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寻子:跨越72年的重逢
李嵱
2014年5月,96岁乐山籍抗战老兵通过微博寻亲,找到分离72年的儿子。
一路兼程从乐山赶往中缅边境的半个山村的杨云清,难以想象72年前,父亲是以怎样的心情告别亲人,离开家乡?又是什么原因让他再也没能回到故土?
跨越72年的父子重逢,有圆梦的喜悦,也有无法填满的缺憾。
72年后,当志愿者游小玲和谢家俊根据云南志愿者提供的信息,辗转打听,找到老兵杨友富的儿子时,这位73岁的老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父亲还活着。
游小玲告诉他:“你的父亲现在还在,他在寻找你。”杨云清一时怔在那儿,喃喃自语:“老汉还在。”(老汉是乐山称呼爸爸的土话。)
自从1942年踏上滇西抗日战场,杨友富便留在滇缅边境,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夹江。2014年5月4日 ,这位96岁高龄的原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新33师97团老兵,通过云南志愿者和家乡志愿者的爱心接力,终于找到了分离72年的亲人。
5月12日,杨云清从四川乐山辗转昆明、临沧、乘车到镇康县,再搭面包车行走颠簸山路,终于抵达中缅边境的半个山村,来到96岁的老父亲面前,实现了跨越72年的重逢。
寻亲“接力”
72年后,风烛残年的老兵杨友富面对来访的志愿者道出自己埋藏已久的心愿:“我想找我的儿子,看看他还在不在?”
2014年4月底,云南志愿者走访流落在中缅边境的老兵杨友富。老人居住的村子叫半个山村,位于中缅边境临沧市镇康县勐捧镇,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志愿者骑摩托车赶到村子时已是傍晚,村里停电了,黑黢黢的。杨友富简短地介绍了自己的抗战经历后,向志愿者吐露出寻子的心愿。
暮色深沉,流落边境的老兵心底的那一声呼唤让志愿者难以释怀。
5月3日,云南志愿者武思琪(新浪微博名@阿琪啊)在微博中发出了一条寻亲信息,他写道:“原国民革命军新33师97团老兵杨友富,祖籍四川夹江县房修公社顺河大队,1918年8月出生,1942年从军到云南耿马同日军作战,现居云南临沧半个山村,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未回老家…… ”微博中还提到,“老人当年从军抗战时,乐山的儿子杨云清还不到1岁,如今老人甚是思念亲人,希望能找到相见。”
这条微博迅速引起网友关注,大家纷纷转发、评论,希望能通过爱心“接力”,帮助这位老兵寻找到分离72年的家人。四川抗日老兵救助会也把消息转发到QQ群里 ,通过QQ网友扩散。
长期从事关爱抗日老兵的乐山志愿者游小玲对 “乐山”、“远征军老兵”、“云南”、“96岁”、“耿马作战”这些词十分敏感。她看到这条微博后,给志愿者谢家俊打电话,两人立即行动起来,希望能帮这位乐山籍老兵找到儿子,实现心愿。
“根据对方提供的资料查询,发现夹江并没有‘房修公社顺河大队这个地方。”游小玲告诉记者,云南话“云”和“永”不分,志愿者一开始提供的名字是“杨永清”,这让他们的寻找颇费了一些周折。
第二天,经过多方打听,他们得知杨友富口中的“房修公社顺河大队”如今早已改名为“顺河乡龙兴村”。他们四处查询龙兴村的电话, 终于联系上了村干部,从村干部口中得知该村确实有一个名叫杨云清的老人,父亲70多年前当兵,上了战场抗日便再也没有回来。
当天下午3点,游小玲、谢家俊二人和一位夹江县电视台记者便前往顺河乡龙兴村实地核对。在村支书的引领下,他们终于找到了杨云清。通过详细询问、了解,确信他就是老兵要找的儿子,游小玲和谢家俊兴奋不已,马上为老兵与儿子现场连线。
电话拨通了,73岁的儿子杨云清却在电话这头哽住了,游小玲在边上教他:你喊他爸爸,爸爸。哽咽了两分钟,杨云清才喊出这个久违的称呼—“爸爸!”几十秒后,电话那头传来老父亲激动的声音,一连几声应答:“唉!唉!”
