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声音景观的应用性研究及其数字化表现

    冯曦 张晶晶

    

    摘 要:城市声音景观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和城市建设规划者的重视。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历来对城市声音景观研究的角度和方向,以南京为例,从多角度探讨城市声音景观的研究和开发范围,及其对城市独特文化保护性发掘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数字化条件下对城市声音景观开发的理论和应用。

    关键词:声音景观;南京;数字化

    1 城市声音景观与艺术形态的研究方向

    声音景观的概念及其与各学科间的交叉研究,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兴起并发展。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声音景观与城市设计规划、城市文化呈现与传承等方面的系列研究,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究其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1.1 声音景观与音响审美

    无论是古代城市还是现代化大都市,每个城市的声音景观除了自然景观声响外,都是由人类的起居、交通、劳作、文娱等活动产生的声音元素构成,这些人类活动产生的音响,一些具有共性,而另一些具有个性,这种个性包含了鲜明的地域特征。从审美角度出发,现代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表明,人的审美实现是外部事物的运动变化具体形态对人的心理内在运行及生理影响产生映射的结果。每一座现代城市的声音景观,都不乏其特殊的地理、历史和人文因素,也必然包含现代化、机械化、电子化声音的共性因素,因此其音响对每个身临其境的个体产生了一系列审美同构和对映效应,并由此产生基于该城市文化的独特声音印记。

    1.2 声音景观与都市文化空间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特有的文化空间,从声音景观视角来看,城市声音特征主要由表1所示种类的具体构成来表现。

    由此可见,城市声音景观渗透了都市文化空间的各方面,与该城市的地域特征息息相关,这些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形态的音响元素,直接构成了地区声音景观的重要部分。

    1.3 声音景观与城市景观设计

    从城市景观设计与规划的视角来看,传统思维较为重视视觉景观的设计,而声音景观的设计正逐步走入规划者的视野,这种思维的转变与视听联觉概念的兴起及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此类研究总体上有两个主要切入点,其一是对商业街区、休闲街区、市民广场等公共地带开展受众听觉喜好研究、声源种类及其产生的心理因素研究等,以提高城市街区空间的综合感官舒适度和视听多维艺术层次,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形象塑造提供策略方案;其二是对历史文化街区、著名景点进行地域历史文化声音景观再现与艺术化重塑,以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名片的打造为目的,增强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外延的说服力和对游客的文化吸引力。

    1.4 声音景观与声音生态学

    声音景观研究的先行者雷·默里·谢弗(R. Murray Schafer)较为崇尚声音的自然属性,认为原始的声音生态景观是和谐的美,而都市的喧嚣属于噪声污染,从根本上破坏了声音原始生态。而现代学者更多是从声音环境与声音事件的叠加角度,打破了谢弗关于声音生态学具有局限性的二元对立论调。从普通都市民众的视角来看,由于其长期生活在熟悉的城市,早已把都市特征的一切声响,包括噪音和人文音响,当成理所当然的声音生态环境并习惯于此。声音生态学正是要研究人类在熟悉和陌生的音响环境中的思维和心理生理表现特征。

    1.5 声音景观与历史、音乐人类学

    音乐人类学旨在研究民族音乐、地域音乐对当地人们文化与生活的影响,探究其内在机理与联系。而这又和当地历史文化密不可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音乐,包括民歌、戏曲和曲艺等形式,是构成当地特殊声音景观的必要元素。正如薛艺兵在《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地理学方法新探》一文中指出的,“声音景观概念所提供的学术理念,正是包含了音乐的地域环境、表演场合、唱奏行为等背景因素,音乐的体裁形式、形态特征、风格特色等聲音因素,以及音乐的社会功能、使用方式、文化含义等意义因素在内的文化整体观”。[1]

    我们需要用音乐人类学的思维,通过对当地流传的地方音乐来推导其历史声音景观,使用数字媒体等恰当的形式将其再现。这样的推演,有利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学术研究和景点应用的双重价值。

    1.6 声音景观与电子音乐

    电子音乐的内涵和外延在学术和娱乐等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界定,而城市声音景观作为具体存在的声音素材,不可避免地成了电子音乐这种抽象化、概念化、模糊化、拼贴化、随机化的艺术形式所重点关注的对象。从1973年诞生的首张以城市声音景观为素材的电子音乐作品专辑《The Vancouver Soundscape 1973》开始,此类作品的尝试越来越多样和广泛。如果说城市特征音响素材为电子音乐提供了上佳的元素,从相反角度来看,电子音乐这种数字化概念形式,也在技术上为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市声音景观提供了难得的艺术化再加工手段。经过艺术家的整理、修饰和创作,电子音乐使城市声音景观音响作为艺术作品,在脱离其自然属性的更高层面得以流传、研究和欣赏。

