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老年人需求的城市社区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柯嘉+金云峰
摘要:社区公园是城市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公园,也是老年人接触最为频繁的公园类型。在全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背景下,在遵循一般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前提下,从老年人需求特征出发,分析总结老年群体对社区公园的特殊需求;通过对上海现有社区公园的问卷调查和实地勘察,分析上海目前社区公园的现状,寻找适宜老年人使用的社区公园规划设计。
关键词:社区公园;公园设计;社区生活圈;老年人;存量规划;有机更新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5-0062-05
收稿日期:2017-09-20
修回日期:2017-09-30
Abstract: Community park is the largest number and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park in city. Meanwhile, community park is a type of parks which the elderly contact most frequently. Following the general premise of city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starting from the dem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we summarize the special needs of the elderly in community park, we also use investigation and field survey to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mmunity parks in Shanghai and to explore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ommunity parks suitable for the elderly .
Key words: Community parks; Park design; Community life circle; The elderly; Inventory planning; Organic renewal
引言
目前,人口老齡化给我国带来的一系列尤为严峻的问题,上海是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1]。因此,选择上海作为相关研究范例具有现实意义。
老年人生活轨迹简单,生活半径有限,他们使用的户外公共设施在设计上会有一些特殊的特点。社区公园是老人使用最频繁的公园类型,目前存在诸多不尽相同的问题,导致设计与建造成果不适宜老人的需求。
1老年人的需求特征与城市社区公园的特殊需求
老人的行为方式会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感知能力、神经系统功能、运动系统功能,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等生理功能的退化为其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心理问题,如孤独、失落、恐惧、依赖、抑郁、健忘及痴呆等。这些生理、心理因素决定了他们对社区公园有各种特殊的使用需求。如:安全感需求、方便感需求、舒适感需求、归属感需求、目标变异需求、交往需求、依存需求、私密感和参与感需求,等。
2上海社区公园的调查与研究
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勘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是以书面形式将研究的问题编制成表格、问卷,以当面作答方式填答,搜集所需资料信息。对上海市莘城中央公园、新泾公园、宜川公园、泗塘公园四个社区公园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各社区公园的设计和规划在应对老年人需求上的优势和不足,以求真实反映社区公园现状。
问卷对象主要锁定在公园活动的6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发放地点为四个样本公园,共计发放问卷203份,回收201份,实际有效填写201份。采用面谈访问形式进行,问卷基本全部成功收回。
2.1老年人使用公园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分为3个部分:一是老人的个人基本资料、基本背景,其中包含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家庭结构以及收入状况。二是老人在社区公园里的活动状况。三是老人对社区公园环境的评价和建议。
采用图表的形式对调查问卷进行研究整理的统计分析(图1~14)。
2.1.1个人基本资料及背景
图1~4反映了在社区公园进行活动的老年人以60~69岁的为主,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受教育程度以初高中和中专水平为主。家庭结构以老两口夫妻一代户和三代共居户为主要模式,两代共居次之,独居最少。
2.1.2社区公园的活动状况
1)老年人的基本活动状况调查
图5~11显示,来社区公园活动的老年人以步行为主要交通方式,来园路程所耗费的时间基本少于15 min。来园频率每天一次,通常选择上午、下午两个时间段,园内逗留时间少于2 h。距离近是多数老年人最主要的来园理由。
2)园内参与主要活动内容
图12的活动构成表显示老人在公园的主要活动是散步、聊天和锻炼身体。
3)活动方式、空间环境
图13~14显示,近半数老人喜欢在公园单独活动,其次为3~5人间的小型小组活动。只有10﹪的老人选择参加组织规模略大的群体性活动。大部分老人喜欢四周开敞、视线宽阔的空间环境。
2.1.3对社区公园环境的评价和建议
公园的绿化程度、空间场地的形式大小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状况(图15),如是否有充足的休息设施均是影响老年人对公园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2.2公园实地勘察分析结果
