔡元培先生曾说:“以美育养、增强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学对大学生代替宗教”,这个命题让我们看到了美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无论是过去还是在未来,美术发展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美学的重要意义所在。首先美学教育是一门具有实际用途的学科,之于其他学科更加平民化,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感悟意识,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大学生找到发现美的眼睛,这样才能更容易在教学中得以实施,这种方式使得美术教学也更有操作性。
(二)再现美且适合的美术教学
美与适合说又称合目的性说,关于这个学说有一个故事。苏格拉底曾被阿里斯提普斯提问过一个关于美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们都很好奇什么是美,美的东西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苏格拉底的眼中美的东西有很多很多,而且这些美的东西也都彼此不一样,可谓是各有千秋。在他眼中适合的东西就是美的,反之则不然。比如说,一件陶器可以用来做器皿,那么这个陶器就是他认为的所谓的好的、是美的,但是如果这个器皿坏掉了那么便不一定是美的了。一件事物是好或不好的其实是相对而言的,一般都是具有两面性的。这种美在苏格拉底看来是相对的,是比较而言的,没有所谓的永恒的美。总而言之,两件事物之间是存在对比的,对比而言适合的话就是美的,对比产生美。总有一件事物,它虽然看着很丑,但是和比他更丑的事物相比,它也许就是美的。
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在古希腊具有转折性意义。他将哲学、美学研究重心由宇宙自然转向社会人生,铸就了人本主义美学的罗盘,不仅为古希腊诗学打开一个新的维度,更有甚者,还为美学的繁荣夯实了基础。苏格拉底之于美学的贡献之一就在于他对美之普遍性的找寻,这是其哲学研究在美学上的自然延伸。“他的普遍性定义并不限于道德概念的定义,而是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那就是以理性去把握一切存在事物的普遍根源,这就是苏格拉底寻求的富于一切善的事物中的绝对的善,富于一切美的事物中的绝对的美,等等。苏格拉底将美和效用和善联系起来,美之为美无关乎自身,有用的东西就是美的,反之则是丑的。苏认为衡量美的标准就是用处,有用就美,有害就丑。因此一件东西或美或丑,关键要看它的用处。
(三)模仿再现自然使美术教学更加逼真
美学思想作为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构成成分有过很多关于美的观点。他也曾很直率地认为:“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安放整齐,都能有一种美”。只要是有用的,它就可以是美的,有用即美,相对应的,无用即丑。
此外他还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模仿看不见的事物。画家帕拉西阿斯问了苏格拉底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像心灵这样不可测量和色彩的事物要怎么画出画好呢?苏格拉底淡定的说道,从一个人的眼睛里看出此人对于对方的态度,这样态度则可以很清楚地测出。他说过德行就是“灵魂的善”,而“美与善是一致的,美的东西也就是善的东西,有用或者有益的东西”。
模仿再现自然说扩展了很多艺术模仿自然的传统看法,从多个维度分析了艺术的本质,特别是绘画艺术的本质。苏格拉底曾在与画家巴拉苏斯的对话中提到过,绘画是“用颜色去摹仿一些实在的事物,”也就是說,苏格拉底提出了艺术是对实在事物的模仿,并且其美性更高于实在,艺术家要善于对实在事物进行选择、重组和创造,塑造更完美的作品。苏格拉底在与克莱陀的交谈中曾经提出过只有那种对人物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动的模仿和再现才称得上是艺术。对于克莱陀而言用什么办法使他的雕像最能吸引观众,使他们觉得神色就像是活的呢?苏格拉底认为我们要做的不是把活人的形象吸收到作品里去,而是尽一切努力把人在各种活动中的情感也描绘出来,以形式来表现心理活动,观众才能从中看到悟到感受到更大的美感。
三、结语
尽管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存在很多漏洞,但他在美学思想发展史中的地位与价值还是不容轻视的。正如唯心主义也是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样,苏格拉底的模仿再现美学也是美学思想发展史中,尤其是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苏格拉底把美学建立在目的论哲学和美德论伦理学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美与善以及功用的关系,为美学的研究开拓了领域。苏格拉底强调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与再现,尤其是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再现,把人作为艺术的主要对象,丰富了艺术创作的理论。
参考文献:
[1]向宏年.苏格拉底美学思想给大学美术教学的启示[J].今日科苑,2009,(08):182.
[2]罗中起.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论析[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3):81-86.
[3]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1):51-53+67.
[4]郭利峰.苏格拉底的思想及其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4.
作者单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