    2 南京城市声音景观构成及其地域特征研究方式

    2.1 知名历史景点声音景观特征

    南京作为历史文化悠久的历代都城,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大致可分为民国景点、明清景点、六朝景点、宗教景点。多数地标性历史景点也是自然景点,始终和山水园林融于一体。从历史景点可以联想到各个重要历史或文化事件:渡江战役与南京解放、南京大屠杀、民国成立、近代工业、太平天国、南京条约、红楼文化、郑和下西洋、明城墙修筑、三国吴文化、南北朝之南朝文化等。

    如上所述,众多历史题材对应景区的开发与保护,是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而存在的基石。基于上述景点的历史性声音景观的考证与推测性、抢救性、艺术再现性研究,并运用成果直接在原址再现声音景观,或将其作为城市形象宣传在公共场所通过多种媒体播放,在当今数字技术条件下,是积极的、可行的。

    2.2 日常公共场所声音景观特征

    人作为声音景观的感受主体,受到日常生活环境声音体验的制约和影响。通常人类个体的生活离不开城市街区、交通场所、集市等区域。从声音景观的角度来看,人们对某一城市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声音特征印象,主要通过公共场合喧哗的方言声、辅助交通信号声、公交地铁语音提示声、街头艺术表演声、商业活动声以及街头群众活动声等方面形成。这些城市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声音,却是每个城市独有的。从语言环境来说,世界每个国家的语言文化、语音语调全然不同,即使在国内也并非统一,甚至在国内粤语、吴语方言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公共语音提示包括普通话、英文及方言(或民族语言)三个版本。这些公共场所的声音形态是构成城市声音景观直接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这些声音景观,听者可以在不借助视觉的条件下,直接感受自身所处地理位置的人文环境特征。基于公共场所的声音特征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成果逐渐得到了重视和应用。

    2.3 地域性戏曲与音乐

    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地方戏曲、曲艺形式与民歌,也是构成城市独特声音景观的重要一环。这些声音景观一般出现在文艺演出、饭店茶馆、旅游景点等场所,偶尔也出现在街头卖艺声中。这些民间艺术对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的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调查研究,“南京市11个市辖区中有8个区分布有民间音乐资源,数量合计近45大项。其中歌舞音乐、民歌(以号子、小调为主)、说唱音乐数量在五类体裁中分别居于前列”。[2]其中较为知名的有曲艺类的南京白局、民族器乐类的金陵派古琴艺术、民歌类的六合鲜花调等。对民间艺术的抢救性扶持,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因此目前很容易找到这些民间艺术的嫡派传人。然而民间艺术融入城市声音景观的开发项目,目前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还是从名城建设与旅游资源挖掘的角度,对此都可以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3 面向未来的城市数字化声音景观特征设计理念与应用

    3.1 声音景观拼贴的拟像化趋向

    在数字化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视听一体化的虚拟现实,使得都市日常生活更具有拟像化含义。数字化的音视频拼贴,创造了一种文化模式,可以用虚拟的“音”来拼贴现实的“景”,也可以用屏幕构建数字媒体虚拟的“景”来拼贴真实城市环境声景。就好比漫步在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景点,映入眼帘的是古典的亭台楼阁、熙熙攘攘的游人以及营业的店铺,而听到的声音除了游客的喧闹外,更多的是店铺里为促销而播放的流行乐或电子乐,这种音乐就是一种拟像,对真实的风景视觉体验进行了拼贴和注解。有趣的是,这样的视听扭曲不对等的拼贴,可以完全被人接受而没有异议,甚至日常播放频率较高的音乐被大众戏称为“夫子庙庙歌”。

    3.2 傳统声音景观设计理念的新解

    在数字化条件下,对声音景观进行传统理念上的正设计、负设计及零设计变得更加可行。其一,声音景观视野下的正设计思维,是在现有景观的基础上添加有效的具有意义的音响效果。此举可以用于历史文化景观的修复性、回溯性、虚拟性再现。例如在南京宝船公园景观空间内植入郑和造船的声响和航海的音效,以打造生动的历史环境,引导游客产生场景联想。其二,负设计的意义在于,在现有声音景观条件下,人为地阻止一些声响的产生和传播,以达到突出重点声音景观或减少噪声污染的目的。比如在法规上禁止机动车在核心城区鸣笛,在高架路桥两侧添加隔音板,在景区周边种植茂密的植被等,以减少核心景观区周边的噪声污染,进而突出景区内的声音环境。另外,从景区内部角度出发,限制店铺使用大功率扩声设备进行商业促销宣传,规定合理的声级,也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声音景观的总体舒适度。而在重点声音景观塑造区域内外,可以使用数字屏进行文字或图片方式的提示和宣传,以提醒和阻止部分噪音的产生。其三,零设计则是注重不加修饰的、恰如其分的听觉表达,更加适用于较为庄重的场合。比如南京中山陵园景区,应以保持庄严肃穆的氛围为主;栖霞寺、毗卢寺等名刹,应重点保护其钟声、念经声、播放的佛教音乐等核心声音景观。

