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消费脱贫”的可行性思考

    欧阳和德+邓恢萌

    2015年6月,江西省精准扶贫推进大会在吉安县召开,省委书记强卫书记提出了“在三年内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掀起了新一轮精准扶贫高潮。然而,衡量是否贫困的标准,却不只是收入水平。按照国际扶贫标准:收入在贫困线以上但消费水平低于贫困线的贫困人口视作“消费贫困”。因此,提升农村人口消费水平,实现贫困县“消费脱贫”也应是扶贫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吉安县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近年来,随着吉安县扶贫攻坚深入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消费水平逐年增加,消费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整体消费结构从简单结构发展到复杂多元结构,不断合理化、高级化。但局部仍存在生存型消费占比过高的情况。

    1、人均收支增幅加大,部分人口消费仍然滞后。

    据吉安县城乡住户一体化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吉安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233.7元,增幅为15.7%。同期人均生活消费5507元,增幅高达16.1% 。综观全县农村居民收支情况发展良好,但部分居民收支不协调情况仍旧存在。

    如桐坪镇臻源村某住户情况:该户全年人均可支配7039.75元,趋近于全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但其消费支出仅1109元,消费率为15.7%,甚至远未达到人均现金消费支出3286元的贫困人口消费标准线。在远离县城的边远山区,消费率偏低,生活现金消费支出在贫困人口标准线下的住户却非个例。

    从上表可见,在农村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推动下,吉安县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在满足传统消费的基础上,消费领域不断拓宽,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居住(包括购买家居用品、水电等,但不包括建房支出)支出比重上升更可见吉安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个体消费以生存型消费为主的现象依然存在。如下表图示:该住户除食品、衣着、教育(幼儿就读杂费)及医疗等生存必须支出外,其余现金消费支出几可忽略不计。

    二、当前制约农村人口消费发展的主要问题。

    当前影响吉安县农民消费水平快速提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长期历史积贫,贫困人口“缺钱花”

    由于人口结构和劳动力素质等问题在短期内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使得传统的贫困者依然贫困。在扶贫政策以及政府实施托底、保底扶贫的情况下,有部分贫困人口能暂时达到脱贫的收入线。但是仅凭保底扶贫收入刺激消费显然不够,贫困人口还有很大的隐性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在走访中,登龙乡某村有位老人跟笔者讲述:“我自家种了蔬菜,国家一个月给我一百元,一个月买两次肉,偶尔上小诊所买点药,就没钱了。”

    2、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农民有钱“不敢花”

    近几年,吉安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养老、医疗、教育仍然是农民较大负担。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存钱养老、存钱防病的思想在农民中还普遍存在。据问卷调查显示,七成左右农户每年储蓄高达2万以上,占年收入30%以上。其中有一半以上农户存钱是处于养老、防病考虑。

    3、市场消费条件滞后,农民有钱“花不了”

    近年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虽有改善,但交通不畅、电视信号覆盖率低等问题,从客观上增加了农民的消费成本,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调查中,也有村民表达过强烈的家电设施现代化意愿,但是一来村里电压不稳,供不起空调等大功率电器;二来自然村互联网网络覆盖率还是较低,电脑无法联网;另外管道用水普及率不到50%,没有自来水的洗衣机可使用的功能只能脱水。同时,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信息不灵、售后服务跟不上等,也是相关的消费不能得到有效启动的制约因素。

    4、农民消费观念陈旧,传统消费模式还在延续

    长期的自然经济,弱质农业的土壤培养了农民相对保守陈旧的观念,开成了“盖房、买地、娶媳妇”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消费模式。捂紧钱罐子的消费习惯导致农村消费领域不宽,消费层次不高。在走访中,永和镇超果村周大爷向笔者抱怨:“我家老太婆,抠门。钱全放银行存起来。她自己卖菜钱不算,光女儿给的钱一年至少要存两万。我要换个大彩电,硬说没钱。”“温饱知足,聚财预后”的周大娘只是千千万万个农村家庭主妇的一个典型代表,存钱给儿子、甚至孙子结婚和建房是她们的主要储蓄目标。

    三、促进农村人口“消费脱贫”应对措施

    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响应习总书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小康进程中掉队”的号召,实现农村人口“消费脱贫”,充分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1、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让农村人口有钱花

    (1)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扶贫特色产业,重点扶持发展井冈蜜柚、横江葡萄、高产油茶、大棚蔬菜、肉鸡、肉牛、肉猪、山羊、鹌鹑、火龙果、食用菌等扶贫主导产业。同时,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新型扶贫产业。(2)创新产业扶贫到户精准模式。在贫困户建档立卡基础上,以有发展能力和发展意愿的一般贫困户、贫困低保户为对象,开展精准扶贫新模式,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发展扶贫产业积极性,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2、扎实推进保障扶贫 ,让农村人口有钱大胆花

    (1)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让贫困户都能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保障其老有所养。(2)创新和优化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新农合补偿及医疗救助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同步结算。对患重大疾病的贫困户实行免费定额救治,减少因病致贫或返贫现象发生。(3)积极推进“救急难”工作,对因病、因意外伤害、因突发事件等特殊原因导致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家庭实施临时救助,并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扶持救助力度,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3、扎实推进设施扶贫,打造优质农村生活消费环境

    科学规划农村设施建设。根据各村发展情况,科学安排,分类指导,合理布局,统筹推进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改善贫困群众人居环境。(2)按照客运网络化建设要求,逐步提升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水泥路等级,形成全县乡村比较完备的交通网,全面提升公路服务水平。(3)加快实施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解决农村电网电压低问题,满足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4)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高宽带用户普及率并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

    4、创新贫困人口消费观,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着力引导农民破除小农意识,激发农民通过勤苦致富,换取生活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拓宽消费领域。同时,要着重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大科技、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非商品性消费,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档次。在更新农民消费观念的基础上,还要发展农村的消费信用,改变传统的积累型支付方式,重点扩大住房、农用车、大型家电、农机产品等市场,实现从滞后型消费转为适当超前消费,将潜在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

    [作者简介]

    欧阳和德,吉安县扶贫办;邓恢萌,国家统计局吉安县调查队。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