父亲在电话中问儿子:“你是云清啊?你身体好吗?”儿子答道:“还行,还行。我在这边子孙满堂了。”杨云清在电话中承诺一定带上家人,前往云南与父亲见面。
提起父子相认的那一幕,游小玲至今感叹唏嘘,百感交集。“我当时讲不出来,眼泪忍不住就往下掉。我第一时间完成了两位老人时隔72年的第一次通话。”
父子重逢
第二天早上6点多,杨友富就让孙子给四川的儿子杨云清打电话,电话里,老人急切地问儿子:你什么时候来云南看我?
5月12日下午两点半,在乐山抗战远征军联络小组以及乐山本地企业家的资助下,杨云清踏上了开往昆明的K113次列车。“我一直以为他已经不在人世了,这次听到消息后,很惊讶、很高兴!”杨云清说。
老兵杨友富所在的临沧市勐捧镇半个山村位置偏僻,与缅甸接壤,离昆明有600多公里。杨云清一家人抵达昆明后转车前往临沧市镇康县,当他们赶到家时,已经是14日凌晨2点多。
杨友富一直坐在门口的屋檐下等待,身边围满了现在的家人。杨云清的一声呼唤:“老汉,我来看你了!”让杨友富抹起了眼泪。他从椅子上站起,紧走两步握住儿子的手。
与杨云清一同前往的是他的一儿两女、孙女、 孙女婿,一家六口。“我爸说这是大事,喊我们都要去。”父亲和爷爷重逢的那一幕让儿子杨培全难以忘怀。
70多年过去了,杨友富不知道儿子的模样,却一直记得儿子手指曾受过伤。杨友富捧起儿子的左手,看到残疾了的中指,一把抱住杨云清,口中念道:“这是我的儿啊!真的是你哇!这个指头是你还不到1岁的时候斩断的。”随即,父子俩相拥而泣。
5月15日,96岁的抗战老兵杨友富摆下酒席,庆祝这次久别重逢。一些在外打工的孙辈们,陆续赶回半个山村。来自四川家乡的记者为他们拍下了一张珍贵的全家福。
这个背靠半边山,家家都在半山腰上的村子,有200多户人家,很多村民这才知道杨友富这段让人感叹的过去。
沧桑岁月
72年岁月阻隔,多少沧桑,多少无奈。
1942年春,杨友富被抓壮丁,加入中国远征军,前往云南前线。走的时候,儿子杨云清不到1岁,家里的新房刚盖到一半。
“爷爷奶奶跟我说,爸爸当年被抓壮丁时正在家里炒花生,说第二天赶峨眉场的时候要拿去卖。”通过爷爷奶奶的描述,杨云清得知父亲上战场前一边务农一边做生意,炒一些花生等小货在峨眉、 夹江等地贩卖。杨友富走后第二年,其妻改嫁离家,爷爷奶奶将杨云清拉扯大,一家人再也没有见过杨友富。
1942年,杨友富赶往缅甸抗击日本鬼子。当年的中缅边界一带全是原始森林,没什么路。他靠一双腿,和大部队从四川走到了云南中缅边境。从菜籽花开的时候离家,直到端午节前后,历经艰辛的杨友富才走到指定战场。奶奶惦记生死不明的儿子,每年油菜花开的时节,精神就受一次痛苦的折磨,家乡人都说,奶奶是想儿子想疯了。
杨友富是通信兵,当时被安排到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地处临沧市西南部)作战,给部队运送过衣服大米,和日本兵狭路相逢,拔枪对射过,也被炮弹炸晕过……将日军击退后,部队便驻守在耿马边界处,防止日军再次进攻。
1944年,杨友富与几名战友流落到中缅边境的这个村庄,当年的勐捧镇半个山村,几乎与世隔绝,连路都没有。为何不回四川与家人团圆?个中缘由杨友富一直不愿提及。
