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传播研究

王晓俊
【摘要】河南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腹地,有效传播与推广以中原为基础的河南文化,是河南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着力打好“文化牌”战略的关键环节。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原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以豫剧这一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为例,对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传播特点、传播主题、传播媒介、传播路径等进行系统分析,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新途径,为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传播正能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跨文化交际;传播
在现代化和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冲击。20世纪末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继出台系列国际公文,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重视。各国逐渐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对本族文化的认同与对他族文化的尊重相结合,共同维护民族文化的地位和延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河南是华夏古老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原人民长期积累和发展起来的,联结着中原文化的过去与未来,体现着炎黄子孙的根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要保护传承人的代际传播,同时也要不断发掘和整合新老资源,体现文化的本真性和创新性。目前,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家级项目95项,省级项目372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多个领域。
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其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的研究。其中,最具传播性的表演艺术是由演员在虚构的艺术环境中创造出的人物形象,通过某种传播媒介,实现自身价值的活态艺术。而豫剧作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表演艺术的典型代表,不仅兼顾了豫剧乃至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同时还能为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
一、豫剧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传播特点
(一)现场特效性
豫剧传播是指豫剧传播者以剧目内容为中心,借助舞台剧场、表演服饰、使用道具等有形物质媒介,与受众群进行面对面交流的艺术形式。在跨文化交流中,豫剧传播常见于特定舞台上的现场表演,因此具有最为常见的现场特效性。豫剧特定舞台发展历史悠久,是表演者演出与受众群接受的直接交流空间,最大程度上展示出表演者的传播信息及受众群的反馈信息。豫剧舞台是由演员和观众根据需求共同构成的物质空间,舞台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取决于表演者的投入程度和受众群的接受程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革新,传播者逐步提高剧本的文学品位和文化品位,塑造出具有文化内涵的典型人物,带动表演者受创作思想的影响,兼顾文化娱乐与艺术欣赏于一体,强调心灵和情感表达,做到雅俗共赏。
(二)艺术灵活性
艺术灵活性是豫剧赖以生存和得以傳承的基本特性。在豫剧不断积累、交流和演变的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的艺术灵活性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本追求的理想之路上,要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和知识的超越。在技能的传承中,要充分运用本土文化资源,保留经典剧目和流行唱段,借助地域优势向外辐射,实现传统戏曲文化的全面深层传播。在知识的超越中,要自觉保持豫剧特色,汲取各种戏曲类型的精华,整理和改编经典的传统戏,创作与时俱进的现代戏,达到传统与现代水乳交融的境界。豫剧表演的每场传播效果都是不可复制的,更何况演员的气质、神韵、唱念、体态各有千秋,在不同的表演空间和社会环境中呈现风格迥异的艺术灵活性。因此,豫剧传播既保留着原生态的戏曲特色,也延续着不可复制的灵活多变。
(三)戏曲综合性
豫剧的跨文化传播是一个综合戏曲的大众传播、文本传播、表演传播和展示传播的复杂过程,具有戏曲综合性。大众传播是人类继承、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通过面对面的口头交流方式,使受众群在接收传播信息的同时,感知传播主体的情感表达和领悟言语无法企及的精神意蕴。文本传播涵盖了每一个唱腔和每一句念白的文字信息。表演传播是借助于演员的表演形式,展示出剧本角色的神态气韵,最终由受众群进行赏析和评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舞台字幕与演员的说唱几近同步,以文本传播的方式,使观众由传统的听觉信息演变为视觉传达的信息。表演传播和展示传播多是以演员的唱为主。戏曲是由生旦净丑组成角色行当,以各行当的表演要诀,用现场展示和表演的方式呈现给观众。由此可见,豫剧传播过程是由多种传播方式相互作用综合产生的结果。
