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匠心去匠气

伍一帆
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来,“工匠精神”成为各行各业打造行业形象、提振行业信心的热词。身处行业影响力下降、经营业绩陡崖性下滑、人员流失严重环境的新闻人,更是把“弘扬工匠精神,守住内容优势”奉为圭臬,以求学习和运用互联网思维,扩大舆论引导力,形成绝地反击。然而,随着VR、H5、微直播、秒拍、图解、flash等新媒体技术运用的增多,一些新闻媒体中的反转新闻、不实新闻、有意思而无意义的新闻也在增多,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杂乱不堪。究其原因,源于片面地理解了新聞行业的现实和“工匠精神”的内涵,忽略了“匠心”和“匠气”的区别。
“匠心”与“匠气”一字之别,却代表了不同的层次境界。二者都有“匠”字,说明都是努力创新、踏实认真的“手艺人”,差就差在“心”和“气”上了。一个是用心后的灵动与精巧,一个是过犹不及的呆板与流俗,力道和创意的差异导致了美感和智趣的差距。比如报道中互联网思想运用的“匠气”表现,一味的追求“快”,却失去了对“真”的把控;一味追求新闻的体验感,却陷入了“摆拍”的窠臼。君不见,媒体上络绎不绝“龙虾节”“樱花节”……媒体和商家合作生造出这节那节,说是在“把受众变成用户”,实际上是在策划新闻,滥用媒体的话语权,消耗媒体的公信力。而新闻行业的“匠心”在于志存高远的职业理想、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坚毅执着的定力信念。志存高远就是在心系百姓、胸怀天下,感民心,抒民意,说民话;精益求精就是要让自己的新闻作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时代的考验、实践的考验;坚毅执着就是对从事的新闻事业锲而不舍,对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都不放松。
人们缅怀穆青,是因为他一生写了许多典型人物,成就了不少新闻佳作。他刻画的十位共产党员,抗日英雄梁雷、劳动英雄赵占魁、人民公仆焦裕禄、大庆“铁人”王进喜、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林业劳模潘丛正、公社书记孙钊、红旗渠排险英雄任羊成、改革致富老支书阎建章和太行愚公“郑永和”,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典型形象,是当中华民族的脊梁。相比之下,现在许多同类报道就显有些相形见绌,更遑论流星乍见的“网红”“小鲜肉”等。
祛除浮华刻意的“匠气”,坚守对“真”的崇敬,采制出人民喜欢、体现时代发展精神、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新闻才是新闻人要秉持的“匠心”所在,才是新闻行业真正的“工匠精神”。
综艺节目“导流”读书热
值得欣喜
□ 侯 坤
近些天,《朗读者》又一次吸引了眼球。不过,这次火的是由著名主持人董卿主编的综艺节目同名图书。作为传播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电视综艺节目,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深受好评,同时也掀起了一股亲近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热潮。现实中,许多人尤其是一些青少年,因为追捧此类综艺节目而爱上了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电视综艺节目虽然不是文化教育课堂,但它却是传统文化兴趣种子的播撒者,但如果将其视作深入学习传统历史文化的途径或工具,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电视综艺节目存在三方面局限:一是综艺节目的整体容量较为有限,它所能包含的文化体量会受到节目长度等的极大限制,在文化传播释放量层面不够酣畅淋漓;二是综艺节目由于节目的时长、内容编排等原因,以此作为进一步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效率不高;三是由于综艺节目的娱乐性特质,在文化传承弘扬功用上会有所折扣。
综艺节目同名书的出现,恰恰填补了综艺节目的上述局限,实现了综艺节目娱乐性的完美落地。第一,同名书籍打破了综艺节目的体量限制,经过了对电视节目内容的润色整理和内容增补后,其文化容量大大提升;第二,同名书籍逾越了综艺节目的形式限制,在文化内容方面更加专注、集中、精华,其文化学习的工具价值及效率陡增;第三,同名书籍虽然脱胎于综艺节目,但它不拘泥于电视综艺节目的娱乐要求,而是专心于如何发挥文化价值功用,使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容得到更集中的传播展现。
同名书籍作为综艺节目的拓展和延续,所要完成的文化使命则是:继续挖掘传统历史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引领人们更为细致、广泛、深入地感受学习传统文化,使由综艺节目“导流”而来的读书热、文化热得到妥善安放。
让民族精神闪耀
在现实主义的大地上
□ 黄东光