“当年,他孤苦一个人来到我们这里,但如今已经儿孙满堂了。”同村的邝志明老人记得自己6岁那年,杨友富来到村上,说话口音和他们很不同,当时他从父亲手中抱起他说:“我在四川老家有个男娃儿,和你同岁,今年也该6岁了。”
后来,杨友富娶了村里的戴巧地,从此在这里落脚。如今,老人在云南的家庭已经有3个儿子3个女儿,已是四代同堂,人丁兴旺,四代人已经有整整50人。
“这么多年,父亲过得苦,一直忙到80岁忙不动了才停下来。”大女儿杨新果说,他们有6个兄弟姐妹,家里没多少地。因为太穷了,几个女儿都没读书,只有儿子读了小学和初中。好在父亲有编篾子的手艺,“全家就靠他编篾子换点钱。”
云南的儿女都知道乐山有座峨眉山,山下不远有个地方叫九里,杨友富以前就在那儿做生意。
上世纪70年代,杨友富按照记忆中的地址从云南写过信回夹江,杨云清才得知父亲在战后流落在了云南边境。当时杨云清的爷爷已经过世。
“爸爸在信里面提到自己还活着,说记得我的手指受伤,问我妈妈情况怎么样。”收到信件,不怎么识字的杨云清专程托人写了回信,讲述家中情况。虽然与父亲取得了联系,但是由于家庭困难、山路不通等多种原因,双方并没有找到机会相见。“当时我要养一家人,每天忙着挣工分,生产队根本不让我走。”杨云清回忆道。
父亲听说儿子添了女儿,还寄了两双手工做的婴儿布鞋回来。而得知父亲惦记着老家的镰刀好用,杨云清也特意寄了10把过去。“当时一把镰刀也就一块钱,寄过去的运费就花了我十几块钱。”杨云清寄过去的镰刀,杨友富的云南家人一直用了十几年。
但是,在短暂的几次通信之后,由于地名更改等原因,他和父亲的联系又中断了。此后几十年,两地亲人都在努力尝试找到对方,却一次次失败。
上世纪80年代,杨云清让在云南当兵的邻居帮忙打听父亲下落。但是,他只知道父亲在镇康县,镇康那么大去哪里找?从那以后,杨云清提父亲的时候就越来越少。这几年偶尔提起,也只是会感叹,“恐怕已经不在了吧”。
父亲杨友富也从没有放弃寻找乐山的儿子。上世纪90年代,老人十分希望能再次联系上乐山的亲人,他不断让自己的晚辈写信到乐山。“地址变了,每次寄出去都会被退回来……”孙子杨文兵说,直到2012年春节,爷爷还让自己朝“房修公社顺河大队”这个地址写信。
“爷爷让我在那封信里提到自己还活着,问四川大伯这边家人还在不在,还在信里写了我们家里人的名字 ,留下每个人的电话号码。”杨文兵说,爷爷担心老家的儿子没法及时联系上自己,所以把家中十来个人的名字全部写了上去,“他说,万一老家这边打电话过来,这个的电话打不通,可以换个人再打。”
但是,这封信依然没能寄到,老人便不再让子孙们朝乐山写信了,只是偶尔会念叨,说老家的房子地势低,担心儿子一家涨水的时候被水淹到了。
不平静的两天
四川儿子的到来,让杨友富显得很激动。他让儿子把床支在自己床边,每天晚上两人还要摆摆龙门阵。
让杨云清遗憾的是,刚开始,父亲浓重的云南口音他根本听不懂,他的乐山话父亲也听不懂,大多时候是各说各的,甚至要找家人做翻译,而且要靠近老父亲耳朵大声说话才行。更多的时候,父子俩是拉着手用眼神在交流。在云南生活了72年的父亲,饮食、口音、生活习惯等都已经彻底云南化。“他听不懂我说啥子,我也听不懂他说啥子。”杨云清说。
慢慢地,聊起家乡顺河大队时,父亲的记忆之门好像突然打开了。他拉着儿子的手,不断询问老家情况。
“父亲常说到想回四川看看,但以前家里太穷了,就没考虑这事。等有条件可以出去了,父亲却又老了,身体不好走不动了。”杨友富云南的儿子杨新贵说。