二、豫剧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传播媒介
(一)舞台媒介
艺术源于生活。豫剧是中原人民在农耕劳作之余产生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形式,豫剧表演从最初的“吼”“讴”的朴素旋律发展为高台广场,直至后来的戏楼或茶园,其传播过程已由个体人际传播进入了群体传播阶段。随着观众的规模越来越大,参与表演的个体艺人自发组织较为稳定的戏班队伍,找寻民间用于休闲娱乐的空旷场地临时进行表演。豫剧自观演形式出现后,由于对场地和空间没有特别的要求,迅速向中原各地流传,一度成为民间娱乐的首选。王镇南认为“豫梆戏能称为粗梆戏,一向是在外县乡村中演出。在大城市里逢到庙会,小街僻巷里有时看到这种戏”[1]。高台广场演出多与地域民俗活动紧密衔接,常见于传统节日、庙会、城隍会等,无形中增强了人们参与民俗活动的热度和广度,起到了民俗活动的教化功能和娱乐功能。
临时搭建的场地,演出条件很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艺术质量和传播效果。尤其受天气条件的影响颇大,戏班就用十三块板在空旷场地搭建席棚式的舞台,被称为高台广场。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封和郑州先后设立了戏院或茶社,豫剧进入城市观众的视野,豫剧艺术从搭台口头说唱向城市剧院商演成功转型。《谈河南梆子》中有所叙述:“1928年前后开封相国寺和郑州的河北沿先后设立了席棚搭成的戏园子,河南梆子才从野台子戏发展到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同时,也就从农村发展到了城市中。这为城市的观众所欢迎,也奠定了稳定的基础。”[2]
(二)电影媒介
戏曲与电影的艺术“联姻”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独特电影类型,注重视听艺术的电影在图画(场景)布局上有着更为直接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成为戏曲传播中最为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段,成为中国戏曲电影的开山师祖。1920年,商务印书馆成立了活动影戏部,邀请梅兰芳主演《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的京剧片段。1948年,华艺影片公司邀请费穆导演、梅兰芳等主演的京剧电影《生死恨》,是我国首次尝试拍摄的彩色戏曲片。
豫剧电影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由范静主演的传统豫剧《花木兰》,成为首部豫剧电影。1958年,上海江南电影制片厂拍摄了马金凤主演的《穆桂英挂帅》,次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邀请胡小凤再次拍摄同名戏曲。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由魏云、高洁、马琳等主演的《朝阳沟》,开启了现代豫剧发展的新篇章。这一经典巨作无疑成为现代豫剧乃至现代戏曲的里程碑。豫剧在蒙太奇等电影技术的运用和发挥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景象,被定格在胶片上的影像技术使日益繁荣的豫剧文化艺术成为华夏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
(三)广播电视媒介
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技术传入中国,戏曲开始以声音广播的形式传播开来,也就是百姓所说的“听戏”。由于受当时国情的影响,戏曲广播仅限于京剧、昆曲等剧种的一些经典剧目。到了80年代,戏曲广播逐渐兴盛起来,由京剧向其他戏曲剧种扩散。这一时期,电视机也慢慢进入到家家户户,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戏曲电视也出现了形式多样的传播形态,如舞台艺术(纪录)片、戏曲综艺节目、戏曲专题片、戏曲电视剧等,表现出覆盖面广、受众群大的显著优势,成为最为流行的传播方式。
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认知,广播电视积极拓展传播渠道,依托多种传播载体,满足不同群体的传播诉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豫剧电视节目日益增多,电视媒介继承了豫剧广播及电影的传播優势,其中以河南电视台推出的《梨园春》最具代表性。《梨园春》以豫剧为突破口,以弘扬我国传统戏曲为核心,以河南观众为主要受众群,开辟了一条以戏曲传播为主打方向、与时代相吻合的全新发展之路,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河南豫剧的品牌节目。
(四)网络媒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戏曲的继承与传播紧跟时代步伐,戏曲艺术的发展借助于网络媒介,扩大传播力度与范围,成功吸引了庞大的潜在受众群。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发展迅猛,网络媒介为人类搭建了无限的发展空间,网络传播覆盖到各个领域,网络资源极大丰富。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渠道,为豫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豫剧爱好者通过MSN、QQ、BBS、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渠道,随时随地发表观点,扩大交际范围;通过搜狐网、土豆网、优酷网等门户网站,尽情享用自己喜爱的戏曲视频。
