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对现代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产生的影响
刘明
【摘 要】本研究主要针对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和现代平面设计的相通性进行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视觉传达中的效果。
【关键词】传统美术色彩;现代;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62-01
中国传统美术色彩是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瑰宝,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与创新,当今的中国传统美术色彩也有了独特的运用程式与体系[1]。在中国传统美术色彩中,通过采用不同的配色手法能够获得不同的颜色,再加上独特的搭配方式,能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全都表现于纸上[2]。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我们依旧能够看到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影子,它传承了传统美术色彩的表现形式,但是还没有完全理解到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深厚底蕴。本研究主要研究的是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对现代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所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现代平面设计中与传统美术色彩的关系
大概在1980年前后,在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我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平面设计程式和创作体系,并且在图形美感的设计以及色彩的运用方面都受到了传统美术色彩的影响。因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历史较短,因此其对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只是单纯的在借鉴中国传统美术的色彩,对色彩精神的理解却不够深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中,主要的色调为紫、绿、黑、黄、红,通过色彩明暗的对比以及补色的运用,就形成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力。这种色彩运用方法中体现出了一种十分真挚的艺术追求,不仅能够带给人美的视觉享受,对人的心灵也是一种抚慰。而视觉冲击效果也属于现代平面设计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它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将色彩、图形以及文字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此来增强视觉传达效果。现代的平面设计除了应用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元素之外,还吸收了世界各地的优秀美术创作理念,并取得了较好较快的发展。
二、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传统美术元素
(一)色彩。我国传统美术色彩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而成的,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出了十分浓厚的民族属性。传统美术色彩在受到文化、历史以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的色彩也有着不同的意义。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很好的运用了中国传统美术色彩中相关的处理技巧,给受众带来了具有震撼力的视觉享受。例如书房一般采用蓝色等冷色调进行装饰,给人带来安静沉稳的感觉;客厅通常采用明艳的暖色调进行装饰,给人带去欢快鲜明的感觉。除此之外,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在不同色相的搭配上也有着独特的见解,例如对色相的对比进行充分利用,进而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反差,通过运用补色这一色彩技巧,给人带去奇特的视觉感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色相搭配也被得到了应用,例如平面设计中通常会采用绿色与红色这两种颜色进行补色操作,进而给人带来视觉冲击。除此之外,中国传统美术中的对晕与退晕手法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通过对这两种手法进行有效运用,能够给人带来和谐感。除此之外,带有相似意义指向的颜色组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也得到良好应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视觉效果,例如通过将金色和紫色组合在一起,给人留下庄严的感觉。
(二)图形。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属于平面设计中构图的一个重要因素。图形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色彩感,例如冷色系的肃杀与厚重感通常是通过凌厉的线条表现出来的,而暖色系的轻柔感通常需要经过柔和的线条进行表达。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我们可以发现它对中国的传统美术色彩进行了广泛而灵活的运用,并且能够通过反差以及衬托等方法来增强色彩感,进而对不同图形进行组合,以此来传达出不同的视觉效果,让人获得不同的视觉体验,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通过对这种设计理念进行应用,能够完美的呈现出大众审美的标准。
(三)文字。在平面设计中,文字属于其设计的基础元素,在设计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汉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本身就具有自身的含义,能够表达出不同的含义。因此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也能够表达出一定的视觉效果。将文字和传统法美术色彩有机的结合起来,对现代平面设计来说是一种丰富,能够更好的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内涵体现出来,给予观众全新的视觉享受。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促使关注在欣赏艺术美的同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进行了解,以此来增加作品的价值感。
三、结束语
现代平面设计中,设计师应该真正领悟到传统美术色彩的精粹与内涵,用真诚的态度去设计出更多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对传统美术色彩进行大胆的借鉴与创新,将两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李响,罗婧.运用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增强现代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5,(27):161-161.
[2]朱龙洋,李方.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平面设计当中的运用[J].大江周刊(论坛),2013,(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