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物流末端配送模式研究
包含 李玉霞
【摘 要】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式的成长下,电子商务业务在我国打开了良好的局面。电子商务活动过程在快递物流信息的传递、资金的连接以及物品的流通中都起着不可或缺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以消费者的用户体验为中心,而末端配送又是作为与消费者距离最近的一项服务体验,更是成为了众多物流环节中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为研究背景,分析物流末端配送模式的现状,整个末端配送行业适应于“互联网+”时代的优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物流产业 末端配送
引 言
2015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七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就表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指的是将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应用于传统行业中,匹配各个生产要素,发挥出优化和整合的作用,催生出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形态相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创造新的发展生态[1]。
近年来,网购交易量迅猛增长。在国家邮政局发布2018年一季度快递数据显示,一季度快递业务量增速趋稳,累计完成快递业务量99.2亿件,日均1.3亿件,在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快递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不断深入开展,为行业整体健康发展带来充沛动力,表明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快递服务业。
一、 “互联网+”背景下末端配送模式所产生的新变化
1. “互联网+”背景下末端配送所产生的行业新特点
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特点尤为突出。如今,互联网技术与物流业结合非常紧密,在现在物流业中的运用效益十分凸显,物流末端配送呈现出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的特点,在“互联網+”时代下结合互联网技术的物流末端配送更加快捷、高效等特点,其次,如今的消费主体基本都是85后90后的人群,其个性化的特点尤为突出,基本都追求较为自我高质量的生活体验,故而现在消费者对于末端配送的服务的要求更高,更加多样化。
2.“互联网+”背景下末端配送所产生的顾客新需求
对末端配送信息体验需求多,对末端配送信用体验需求强。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各个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升级,各个方面的技术不断提升,传统的信息检索反馈方式已经不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时查看,实时查询,并且实现了消费者与末端配送企业和相关人员的透明化沟通,可以做到沟通的随时性,以顺应各方的配送需求,提高信息匹配效率。
二、 “互联网+”背景下末端配送模式优化方向分析
1.建立末端配送综合性平台
通过建立高质量的末端配送服务平台,以平台为载体,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录入用户详细信息,收货方式喜好,一般收货时间等等信息,在选购物品时客户即选取好末端配送收货的方式,送货上门或自提点取货。平台系统上还有配送人员详细个人信息以及相应的评分系统,以便客户对配送服务进行评价打分。该平台基本的运作思路为,以服务平台作为第三方,进行各方信息的整合以及大数据的分析,用户网购下单选定配送方式,如果选定自提取货,即平台自动根据用户收货地址匹配相应自提点,专营自提点公司以及客户均可提前知道取送货时间地点,做出合理安排。倘若选定送货上门配送模式,即平台会将配送公司以及众包公司信息进行整合,根据客户收货地址和收货时间段,匹配相应区域的所有符合条件的配送人员,用户可配送人员的评分在列表中进行选择,指定让其配送。
2.末端配送与AI技术相结合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技术的发展呈现日新月异的态势,末端配送行业也在加速向智慧物流的方向转型。目前,还是有一部分地区是无法进行人工配送的,由于地理位置交通等一些原因,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利性,但是还是有包裹配送的业务,这是机器人将可以很好的代替人工进行配送,提高边缘偏远地区的配送效率。所以,新时代下,物流末端配送行业与AI技术相结合,必然是大势所趋。
3.末端配送向绿色化发展全面提速
顺应着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的号召,我国各个行业都在进行整顿调整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2017年11月,国家邮政局、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在2020年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将会提高到50%,将会基本淘汰重金属等特殊物质超标的包装材料,基本建成专门的快递包装回收体系[2]。例如,京东物流在行业内首创全新开放回收体系,最新使用的循环快递箱“清流箱”,使用的是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中空包装,可5秒成型,抗击打耐高温低温效果极好,而且“清流箱”的回收使用,消毒清洗,重塑生产都有专门的第三方合作伙伴负责,保证了“清流箱”的周转率,其大规模使用比纸箱节省成本30%以上,一般可循环使用20次,对环境是毫无压力而言。
结束语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末端配送的业务量将会急速增加并且会保持一个增加的态势,所以物流末端配送的模式在未来可能会发生很多优化和改进创造,以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本文发现只有在现存模式的基础上,适应市场的变化,时代的需求,分析出不足以及优化的空间,将现有模式进行调整,才能有效的解决现在物流末端配送的瓶颈问题,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的配送需求,为企业产生更大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 赵丹宁.“互联网+”背景下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新思路.物流平台[J],2006年,第30卷第25期.41-42页
[2] 申爱萍.绿色物流、智慧物流成为“双11”主基调.人民交通[J],2017年,第3期.15-18页
作者简介: 包含(1996—),女,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低碳供应链;
李玉霞(1995—),女,山西朔州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低碳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