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张广伦
摘要:雏鹅是肉鹅养殖的基础,要做好育雏鹅的饲养管理工作,包括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如育雏室的准备,选择合适的育雏方式,做好进雏前的预温工作。要加强雏鹅的饲养管理工作,适时的开饮和开食,开食料的选择要注意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给育雏鹅提供一个舒适的养殖环境,控制好育雏室的温度、相对湿度、饲养密度,做好通风换气的工作,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加强消毒和免疫工作,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育雏鹅;肉鹅;饲养管理;环境;防疫
中图分类号:S83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1-0028-02
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1?育雏室的准备
雏鹅养殖需要准备一个适宜的场所,育雏室要保持温暖、潮湿、清洁、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在育雏前需要将育雏室进行彻底的清扫,然后用清水进行冲洗,尤其要注意角落位置,然后再进行彻底的消毒,一般在进雏前5~7天进行消毒,消毒药剂一般使用20%的百毒杀或者是2%的烧碱,另外,育雏用的料槽、水槽以及工具等也要使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再消毒。
1.2?选择合适的育雏方式
合适的育雏方式才可饲养好育雏鹅,因此,要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合适的饲养方式要做到易于通风、添水和加料方便,并且方便粪便的清理,常用的饲养方式主要有地面平育和网上育雏,具体选择何种育雏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其中网上育雏方式是支起一个距离地面60 cm左右的床,在上面铺上塑料底网,网孔的大小不宜过大,保证雏鹅在上面自由活动即可,在网的另一面有通道,以便于加水和添料,这种育雏方式便于管理,劳动强度不大,并且雏鹅与粪污接触的机会较少,可以减少疾病的感染,各养殖场使用的情况较多。
1.3?预温
雏鹅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刚出壳的雏鹅,因其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差,如果育雏室的温度过低,则会造成雏鹅患病,因此,在进雏鹅前4 h左右,要对育雏室进行预温,将温度调升到33℃左右,在地面或者网上平铺一层干燥的垫草,在育雏室内挂一个温度计,观察舍内昼夜温差的变化,保持育雏室内适宜的温度。
2?雏鹅的饲养管理要点
2.1?开饮和开食
在育雏初期应实施舍饲,然后再逐步的向放牧饲养过渡,舍饲饲养主要是喂草、喂料和喂水,促进育雏鹅初期的生长发育,在饲喂时要精心,首先要做好育雏鹅的开饮和开食工作,要先开饮再开食。开饮即饮水,雛鹅从孵化场运来时遭遇了较强的应激反应,在入舍后需要稍做休息后再喂水,喂的水中最好含有葡萄糖等电解质,有利于提高雏鹅的成活率,以后则可以正常的饮用普通的水,必要时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电解多维,预防疾病的发生。开食一般在雏鹅出壳后的2~3天进行,因雏鹅的发育还不完全,并且鹅对于饲料的贮存量少,因此,开食时要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饲料,一般使用全价料或者青绿饲料。开食的方法是在最初给料时以少量勤添的方式投喂,目的是让雏鹅学会吃料,并且让雏鹅形成一个条件反射,让其听到呼唤声即来吃料。等雏鹅适应后即可以使用料槽饲喂,每天可以饲喂8~10次,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的减少饲喂次数到每天3~4次。对于3日龄以上的鹅可以饲喂一些青绿饲料,饲喂前需要进行切碎处理,还要保证饲料新鲜,最好现喂现用现切,不宜存放过久,否则会造成饲料的浪费。在雏鹅阶段也需要根据其营养的需求更换几次饲料,换料时要逐渐的变化,以免产生换料应激,并且在饲喂时要先青后精,由小料转变为中料,再由中料转变为大料,逐渐的完成。在喂料时,如果发现体质较差、精神不佳的雏鹅要及时的挑出,进行单独饲养。
2.2?环境管理
保持育雏室适宜的环境,首先要保持适宜的温度,雏鹅对温度的表现较为敏感,不同的温度,育雏效果也不同,在育雏前7天对温度的要求较高,保持在30~34℃,以后则以每周2~3℃的幅度下降,直到第四周结束。在育雏的过程中还要根据雏鹅对温度的不同反应进行不断的调整,一般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雏鹅在舍内分布均匀、呼吸平和、睡眠安静,如果温度过高,则雏鹅饮水量增加,张口呼吸,双翅张开,如果温度过低,则雏鹅会相互拥挤取暖,还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挤死、压死的较多。因此,在调节育雏室温度时不但要依据温度计上的温度,还要依据雏鹅的实际表现。
做好防潮的工作,潮湿对于育雏鹅的影响很大,如果相对湿度过大,温度过低,则会引起雏鹅感冒和下痢,如果相对湿度高,温度也高,则会引起雏鹅食欲下降,发生中暑,还易造成舍内病原菌大量的滋生与繁殖,导致雏鹅的发病率增加,因此,育雏室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保持室内的相对湿度在65%左右,合理的用水,注意保持舍内地面干燥。
需要保持育雏舍的环境卫生,及时的清理粪污,定期的进行消毒,做好育雏室的通风换气工作,但是要解决好通风与保温之间的关系,通风的同时还要保持舍内适宜的温度。控制好育雏室的饲养密度,饲养密度与雏鹅的运动、舍内的温度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影响着雏鹅的成活率和生产性能,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则会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密度过小,则会降低育雏室的利用率,一般合理饲养密度为10~25只/m2。
2.3?防疫工作
在正式育雏前要对鹅群进行合理的分群,根据雏鹅的大小、性别、体质强弱等进行分群,并在日常的管理中,如果发现有体重较轻、体质较差、有异常的雏鹅及时的挑出单独饲养,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鹅舍、用具、设施等要定期的消毒,对待雏鹅要精心的管理,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