大约80岁后,杨友富就再也没出过村子,以前也只去过勐捧镇,连县城南伞镇都没去过。这么多年,杨友富过着寡淡简单的生活,顶多就是到附近村寨走走,因为这些地方有他的几个好朋友。
不平静的两天之后,杨友富抹着眼泪送别儿子返回四川。
“老汉,我走了哦!你保重身体,我会再来看你的哦!”杨云清背上背包,用双手紧紧搂住父亲的头,脸贴着脸和父亲道别。杨友富浊泪满面,几次用手抹去脸上的眼泪。“舍不得你走,我回不去了!”“还要来看我。下次把孙子带来看我!”听到老父亲的话,杨云清连连点头。
替爷爷回家看看
找到70多年未见的父亲,一家人赴云南与亲人团聚,带云南的亲人回老家寻根……对于杨云清而言,这短短半个月充满了惊喜、激动与难忘。
5月18日中午,当游小玲、谢家俊一行,再次来到夹江县顺河乡龙兴村杨云清的家中时,看到的是两地亲戚团聚的热闹景象。宽敞的小院里摆上了两张大圆桌,闻讯而来的亲戚们正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厨房里,杨云清的家人忙着准备午餐,招待远道而来的云南亲戚……
在与父亲杨友富短暂相聚两天之后,杨云清一家回到夹江县顺河乡家中。与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父亲在云南的三儿子杨新贵、孙女杨文会、孙子杨文兵。这也是他们最远的一次出门。
“爷爷对叔叔们说,那是你们的老家,也是我们全家人的根。”杨文兵说,爷爷当年到云南就靠一双脚走去的,他知道这段距离有多远。临走前,爷爷拉着他叮嘱:“阿佬(勐捧当地对小孙子的称呼)啊,夹江很远很远的,我回不去了,你们过去要慢一点啊!”
“我们这一趟来乐山就是为了寻根,走走亲戚 ,替爷爷回老家看看,我们也熟悉熟悉,知道在哪里,以后来往就更方便了。”杨文兵说。
当年杨友富住过的老屋,早已不见痕迹,旧址上重新盖起了小楼。惟有屋后的一大片竹林依然茂密。杨友富就是在老家学会的编竹篾子。靠这门手艺,在云南将6个孩子拉扯大。
“我们当地以前没有这种编篾子的技术,是我爸爸把这技术带过去的,连我们也跟着学会编了。”杨新贵从小就看着父亲没日没夜地砍竹子、编篾子,手上全是老茧。“编一个晒垫要花两天时间。每次赶场那天,天还没亮,他就背着几十斤重的各种篾子制品,走山路到30多里外的镇上去卖。每次走到镇上要4个钟头,卖一个晒垫才几毛钱。”
来到爷爷的家乡,年轻的杨文兵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这边土地肥,蔬菜长得好,我们那边一斤黄瓜要卖四五块,这边便宜得多。”“我们那里一天吃两顿饭,这边一天三顿。”“爷爷以前就说老家靠着河、不缺水,我们那边就缺水呢。”
从房前屋后的菜地到旁边的青衣江,从大伯杨云清现在的房子到以前老宅的旧址,杨文兵都用手机拍了下来。
在老屋背后的竹林里,杨文兵用纸包了一捧泥土,大伯杨云清用瓶子从老屋旁的压井里装了些井水带给老父亲。杨文兵说,爷爷没法回老家了,他要把老家的水和泥土带回云南给爷爷看看,将泥土洒在院子里,跟当地的泥土混在一起。
(本文图片由乐山志愿者游小玲提供,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