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电视系列报道新探

蔡磊平
摘要:系列报道具有形式多样、气势恢宏等特点,因而一直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快速增长,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传统媒体受到很大的冲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使得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得以最大化,本文以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节目为例,旨在探索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系列报道创新发展。
关键词:系列报道 电视媒体 《大国工匠》
我国最早的“系列报道”的出现是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在建国35周年之际,推出了系列报道《辉煌的成就》,开创了系列报道的先河。系列报道具有形式多样、内容深刻等特点,具有强烈的舆论引导作用,因而备受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喜爱,可以说它是我国电视新闻界的创造。在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如何强化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备受关注。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同时迎合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中央电视台的《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做出了新的探索,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
2015年“五一”开始,央视综合新闻频道开始播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节目将镜头对准不同领域的匠人,用平实的视角向我们讲述了普通人的故事,着重展示了他们的职业技能,弘扬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节目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各方热议,成为社会关注的舆论焦点,成为了央视的一个品牌节目,其成功之处值得电视媒体借鉴。
主题鲜明,与时代相契合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思维非常重要。传统媒体要紧跟时代潮流,考虑受众需求,使节目更接地气,这就要求系列报道的主题与时代相契合。《大国工匠》的主题旨在弘扬“工匠精神”,向劳动者致敬。节目第一季选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播放,把握了时机。系列报道通常是围绕某一重大主题进行策划。“《大国工匠》的创作灵感,不是来自于通常主题报道策划会,而是来自记者和创业者的广泛交流,他们普遍反映,当今中国社会特别需要‘匠人精神”。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具有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肩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大国工匠》有利于引导公众对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认识。如何定位“大国工匠”,首先是行业的选择,在节目中报道的领域大多是中国制造呈现最高水平的行业。其次在人物的选取上是来自一线的技术工人,来自最基层的岗位,都身怀绝技。
“工匠精神”在上个世纪曾让日本、德国深受裨益,他们曾凭借日本制造、德国制造征服全世界,其依靠的就是精湛的技艺和优良的品质。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工”一直在社会生产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中从不乏智慧的结晶,“工匠精神”的传承也不曾缺席。《大国工匠》通过展示当代中国制造的顶尖行业,挖掘当代工人的“工匠精神”,将代表中国制造业的大国工程与最普通的一线工作者连接在一起,与时代相契合。
德技融合,讲好中国故事
在新媒体格局下,传播的界限逐渐被打破,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日渐深远。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正是当下中国主流媒体的重要责任。而好的故事渗透着人性美,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小见大。《大国工匠》每一季选取的报道对象都是来自最基层的一线工人,有钳工、焊工、车工等。他们最大的有六十多岁,最小的三十多岁,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进过名高中、名大学。但就是这一个个甘愿默默无闻的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他们正是凭借高超的技能和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态度打动了无数观众,被誉为“国宝级的工匠”。在他们身上深刻诠释着“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自身的职业态度融入到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上,个人的理想打上了中国梦的烙印。
在他们身上再现了中国强大复兴的缩影。在《大国工匠》第四季第八集《大任担当》中,钣金工王伟参与制造中国民用大飞机C919,他的经历颇具传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民用飞机生产线下线,风华正茂的王伟被迫离开飞机生产线,从事其他行业。在离开的时候王伟带走了一块废弃的金属板,白天工作晚上在厨房用木槌反复敲击这块金属板,因为他坚信中国迟早会重新制造大飞机,自己必须锻炼技艺。终于在2006年,中国重启民用大飞机项目,这是中国自主制造新一代大型喷气式飞机,王伟放弃了自己稳定的出租车司机工作,甘愿参与三个月的钣金工实习期生活。C919的舱门下部有一道轻微的弧线变化,这个变化肉眼看不出来。这是机械加工无法完成的,加工误差在0.25mm之内,而王伟将其控制在9丝级,也就是1毫米的9%,最终克服了各方的质疑。王伟的父亲曾参与“运十”飞机的制造,一家两代人可以说承载了中国自主制造民用大飞机的梦想,王伟在节目中说道“中国人托起中国大飞机的饭碗”,坚信中国大飞机会重新飞上蓝天。这种“小人物,大情怀”彰显了节目的魅力,多角度反映人物的真實面貌,引起了受众的情感共鸣。
讲真实的故事。在新媒体时代,强调故事的真实性至关重要,虚假信息的传播不仅会伤害受众的情感,更会损害媒体的公信力。《大国工匠》中的主人公都是普通人,在面对诱惑时他们也会心动。在第一季中给火箭关键部位焊接的中国第一人高凤林,在其工作的35年中曾有企业向他开出几倍工资外加北京两套住房的诱人条件。他表示自己也不是圣人也会心动,但是最终他却选择留了下来,因为民族自豪感是这些东西给不了的。孟剑锋作为一名錾刻工艺师,在2014年APEC会议上,由他錾刻的“和美”纯银丝巾作为国礼之一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在他从艺的二十年中,始终将诚实劳动内化于心。其中支撑果盘的4个中国结并没有要求手工制作,但他却坚持用银丝手工编织中国结,为此手上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水泡,隔天把水泡弄破继续编。在节目中孟剑锋轻松面对记者的采访,他的妻子却在一旁抹泪。他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却耐得住寂寞,始终不忘初心,一辈子坚持做好一件事。正是这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感动了观众,既有时代的高度又有现实的厚度。
整合传播,传播效果最大化
《大国工匠》除了第四季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之外,每期节目的时长为十分钟左右。从节目的编排到解说词都可以看出制作者的用心。“节目播出7分钟,拍摄素材5小时,采用量仅为2%;采访了主人公的五位同事,素材时长一个多小时,但在编辑过程中,反复琢磨比对,最终优选出15秒同期声,采用比例仅为千分之四”。
在注意力碎片化的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很快就会被湮没。主流媒体要发挥自己的舆论引导能力,必须与新媒体合作,优势互补,形成舆论合力。《大国工匠》在开播前、正式推出以及后期达到舆论高潮时都进行了很好的策划,利用微信、微博、客户端进行多方联动。在《大国工匠》第一季开播前,央视为节目的八位主人公推出了一款H5产品。这款产品以《大国工匠》在央视投放的宣传片的基础上,图文并茂,酷炫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受到网民的喜爱,纷纷评论、转发,很快在朋友圈刷屏。
央视新闻一则《向劳动者致敬!你愿意为这八双手致敬吗?》致敬的博文,引发了网民的广泛讨论,“阅读量当时高达675.5万次,转发超过1.8万次”。截至2017年8月5日,在新浪微博上,大国工匠的话题阅读量达到了3.2亿,9万网民发起了讨论。同时《大国工匠》制作团队也在微博上向网民征集牛人视频,寻找身边的大国工匠,并发起了对“工匠精神”的讨论。新媒体的运用,优化了《大国工匠》传播效果,提高了它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与受众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这样的系列报道更接地气,从群众中寻找主题,作品才更受群众的喜爱。主流媒体不能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当做一句口号,要落在实处,更要注意方式方法。传递正能量,肩负起时代的责任。(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BXW004)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栏目责编:吉 庆
参考文献:1.岳 群:《〈大国工匠〉,如何“聚人气,接地气”》,《新闻与写作》,2015(9)。
2.李嵬嵬:《用“匠心”打造“走心”节目》,《青年记者》,2016(6)。
3.张良君,贺从周,刘 阳:《提升电视主题报道舆论能力的新探索——以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节目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10)。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