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初级后勤指挥院校教育训练转型发展的思考

孙元璋 蔡要欣
摘要:初级后勤指挥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后勤人才的历史重任,必须着眼新时代实战化教育训练提出的新要求,加快推进院校教育训练的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不断提升初级后勤指挥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后勤指挥 院校 教育训练 训练转型
中图分类号:E251.3 文献标识码:A
院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院校教育质量直接影响部队建设质量。院校教育必须牢固树立“教为战、研为战、学为战”的办学指导方针,理清教育训练转型发展思路、完善教学改革方案、深化教育训练改革实践、端正教风学风,全面提升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 新时代强军思想对院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新时代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初级后勤指挥人才,建设“保障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后勤、服务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后勤、向信息化转型的后勤”,对后勤院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1.1要求院校教育必须坚持以作战需求为指导
提高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是世界主要国家军事教育训练转型的根本目标,也是我军院校教育训练转型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军事教育训练从它出现的那一天起,就被赋予了服从并服务于战争需求的使命。从实战需求出发,从难从严训练,反映了军事教育训练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军事教育训练的本质要求。任何违背或偏离实战要求的教育训练行为,都必然会在战争实践中遭受惩罚。因此,谋划我军初级后勤指挥院校教育训练转型,必须牢牢树立“作战需求牵引”的指导思想。只有提高对未来战争后勤保障的认知和预测能力,把握战争演变趋势,才能找准初级后勤指挥院校教育训练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训练改革的具体对策,做到按照信息化战争的特点规律来设计、规划和推进初级后勤指挥院校教育训练转型。
1.2要求院校教育必须坚持以信息科技为主导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军队的作战能力显著提高,并成为提升军事教育训练质量新的增长点。从世界主要国家军队教育训练转型的过程不难看出,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促使军事教育训练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信息化教育成为新型军事人才的“孵化器”,信息化训练成为部队战斗力的“倍增器”。我军军事变革的目标定位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上,明确提出以信息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努力推进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复合式发展。与此相适应,我军的初级后勤指挥院校教育训练转型和人才培养也要确立“信息科技主导”的思路,努力推进教育训练的信息化进程。要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充分利用和开发信息技术,强化官兵的科技素质,提升初级后勤指挥院校教育训练整体质量。
1.3要求院校教育必须坚持以能力生成为根本
西点军校作为美军培养未来指挥军官的学历型初级院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西点军校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是一所善于培养学员领导能力的学校。把领导能力纳入我军初级指挥军官培养内容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初级后勤指挥院校必须着眼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机统一,坚持传授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前提,培养能力是目的所在。另外,实践是知识的源泉、能力的中介,任职教育必须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除了要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式、专题式、研究式教学外,还要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我军初级后勤指挥院校构建新型教育训练体系,必须牢牢把握学员能力生成这一主线,一切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都是为学员能力培养和岗位任职需求服务,只有把学院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才能确保教育训练收到成效。
2 初级后勤指挥院校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初级后勤指挥院校教育改革,要按照军委《2020年前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着眼完善新型教学体系,以提高初级后勤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强化实战教学为重点,确立院校教育训练理念、调整充实教育训练内容,完善教育训练方法手段,实现初级后勤指挥院校教育训练转型发展。
2.1总体思路
突出知识综合运用。以作战想定为背景,以后勤专业协同为条件,以前后呼应、通专结合的典型案例为基础,灵活穿插作战、后勤、管理类课程,以及后勤指挥专业主干课程相关知识点,实现指挥、管理、技术等各类知识的融合,让学员在实战化、多要素的训练中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突出实战化训练背景。针对主要作战样式和未来战场环境,从难从严设置训练内容,让学员按实战要求全过程地组织后勤保障,大幅提升后勤指挥、勤务训练、保障勤务、部队管理、网上演练等各项训练的难度和强度。注重运用各种模拟器材与信息化手段,开展战场针对性训练,让学员在近似实战的急难险重情况中练谋略、练指挥、练协同、练保障、练技术,提高学员实战化技战术水平和指挥能力。
突出岗位任职需求。依托战役战术后勤综合勤务训练场、特种环境驾驶技能训练场、示范性信息化后勤装备场等基地化训练条件,按建制营连实施驻训,按部队基层连队的标准创设逼真的工作、生活环境,让学员定位上岗,全时空地模拟组织连队战备训练、日常生活、勤务保障与行政管理。学员通过身临其境、身感其事、亲力亲为,获取直接的管理与领导经验,全面、快速、有效提升自身的组织指挥能力、部队管理能力、业务协调能力、装备使用能力和岗位创新能力。
2.2基本原則
初级后勤指挥院校必须深入研究探索院校教育训练和人才培养的特点规律,统筹安排,严密组织,加强教学各环节各要素建设,努力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学内容贴近部队、贴近实战,切实实现院校教育训练向部队靠拢。