正是由于新兴的网络媒介具有同步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在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和信息内容的接受上更加倾向于年轻人群,而豫剧受众群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核心受众群和重要受众群在传播效果上产生了不可回避的错位现象,势必会影响豫剧的网络传播效果。网络媒介传播缺乏对豫剧欣赏的主动性,年轻人更主动地搜索和接受新生事物,不情愿成为豫剧队伍的主力军。而作为活态艺术形式的豫剧,既不能缺少老一辈观众的热爱与需求,也不能缺少年轻人的继承与创新,因此,如何运用互联网为豫剧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充足的养分,是每一位豫剧艺术从业者和传统文化爱好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三、豫剧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传播主题
(一)民间故事
豫剧诞生于民间,因此其民间故事的主题来源极为广泛。根据豫剧史料记载,豫剧源于乾隆年间,到清朝中期迅速发展为民间盛行的剧种之一。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杞县志》之《风土风俗》中记载:“愚夫愚妇,多好鬼尚巫,烧香佞佛,又好约会演戏,如逻逻、梆、弦等类,尤鄙恶败俗,近奉宪禁,风稍衰止,然其余俗,犹未尽革。”[3]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杞县志》卷八《风土志》也有类似记载,大致相同,略有差异。梆戏正是豫剧形成的源头,由此可见,豫剧的发展历史之久远更早于京剧。
豫剧曲风是由《诗经》郑卫之风的源头传承下来的。王培义在《豫剧通论》中著有:“考陕西、山东、河南三省为古代文化起始之地,故《诗经》十五国风如陈、郑、卫皆为豫省所产之诗,并占全诗三分之一有奇。当时人民嗜好歌唱之性概可想见。”[4]豫剧早期在郑卫之风的表现主题中,体现百姓男女恋情的内容较多,而在封建思想严重的古代,男女恋情故事是得不到广泛推广的。孔子曰“郑声淫”,应有“浸淫”之意。到了明清时期,河南梆子由汴人传承为戏曲,主题更贴近于百姓生活,例如富家小姐招亲、征战沙场及家长里短之事,带有抑扬腔调,略加靡靡之尾音。后来,豫剧与近代生活相结合,其间产生了大量儿女情剧,如《卖胭脂》《占花魁》《桃花庵》等等,不一而足。
(二)青春爱情主题
豫剧“爱情”主题历经百年变革,仍是备受欢迎的剧目主题之一。随着现代文学的新鲜血液注入,“爱情”主题也被刻画得细腻逼真,在语言、形式、内涵及趣味上都有所体现。纵观豫剧名目,围绕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哀怨和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为主线,突出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演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王镇南为家喻户晓的“常派”创始人常香玉量身改编了《桃花庵》《玉虎坠》《蝴蝶杯》《秦雪梅》以及新编《西厢》。樊粹庭为豫剧皇后陈素真改编了《涤耻血》《三拂袖》《霄壤恨》《义烈风》剧本,形成了“樊戏”中的四大悲剧。这四部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以“爱情”为主题,将爱情故事进行到底的主线索。
豫剧现代剧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多是在冀鲁豫革命根据地产生的。新中国成立后,反映新生活的现代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如脍炙人口的《刘胡兰》《朝阳沟》《李双双》《小二黑结婚》《冬去春来》等。其中,《朝阳沟》创作于“大跃进”时期,虽然创作时间只有短短的七天,却是经典之作。新时期的戏曲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豫剧也在努力寻求突破,出现了一批文艺新思想的作品,如《倒霉大叔的婚事》《能人百不成》《红果红了》《香魂女》《村官李天成》等。这些作品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顺应时代潮流,增强故事的趣味性,语言描写生动,人物刻画细腻,在登上戏曲舞台的10年间,演出已经超过1000场。
(三)经典剧目改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豫剧进入到改编与创作阶段,并在大胆创新的改革浪潮中蓬勃发展起来。豫剧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结合新时代新风尚的主题,别出心裁地对传统戏和古代剧进行了大胆的改编与改写,如《卷席筒》《唐知县审诰命》《秦香莲后传》《程婴救孤》《清风亭上》等。现代戏基本没有历史变迁的跨度,仅限于反映人性伦理道德与国家政策宣传题材的作品,如《酷情》《五福临门》《生儿子大奖赛》等,反映的都是群众喜闻乐见之事,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豫剧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是自我完善的演变过程,也是追求接近艺术本质的演进过程。英国表现主义美学家鲍桑葵在《美学史》一书中认为:“不复存在的事物之所以不复存在,乃是因为它的本性已经不再符合它所在的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对它所提出的要求。”[5]因此,在豫剧的继承与发展中,那些不复存在和行将消亡的主题是由豫剧内在的“本性”决定的,已经成为戏曲艺术的宝贵财富。经过消化吸收后的豫剧,更加“强身健体”,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大艺术生命力,扎根于老百姓的生活之中。
四、豫剧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传播路径