    3.3 声漫游的研究方法与设计理念

    声漫游是国际上声音景观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城市声音景观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强度和种类变化的研究。声漫游直接以人的自然行动为基础,采集、描述与总结城市不同方位声音景观给人的感受的数字化参量变化,为进一步改善城市声音人文环境提供重要的数字定量化的理论和数据支撑。对声漫游的典型应用可见于黄凌江、康健的《历史地段的声景——拉萨老城案例研究》一文,其研究方案之一是通过对拉萨老城区四个标志性地点的清晨、正午和黄昏的三个时段进行声压级连续采样,得到声音景观随时间变化而产生差异的峰值图以及造成每段峰值的代表性声音类别,进而从声压级变化的角度绘制出拉萨重点街区的声音景观变化地图。这种科学的数字化研究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南京核心城区的声音景观设计工程中,对何时、在何地、以何种方式、何种音量比例、听到哪种声音、产生何种感受进行定量分析与较精确的测定,进而利用上述正负零的设计理念增加或减少声音元素。

    3.4 地域性历史题材数字化全媒体艺术作品创作

    曾经,以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印象西湖”等大型多媒体实景剧目为代表的旅游级全媒体艺术产品风靡全国景区,各地效仿上马的项目不胜枚举。这些创作从客观上提升了大众对地域性旅游产品的艺术水准高度的要求,也展示出数字化多媒体技术下景观设计全新模式的魅力。

    对于江苏历史题材的管弦乐类多媒体艺术创作,艺术工作者们已经做了很多探索,譬如江苏省演艺集团主导创作出演的歌剧《运之河》《郑和》《鉴真东渡》以及《拉贝日记》等,都已成功在国内外上演。这些作品作为历史题材的新作,在管弦乐作品领域,客观上为南京城市声音景观设计构建提供了优秀的素材。与此同时,这些作品虽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但是使用了很多现代舞台布景道具设施,如果想要将其转化应用于城市声音景观的设计,还需针对特定的历史街区,选择合适的室外空间,并提供相应的多媒体媒介,提升现代化数字多媒体技术的集成度,以便和环境完美融合。

    南京作为古都和文化中心城市,从旅游开发视野和声音景观角度来看,还缺乏如“印象”系列的名片式实景多媒体艺术作品。在现代数字技术条件下,利用南京的历史积淀,尝试挖掘题材创新“印象南京”系列重点剧目的条件已经成熟。例如实景地点可选择中山陵、玄武湖、雨花台、夫子廟、总统府等著名景区,音乐元素方面可以使用传统交响乐、民乐与数字化电子音乐的结合以象征历史与时代的交融,在视觉设计上可以使用全息投影数字影像结合历史影像素材。这些探索将极大地提高南京城市视觉景观和声音景观的艺术层次。可喜的是,此类多媒体实景艺术创作的尝试已经在进行中。南京艺术学院作为知名综合性艺术学院,每年毕业季的520嘉年华室外实景展演已经形成不小的规模。而由庄曜教授负责音乐创作,于2017年国家公祭日期间在南京艺术学院露天上演的大型多媒体电子交响合唱《和平钟声》是南京本地第一部原创历史题材多媒体交响合唱作品,该作品以管弦乐、合唱等富有表现力的传统音乐形式为基础,通过加入不断扭曲变化的电子噪音、合成和声垫、历史声景等全新手段塑造声音形象,同时更多地融入现场多声道环绕声场扩声、栖霞寺钟声采样实时回放、数字影像全息投影、灯光同步控制等计算机实时交互式新技术,以表现对历史的再现与反思、对和平的赞美和歌颂、对未来的憧憬与展望。作为新时代数字技术下南京城市声音景观艺术化塑造的尝试,《和平钟声》首次进行了网络直播,观看人数达13万人。作为传统管弦乐与数字化多媒体和城市历史声音景观的融合性尝试,其影响力值得持续期待。

    4 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条件日趋丰盛的时代,人们不但对自身生活的城市的文化内涵发掘提出了内在要求,也对通过旅行方式了解更多城市不同的地域文化抱有高度期望。因此,结合每个城市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开发和研究个性化城市声音景观,势必成为数字化科技发展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文化工程,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还需研究者们不断地深度挖掘。

    参考文献:

    [1] 薛艺兵.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地理学方法新探[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01):83-88.

    [2] 周烨.南京本土音乐体裁分布及研究现状述评[J].音乐创作,2016(12).

    [3] 韩杰,庄曜.电子音乐语境中的声音景观思想研究[J].黄钟,2014(01).

    [4] 黄凌江,康健.历史地段的声景——拉萨老城案例研究[J].新建筑,2014(5).

    [5] 管亚锋.南京名城特色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中的体现初探[J].江苏城市规划,2010(3).

    [6] 冯曦.数字技术语境下的城市声音景观传播形态探索[J].大众文艺,2017(24).

    作者简介:冯曦(1980—),男,上海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录音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录音艺术。

    张晶晶(1982—),江苏连云港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声音设计,录音艺术。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