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感 动感 美感 质感

于玲
摘要:《大河之舞》是爱尔兰风格的踢踏舞,是一部叙述爱尔兰祖先与大自然抗争,以及经历战争、饥荒等种种苦难后流离失所,重建家园的长篇血泪史诗。本文从力感、动感、质感、美感等四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深刻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大河之舞 力感 动感 美感 质感 审美
“河”象征着一个民族的渊源和力量,具有包容一切的意境。被称为爱尔兰国宝的大型踢踏舞剧《大河之舞》,看过它的人对其丰富的艺术元素和特殊的表达方式所震撼,这种无比的震撼是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在踢踏舞剧中的“河”也同样象征着爱尔兰民族文化的融合,展现了爱尔兰民族舞蹈的精髓所在。同时还展现出对爱尔兰民族变迁的包容,对外来文明冲击的包容。《大河之舞》具有一定的民族底蕴,它的主题既来源于历史又与自然紧密相连,深刻地揭示了它博大又浑厚的内涵。历史宛如一条波涛汹涌的长河,它滔滔不绝地传承着智慧、勇气、生命与爱,是对一个民族文化融合做出的反映。本文将从力感、动感、美感和质感这四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
一、力感
力感所创造的舞蹈意象是借助于人们的联想和想象而被间接感知的。在《大河之舞》这部作品中,力感的表现并不是表演者舞步上单纯出现的强与弱,轻与重。在我们看来虽然都是几种相互作用的力,但也正是凭借着这些力在这部作品中才更能突显出舞蹈中的上举、前进、退缩或减弱。我们看到的这些力是为知觉而创造的,因而也是专门为知觉而存在的。在整部作品中,无论是单人舞、双人舞还是气势恢宏的整齐划一的大群舞,他们表现的力感是使作品活跃起来的力,是集聚的力,表演者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要创造出一个能够使我们真实地看到内在的东西。在《大河之舞》舞蹈动作上,能够表情达意功能称为“力效”,不同的“力效”和不同的形式相结合,能产生各种有意味的形式,这时,舞蹈动作就成了情感和思想的载体,它能使不可感知的思想和情感成为可感知的舞蹈艺术形象。
二、动感
“动”是物质存在的状态,艺术舞蹈上的动感其实就是要给艺术形象表现出一个活动的神态,作为动感视觉形象实实在在地呈现于人们的感官,供人们直接感受和欣赏。《大河之舞》是把爱尔兰舞蹈、音乐与歌剧融为一体,以传统爱尔兰民族特色的踢踏舞为主轴,吸纳了热情奔放的西班牙弗拉明戈舞,并吸取古典芭蕾与现代舞蹈的精髓。它对意境是十分讲究的,踢踏舞步与优美舞姿同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景”与“情”的交融,“境”与“意”的结合,且是形式性很强的艺术,例最扣人心弦的整齐划一的大,气势如虹,像潮水一般冲击着人们的视线和心灵。他们的舞步整齐,抬脚投足间整齐一致,没有丝毫差错。尤其是急快的节奏,如万马奔腾,然而就是那么急骤的旋律,却当鞋落在地板时发出的声音又如同一个整体。这种通过动态的人体来抒情达意,既直观又富有审美价值。这样单纯的舞蹈和节奏,使人激情燃烧,会突然像一个返璞归真的孩童,迷失在一种原始而真实的初始情感中,让你完全融入在里面,有种与之共舞的冲动。故情要真,意要深,只有情真意深,形象才会生动、丰满,作品的哲理品格也会透过情节自然的浮现出来,如果不生动,无变化,不新颖,平淡无奇,那么就失去了它存在的艺术价值。
三、美感
正如马克思说:人的审美感官及其审美能力,“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所以审美能力是一种历史形成的文化积累。人们要通过自己的眼睛客观理智地看世界,而且还要带着感情的眼光看世界,这种感情的投入就是审美欣赏的第一个关键之点。
在《大河之舞》中,我们看到的美是舞蹈美、演员美、音乐美、场景美、情感美等一系列的美感,在作品本身,也在演员自身,亦在观众的感受中。当演出即将开场观众就被背景内容吸引,然后开始慢慢进入到产生美感的第一步即人的感官对审美对象感知。接着经历把握形象——感受作品——体验作品——理解作品这一美感的过程。在欣赏这部作品时,由于是一部精彩的舞作,里面融入了踢踏舞、弗朗明戈舞以及吸取古典芭蕾与现代舞蹈精髓的舞蹈,这就要求欣赏者需要对作品有足够的了解,并展开想象,进行再创造,进而领会意象,这样才能获得美感。要在欣赏中构成一个“形、意、情”三者沟通的桥梁,将舞者的表层舞蹈动态深入到生动的舞蹈意境之中,使“境”感受“情”,做到“形”与“神”、“情”与“景”的有机统一,营造美的意境。
四、质感
在舞台上,色彩、形状、声音、音乐也是创造意境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这正是所强调的“质感”;在舞蹈上,质感是舞蹈中动作的流畅程度和完成舞蹈动作的质量;在造型上,质感是把对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把握的真实感称为质感;在美学上,质感可以是创造意境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段,它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作品,比如用灯光、声音、形状等的不断变化来表现当时所表达的感情。
在《大河之舞》中,灯光处理别具一格,以大河的蓝色为主体基调,运用强弱和深浅加强层次柔和而不失风趣,凸现了大河文明的气势,给人一种犹如置身于天空或是大海怀抱中的感觉,不仅亲切而且舒适还给人明快的视觉感受。随情节辅之以火红、眩白、灰绿等灯光,加重了剧情的意指效果,配合舞台背后多媒体展示的日月星辰、河流山川、村庄农庄等景色,既打造了舞台特色又方便观众了解舞蹈的文化背景,有一种生命气息的跳跃之感。舞美对阶梯的设计可谓别具匠心,使得舞者可以通过梯队造型的变化在有限的表演空间内充分表现舞蹈的穿透力和震撼力。《大河之舞》的音效完全和舞步融入在一起,爱尔兰管弦乐团激情的现场演奏,悠扬苍凉的爱尔兰风笛延续着古老的情怀,激扬的小提琴挑动着每一根敏感的心弦,让人不可抑止的淹没在爱尔兰式的感伤和悸动之中。还有那行云流水般的,如同天籁之音的人声吟唱,成为演出的点睛之笔,给人耳目一新,就像春寒的清晨那发凉的空气,可以涤清一切尘世的芜杂与烦扰。
五、结语
《大河之舞》堪称是一场力感、动感、美感与质感兼具的百老汇音乐歌舞盛宴。现代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说:“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整个人类的感情”。在这部气势磅礴的爱尔兰踢踏舞中,真正受感动的不是高难的动作、漂亮的服装或者道具的神奇运用等这些外部的物质形态,而是这些外部形态所负载的情感的意境。这种意境以整体探索、整体品察、整体把握为背景,当与观众的心灵开始发生碰撞时,就会产生一种将哲理与情感融为一体的艺术,通过舞者的表现会更能将作品展现的淋漓尽致,完美无瑕。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