(一)加强豫剧外译研究
在振兴中原文化的道路上,作为中国五大戏曲之一的豫剧得到了学者的一致重视。汇集豫剧的译介和推广成果,在剧目选择和理论分析上各有短板。首先,谈及文化“走出去”时,极少学者偶有涉及戏剧的翻译策略问题,如靳爱心强调了豫剧外宣翻译的紧迫性,但未对翻译策略及理论进行深入阐述。其次,梳理戏剧翻译的研究成果,集中在翻译可行性等层面,缺乏具体剧种的翻译理论研究,如孟伟根从符号学理论对戏剧翻译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再次,目前中国戏剧英译研究涉及具体剧种的零星之作也集中在个别经典剧目,如赵征军的《中国戏剧典籍译介研究》探讨了《牡丹亭》英译问题。
事实上,众多国际友人热爱豫剧,但因缺乏适当的译本,制约了外国观众对豫剧的理解和观剧效果。豫剧的跨文化研究,不论从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层面,还是从剧种的翻译理论及策略等方面都未得到足够重视。因此如何从豫剧跨文化的分析视角去解构文化自信背景下的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与译介显得尤为必要。
(二)集中海外力量
近些年来,中国海外移民呈现递增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外华人近4000万,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身在异国他乡,发扬艰苦奋斗创业之风,逐渐融入居住国的主流社会。然而,不可割舍的祖国情怀仍在时刻影响着他们的文化认同和认知,根深蒂固的血缘和文化始终维系着他们的心理归属,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海外华人是豫剧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在不同民族文化发生激烈冲突和碰撞时,不得不时常面临选择,对于文化的选择不是简单的文化替换,而是在母体文化的基础上自觉吸收和借鉴海外主流文化。他们既有学习和传承传统戏曲文化的意愿,又熟悉当地的文化背景,可以成为戏曲对外传播的生力军。
(三)搭建文化桥梁
20世纪80年代末,戏曲剧种进入发展的困境,而豫剧通过不断的创新,彰显出它特有的生命力。目前,豫剧的流行区域已经遍及20多个省份,成为地方戏中观众覆盖率最高的剧种。借助豫剧跨文化研究,发挥河南根亲文化优势,搭建豫剧交流平台,传播中原文化,通过豫剧的传播与传承,让世界了解河南的历史和文化,为改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偏见作出应有的贡献。
多年来,中外文化交流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局面。河南豫剧团体也加强了与海外戏曲研究机构的合作,组织豫剧精英开展戏曲展演活动,汇集专家学者参加海外戏曲学术论坛,通过搭建文化桥梁将豫剧带出国门,向世界展示豫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五、结语
“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6]“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著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7]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及和强调文化自信。蕴含着深厚历史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坚守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是引领和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引擎。而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又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腹地,河南省“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多措并举,打好河南文化牌,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航程。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各种文化元素激烈碰撞的今天,豫剧的传承依然存在典型性不够、传播力不足、影响力不强的问题,因此需要政府、民众、媒体等各方的努力,在未来文化交流中的传播与推广更是要全面布局、脚踏实地,从而提升河南形象,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镇南.关于豫剧的源流与发展[N].戏剧新报,1951-08-16、18.
[2]魏镇清.谈河南梆子[N].戏剧新报,1951-08-11.
[3]薛中君.豫剧的传统与革新初探[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6(4).
[4]王培义.豫剧通论[C].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卷编辑部编印:豫剧源流考论.
[5]鲍桑葵.美学史[M].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39.
[6]习近平.中华文化没有断流[EB/OL].https://www.baidu.com/sf_
edu_wenku/view/14e83e634a7302768e993988.html.
[7]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EB/OL].http://theory.
people.com.cn/nl/2016/0725/c49157-28581295.html.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