上海现阶段的社区公园基本都存在占地面积不足的问题。4个样本公园面积最小的宜川公园为1.88 hm2,最大的泗塘公园为4.5 hm2,面积都小于5 hm2。《公园设计规范》[2]提到,居住区公园的陆地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宜在5~10 hm2之间,可见现状与标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在社区公园面积不足的前提下,老年人专属活动场地也不是标配,且场地设计也并非全部按照老年人的身心特征作为出发点。
公园内适合老人使用的健身器械普遍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用于散步、慢跑等的跑步道也是老人使用率較高的设施之一,但在参与调查的公园中,没有一条步道采用了更适宜锻炼的塑胶跑道。
此外,还有无障碍设施配置不完善,老年人专属活动区域附近无厕所等问题。老年人行动缓慢,易失禁,洗手间这样的服务性建筑必不可少。选址应靠近他们经常活动的场所,不隐蔽,通行道路不宜太窄,方便轮椅轻松驶过。因此,公园的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3上海市适宜老年人的城市社区公园规划设计问题研究
3.1规划总则
适宜老年人的城市社区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总则:
首先,安全性原则是根本。“安全性”是社区公园规划设计中的核心问题,应在安全前提下构建适宜老年人的活动场所。第二是识别性原则。缺乏导向性和方向感的设计会使老年人在方向上的判断产生极大不便,所以标识系统应清晰简洁,指向明确。第三为易达性原则[3]。老人特殊的身体条件限制了其远距离的行动。所以,社区公园首选交通便捷、服务设施齐全的社区中心区域,以便成为居民游憩和日常活动相结合的地方。第四是舒适性原则[4]和交往性原则[5]。舒适的外部环境体验可以提高老年人外出活动的兴趣,延长户外活动时间,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排遣内心的孤独和失落。第五是无障碍原则和文化性原则[6]。无障碍设计方便了有特殊需要的老年群体出行,应广泛应用于园林规划设计之中,使老年群体得以安全、便利通行。而文化性原则是指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应当以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为出发点,建造一系列既具地方文化特色,又具区域文化特色的社区公园,给老人们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最后为功能多样性原则[7]。老人活动的具体形式多样,对活动场所的需求也多样化。现有的社区公园规模大多面积有限,因此要在有限的场地面积中丰富使用类型,让活动场所的功能更多元,更具包容性,提高其利用率。
3.2适宜老年人的社区公园活动场地设计
“场地”(Site)一词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论述的是狭义上的场地概念,指除建筑物之外的广场、室外活动场、展览场或停车场、室外绿地等内容。这里的“场地”是相对于“建筑物”而存在的,所以狭义的场地实质为“室外场地”,是除建筑物之外的部分。
根据《公园设计规范》[2]的要求和我国所处的老龄化社会背景,社区公园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游憩需求,应为他们配备足够的特定的专属活动场地。实际却是活动场地空间不足,常常人满为患。所以在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用地紧张这一问题,注意控制各类场地的比例、占地规模,尽可能照顾到使用公园的各类人群,尤其是老年群体。
公园里老人参与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或大规模集体活动,或小群体活动,或独自活动。根据这些活动特征,提供相应类型的空间场地,同时注意控制各空间场地的数量、规模和组织形式,使各类型场地合理搭配,形成空间尺度不同的地块。既能满足跳健身操等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又能为三五成群的小群体活动所用,还能兼顾个人交往的小尺度私密空间,形成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不同层次的空间环境。各类型活动场地上空均宜有所遮蔽,形成冬季有暖阳,夏季可遮阴的效果,便于老人开展各项活动[8]。
3.2.1大规模集体活动场地
大规模的集体活动有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之分。如娱乐、跳健身操等活动在社区公园中一般以户外为主,属动态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常引人围观或参与,与其他活动相容度低。静态活动有打牌、下棋和遛鸟等,可室内也可室外活动,常三五人一小组,多个小组共同组成群体,驻留时间较长,需提供大量的公共桌椅,与其他活动的相容度高,户外的静态活动场地也需有所遮蔽。这两种活动场地均属开放型交往空间。
提供大规模集体活动的场地要求地势平坦、竖向无高差、地面防滑不易摔跤,且光线充足,视野开阔。这类场地一般都具备尺度较大,通达性强,围合感领域感较弱等特点。冬季要求光照充分,夏季需要足够遮荫,尽可能延长室外场地在一年中的使用时间和提高使用舒适度。
鉴于上海目前社区公园普遍存在占地面积不足的状况,在规划大规模集体活动的场地时,需要特别关注其容量、数量和空间尺度的比例,防止因数量多、尺度大而造成资源浪费,保证来园活动的老人“有地可用”。
要为大规模集体活动提供合理规划、设计完善的场地,首先要在社区公园规划或改造前,对该居住区人口数量及构成做详细调研,全面了解该区人口现状,以便确定老年人活动区在该社区公园的合适占比。其次,针对这些老年人开展社区公园调研,了解他们对社区公园的喜好与特殊需求。如此,社区公园规划时就可结合调查结果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案。
大规模集体活动的场地面积可根据在公园进行大规模集体活动的人数来定。从人体工学的角度看,能够对空间场地的大小、形状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动作域即人的活动范围。根据人体活动的行为尺度数据,兼顾静态尺度部分和动态尺度部分,这里主要为动态尺度部分,参考有功能作用的肢体尺寸数据可为户外空间尺度范围的界定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以莘城中央公园为例,一般在公园里进行较大规模集体活动(如跳操等)的一个老年群体数量大约为20人,活动时人均占地面积约2~3 m2,加上领操人所占面积,故所需占用的单块场地面积大约为50~70 m2,场地形状的长宽比值不宜过大。进入场地的入口开放自由,无阻挡,方便老人从园内各方向到达。在场地外围设有廊道或座椅等,以便他们得到及时便利的休息。对于场地内地形的高差变化应避免使用台阶,必须有高差应尽量采用缓坡的处理方式,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地面铺装以软质材料替代水泥等硬质材料为佳,色彩方面简洁明快、艳丽。醒目的色彩组合既能明确各场地间的界域性,又能营造一个适宜不同群体使用的复合型空间,还能给老人带来充分的辨识性,增加感官愉悦,促进他们开展活动的积极性。
