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社会与艺术传统

    李艳青

    【摘 要】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主政的前奏,是人性解放的运动,也是艺术发展的高峰。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变革,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条件是文艺复兴的基础。

    【关键词】意大利;社会;艺术

    中图分类号:J11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251-01

    14世纪至16世纪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处于历史的动荡时期,各种势力的交错、新旧思想的冲突,带来了文化的变革。以繁荣的经济为基础,艺术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宗教思想的外衣、贵族生活的展示以及华美建筑的装饰,得到快速的发展。恩格斯高度评价文艺复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一、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社会

    (一)商业的繁荣,是文艺复兴发展的经济基础。意大利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塞,是欧洲的门户。东方的丝绸、瓷器、茶叶源源不断地进入欧洲,意大利得天时与地利。威尼斯、罗马等众多经济发达的城市迅速成为欧洲的资本市场。大量的手工业者融入,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行业的分化,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加速了社会的分化。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资本的力量开始显现。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渐成为新的贵族,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旧制度下的权贵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意大利垄断了欧洲的商业市场,成为欧洲经济贸易的掌控者。其他欧洲列强虎视眈眈,纷纷以不同的形式进入,分取利益。资产阶级迫于形势,以人文主义为指导,统一大众的思想和行为。

    (二)多民族的进入,汇聚了欧洲的先进文化。意大利吸纳了各方面的外来文化,诗人、哲学家、建筑师、印刷师、插图员和其它各种职业的工匠,又提升了意大利的文化和技术;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等,为文明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希腊雕塑被发掘、研究和整理,点燃了文明的导火索。意大利原本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交汇的中心,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几世纪以来一直是欧洲的文明中心。同时,意大利还是东方文明进入欧洲的窗口,东方文化的精髓在欧洲被接纳和吸收,始终处于文明进程的最前沿。

    (三)政治的动荡,是文艺思潮的契机。1921年至1906年十字军八次东征威尼斯,拜占庭帝国灭亡,艺术家、学者带着书籍、希腊艺术品逃往佛罗伦萨城。政治动荡使百姓长期处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之中,需要精神的慰藉和灵魂的安慰。思想的严重分化,于国家的统一不利。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第奇家族出于政治的需要,重用人文主义者,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各种政治势力争相效仿、笼络民心。到了15世纪50年代,在各种因素共同的积极推动下,文艺复兴运动形成。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与中世纪旧体制的较量,以恢复被宗教所扼杀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为口号,以尊重人性、尊重自然、尊重科学文化为导向,所掀起的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

    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传统

    (一)解放人性思想是宗教改革的目标 。在中世纪神学里,两种新旧思想的斗争一直存在着:人是被动做上帝的羔羊,还是可以有主动追求上帝的能力。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其目的只是希望“发掘忏悔圣礼的真理”,反对教堂发行“赎罪券”替代忏悔之道,倡导人人都是教士、是自由的主人翁、取消教会。这种革命性的行为刺痛了教会的权贵,带动了宗教改革。其结果是,宗教人学思想得到了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秉承尊重人性、解放人性的思想,和中世纪倡导的宗教神学中的人学思想一脉相承。路德的主要思想是上帝在心中,每个人可以凭借内心的力量追求上帝,强调人内心精神的强大,这就是人学思想,文艺复兴思想的人本主义就是继承这种思想文化来源。

    (二)延续并发展中世纪绘画的传统。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仍未摆脱中世纪宗教画图式传统的影响,人物形象是单一的圣经中形象,呆板而毫无表情;不在意人物的真实结构,而按照地位的尊卑定人物的大小比例,缺乏明暗对比和立体感。这种平面化的手法和人物排列顺序与中国或者日本的人物画类似。这一时期风俗画得到发展,作品描绘具有公共性、宏大的和荣誉感的场景。这是从中世纪哥特式绘画演化出来的,扩充了表现内容。至15、16世纪,由教皇与统治者这样的少数资助人发展成各级政府机构与公会竞相赞助画家从事公共艺术的创作,成为一种盛况,以装点教堂和广场、宣扬权势、歌功颂德为目的,极大地推动了文艺复兴的艺术发展。

    (三)回归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的宗旨 。当日耳曼人攻占了拜占庭之后,大量的学者逃亡意大利,将古希腊的文化典籍一并带回,受柏拉图、亚里土多德等人的思想启发,尊重自然和科学。意大利的艺术家发现了透视学原理,并且使之自觉地成为了意大利画家研究自然、模仿自然的一种“思维方式”;其次,古希腊人在雕塑中尊崇的“古典美”的理想典范,也是意大利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要表现的艺术法则。和谐、静穆成为意大利人美的理想。

    参考文献:

    [1]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玛格丽特·L·金.欧洲文艺复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彼得·伯克.意大利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