面向学员。军队院校教学中,教员和学员是教学的“双主体”,以往传统的教学活动仅突出了教员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员参与教学活动。着眼任职教育教学需要,在设计教学体系时必须同时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考虑到学员实际需要,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考虑到学员的接受能力,坚持“一切为了学员、为了学员一切”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岗位任职能力。
强化实践。实践环节的教学是学员验证所学知识及培养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院校加强学员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军队院校一定要坚持开放办学,让学员有更多的机会走出校门,去了解社会、了解部队,逐步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使院校的实践教学制度化、基地化。平时应有意识地模拟战场环境,培养学员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素质。对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要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论证,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紧密联系,加大综合性、创造性实践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员的综合实践能力。
突出能力。初级后勤指挥院校确立教学创新体系必须突出学员能力培养,必须符合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必须遵循军事教育训练规律。在全面打牢学员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培养,在打牢一般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在打牢专业能力过程中,突出基本功的培养,做到适应与发展统一,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相统一。
科学评价。在对学员评价上,树立注重整体的质量观。在评价范围上,既要考查知识的掌握,也要考查思想品德、能力技能;在评价标准上,从学员之间的横向比较转向学员自身的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改变以往的封闭式评价,除了教员的评价外,还要充分调动干部、学员的积极性,形成评价主体多样化的开放型评价模式;在评价内容上,重视对学员学习过程的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还要考虑学员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特点进行客观的评价。
3 初级后勤指挥院校教育训练改革的对策措施
初级后勤指挥院校教育训练改革必须坚持以习主席新时代强军思想为指导,顺应军队院校教育训练转型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需要,借鉴我军和外军院校的成功经验,围绕拓宽学员视野、打牢业务本领、促进能力生成等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创建教学新体系,提高初级后勤指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立足战役战术后勤大背景,拓展军事、后勤、管理类等知识内容,有效解决初级指挥军官战略意识、全局理念、系统思维欠缺的问题。初级后勤指挥专业学员的第一任职岗位是在基层后勤分队,是部队后勤建设重要的人力资源,因此,需要具有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大背景下的知识结构和与之相适应的全局意识与思维方式。应按照“植入、置入、融入”的基本思路,把拓宽知识背景,融合相关专业内容作为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是要把新开课程植入后勤保障大环境中进行培育。使学员在后勤保障的大环境中了解作战流程、熟悉保障要素、掌握协同保障要求等,不断提高学员的军事素质和理论水平。二是要把专业前沿内容置入信息化训练平台中实施。在专业课教学中充实和渗透“作战牵引、信息主导、精确保障”的理念,增加体系作战、联合保障等教学内容。依托信息化模拟仿真训练平台,将平时难以实现的训练环节与内容全天候、全系统、全要素置于三维战场环境中实施,让学员以虚拟身份进入战时位置,采取网上博弈对抗、多角色联合推演、方案决策验证、保障效能评估等环节与方式,培养学员的信息素养,开阔学员的知识眼界。三是要把军政后相关知识融入专业保障全流程中运用。为适应初级后勤指挥专业学员未来转岗转型的需要,要在专业教学实践中实行“内容开放、要素融入、以我为主、兼顾相关”的原则,吸纳其他专业的核心内容,按照部队管理和作战保障的整个组织流程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循序渐进地将政工类、后勤类、管理类相关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使学员在以本专业为主的同时形成一专多能,解决转岗到非后勤指挥岗位任职时容易出现的知识匮乏问题。
第二,坚持以现实问题为牵引,建设系列教学案例库,突出解决面上知识在点上问题中综合运用、融会贯通不够的问题。为解决学习与运用的一致性,应将主干专业课的大部分内容经过梳理、整合,编成知识点交叉融合、按事物发展进程演变的综合型案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全要素联动、各资源融合的教育训练体系。一是实现后勤指挥专业主干课程的融合。通过灵活穿插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教、学、练一体化,较好地满足未来岗位任职的需要。二是实现科研学术成果的及时转化。围绕任职教育转型问题,积极开展专题式教学学术研究,不断将科研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入教学,可有效解决任职教育教学内容与部队建设实际存在时间差的问题。三是实现教员知识结构的重组。可探索开展专家教授引领、跨室联合备课、优秀教员示范,集中分析研讨等形式,实现教员知识结构的重组,逐渐形成一支施教能力强、水平较高、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
第三,依托基地化训练条件,创设典型性教学训练场景空间,重点解决院校教学中学员获取直接经验难、有效训练时间短、综合实践锻炼机会少的问题。初级后勤指挥军官培养的难点之一,是如何能够使学员获得较多的实践经验。传统的教学环境是在通用教室里,教员台上说教描述,学生台下“洗耳恭听”。这种形式对于学员来说缺乏情景感受,特别是感受不到环境影响与条件制约,战时情况就更加难以想象。为了效果逼真,可考虑创建室内与室外同步、平时与战时结合的训练环境条件,加强训练场地条件建设,开发教育训练系统,搞好训练装备器材保障。同时,要在基地化、案例化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定位上岗、親力亲为实践活动。根据学员未来的任职岗位确定角色、担任具体职务,让学员在近乎真实的环境条件下,沿着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独立自主地进行处置。学员在情况内体验、教员在情况外指导,在教与学互动、训与练互换的机制下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骨干为主示范向全员普遍实践转变;二是由课内有限学时组织教学向基地全时空开展训练转变;三是由单环节单课目训练向多课目全要素综合集成训练转变。
参考文献:
[1] 杨保明.第3次飞跃—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军事教育变革[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1.
[2] 周道雷.任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