火红的八月,一部展现民族精神、壮我国威振我军威的历史战争影片《龙之战》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影片以清末年间清军在广西镇南关击败法军入侵为背景,成功塑造了冯子材临危受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战胜入侵者的英雄形象,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影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真实展现了那场百年前中国军民抵御外族入侵时的壮烈,再现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以“既不拔高,也不护短”的写实宗旨,对当时的军心、民心,简陋的军火装备,战争中的用兵失误予以了客观地还原。这种处理既体现出对历史的尊重,也以先抑后扬的艺术表现,增加了影片的可信度和观赏性,更让人觉得这样的影片说出了一个民族的心声。
影片十分注重从细节上去展现影片的深刻意蕴。如大决战前夜,我军将领誓死如归点燃酒窖那场戏,冲天的大火彰显了战斗的豪情,那半空中游走的火龙,仿佛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图腾,时时激励着将士们奋勇争先,与敌肉搏,去争取每一场战斗的胜利。影片还十分注重对冯子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军事智慧的刻画,一方面通过接二连三的对敌斗争,将冯子材爱兵如子又军纪严明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另一方面通过他广泛发动群众,汲取群众智慧,用土制烟雾弹打乱敌人阵脚的睿智表现,将一个机智沉稳、有勇有谋的军中豪杰形象刻画得有血有肉,令人信服。
《龙之战》没有“小鲜肉”的齐集登场,也少有宏大场面的拼杀格斗,但它却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以一种真切朴实的形象示人,或许正是这种洗尽铅华,才将我们这个民族的苦难诠释得更撩人心魄。这其实也启发着更多的电影人,想要赢得观众的芳心,与其在那些“神剧”上面劳心费力,倒不如在那些本色影片中埋头深耕,少一点矫情,观众自然会报以真诚的掌声。
军事题材影视剧
也需要“青春偶像派”
□ 郭元鹏
从目前推出的建军90周年献礼影视剧来看,有一个最大的变化:扮演主角的演员少了不少“老面孔”,来了不少“新面孔”;少了不少“昔日的特型演员”,来了不少“今日的偶像演员”。对于这样的变化,网络上质疑的声音不少:这不是损害革命形象吗?这不是亵渎军事题材吗?这些年轻的演员,这些偶像的演员,真的能支撑起军事题材、革命题材影视剧的魂魄吗?
应该说,这些质疑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是,我们不能只是从演技的角度,从宏大的角度,来关注“偶像小鲜肉”扮演此类影视剧的现象,或者说不该只是看到不好的一面,还应该看到积极因素。
让“青春偶像”明星进入军事题材、革命题材影视剧的积极意义在于两个方面:其一,让这些青春明星因为扮演军事题材角色,而增加了社会责任感,有了感同身受,在今后就能积极传播正能量,就能愿意承接更多正能量的影视剧,从而促进正能量影视剧的拍摄。其二,会因为这些“青春偶像”演员的参与,给军事题材、革命题材影视剧争取更多的观众,让中小学生、职场青年,因为“追星”而成为这类正能量题材影视剧的观众。无形之中,就让军事题材、革命题材影视剧发挥了更好传播作用。
军事题材影视剧也需要“偶像小鲜肉”,争取更多观众,就需要让“偶像演员”进入军事题材、革命题材影视剧。观众多了,传播效果才好,而且当更多年轻人因为自己喜欢的演员而观看这类影视剧的时候,其结果如何不言而喻。
为古老戏曲
披上时尚化靓装
□ 雷红寰
谈到传统戏曲,人们最深的印象肯定就是咿咿呀呀的舒缓的吟唱,还有点呆板的感觉。可是由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大型中华传统文化节目《中国戏曲大会》为传统戏曲披上了一件时尚化靓装:让传播载体新起来、让传播形式新起来、培养戏曲新粉丝。让传统戏曲焕发出现代化的颜值和感染力。
让传播载体新起来。在中国已有七亿多网民的大背景下,戏曲发展和传播也要与时俱进,跳出“过去式”,发挥戏剧应有的文化张力、精神感染力。如《中国戏曲大会》为它换上了“空中大舞台”“网络大戏台”,舞台布置精美,灯光效果很“炫”,通过电波传播,通过互联网传播,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歌仔戏、粤剧、闽剧、高甲戏等地方剧的精彩表演,身在偏僻地域的观众也能看到“踩跷”“铁门坎儿”“摔叉”“矮子功”等“戏曲绝活儿”。戏曲节目由“台”搬到了“线”上,拓宽了传播范围,增大了传播空间,让更多类型的传统戏曲走进千家万户,和公众完成最紧密的连接。
让传播形式新起来。《中国戏曲大会》的传播形式新焕然一新,舞台上有现场表演,有专家点评,有游戏互动,还有剑拔弩张的对抗性竞猜、妙趣横生的抢答题,戏曲题目只占六成,有将近四成是泛文化题目,整个看戏过程充满了趣味和乐趣,还有期待和竞争,“让所有懂戏和不懂戏的人都能喜欢”,既能大饱眼福,又能学到戏曲知识、审美知识,观众看戏的积极性被“燃”旺很多,让《中国戏曲大会》引发了“霸屏”效应。
古老的戏曲面孔變了,更加靓丽了,更多年轻人发自内心喜欢戏曲了,传统戏曲就能得到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戏曲大会》真的完成一种重要的文化担当:注重培养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值得嘉许。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