静态活动则要考虑配备与活动内容相符之设施。不与动态活动场地紧邻,以免相互干扰。老年人在园内的静态活动主要是打牌、下棋、遛鸟等在场地内驻留时间较长。常三五人成群,因此需要配备相应的桌椅凳等设施,设施的材质尽量选择导热系数低、触感舒适的木材或塑料,避免导热系数高的石材、金属等。场地上空也应有所遮蔽,如种植大型落叶乔木。
亲子娱乐区属社区公园中较特殊的大规模集成活动场地。在面积严重不足的社区公园中,可将儿童游乐区和老年人健身活动区两者结合配置构成亲子娱乐区。因儿童与老人同为社区公园的主要使用群体,所以这里既是儿童娱乐的天堂也是老人照看孩子时聚集活动的地方。在场地内放置适合儿童的游乐设施的同时,可合理配置老年人活动健身的器械。
儿童天性活泼爱玩耍,活动量大。而老人腿脚不灵活,活动量小,易疲劳。因此,在规划设计上,需把两者统一进行考量。在满足大规模集体活动的场地要求外,一是在儿童游戏设施的附近配备足量可随时提供休息的有靠背座椅。二是休息座椅宜置于落叶大乔木下,夏季遮阴冬季有阳,并朝向视野开阔,易于观望和照看孩子的方向。三是在铺地材质的选择上,都适宜铺设软质材料作为地面铺装以增加舒适性和安全性。
3.2.2小群体活动场地
小群体活动的特点是活动周期短,群组多,出现频率高。这个活动领域空间的特点是条件性、相对性和暂时性的,随老人的活动形式、身心特点和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变而随之变化。
人们因性格爱好、习惯使然,喜欢与志趣相投的朋友、熟人一起活动聊天和学习交流,老人也不例外。或唱戏、演奏,或打牌、下棋等,如此形成了多个小群体活动。小群体活动宜动宜静,需要的空间尺度不宜太大,可容纳一组三五人或六七人左右,一个活动小组面积大约在10~15 m2即可。这类活动通常发生在园林建筑内或是高大乔木下的小块硬质场地中。选址可在园路旁或远离园路,与园內主要道路关系不大,但要设施齐全易到达。小群体活动的空间相对独立,不易被外界干扰,场地具有较强的围合感、领域感,不封闭并具备一定安全感。在满足夏季阴凉冬季阳光充足的同时配备适当的坐憩以休息便利。
3.2.3独立私密的个体活动场地
老年人的听力老化衰退,噪音会加深听力障碍,从而降低他们对参与群体活动的期望与兴趣。年龄越大行为越消极,静态活动随之越多。此部分的老人会比较偏爱独立私密的个体活动。如观景、观鸟、静坐思考和在安静的环境里独享其乐等,或在特定的环境中缅怀过去。这一类型的场地空间围合性较强,面积需求不大,对地势条件的要求宽松,选择地势变化较大或人流量小的位置均可随意布置。需注意的是老人有害怕孤独恐惧的心理特征,在独自活动时更喜欢选择背后有依托具安全感的处所,前方视野开阔,有美丽景致可供观赏或朝向热闹活动场所,方便观看他人活动打发时光。
4结论
通过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分析,对上海现有社区公园进行抽样调查和实地勘察、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得知适宜老年人使用的社区公园规划设计应具备安全性、识别性、易达性、舒适性、交往性、无障碍、文化性和功能多样性8项总体规划原则。老人在园内活动时对大小规模尺度和不同功能活动场地的具体要求不同。努力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将适宜老年人需求的城市社区公园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提高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园林设施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注:本文图表均为作者绘制。
参考文献:
[1] 沪府办.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EB/OL]. (2012-08-01)[2017-09-20]. http://mzj.sh.gov.cn/gb/ shmzj/node8/node15/node55/node231/ node263/u1ai33370.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姚吉昕,金云峰. 基于不同视角的城市公园设计策略与方法[J]. 广东园林,2017(2):45-50.
[4]范炜,金云峰,陈希萌. 公园-广场景观:理论意义、历史渊源与在紧凑型城区中的类型分析[J]. 风景园林,2016(4): 88-95.
[5]彭茜,金云峰.基于创新视角的社区花园有机更新研究[J].住宅科技,2017(9):43-48.
[6]金云峰,简圣贤.泪珠公园 不一样的城市住区景观[J]. 风景园林,2011(5):30-35.
[7]金云峰,周晓霞.上海近现代公园的海派特征[J]. 园林,2007(11):34-36.
[8]李铮生,金云峰.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原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柯嘉/1975年生/女/安徽淮南人/硕士
*通信作者:
金云峰/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jinyf79@163.com
相关文章!
  • 浅谈财政体制改革对农业与农村

    朱钇澜【摘 ? 要】 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几年来,党中央以及财务部

  • 低盐胁迫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

    孙梦蕾姜志强蒋洁兰王莉苹摘 要:为探讨低盐胁迫下肝脏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机体免疫中的作用,在肝脏酶活性、组织结构和基

  •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

    陆艳凤++孙国波++张响英++章敬旗++张海波摘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展在教学模式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