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解决福建省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

    一、引言

    福建省作为较早进行改革开放的沿海地区,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重要力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福建省中小企业创造了全省约57%的税收,61%的GDP,73%的科技成果,82%的就业岗位,是活跃经济、吸纳就业和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近年来,福建省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提振民企信心、纾解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资源配置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福建省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严峻。

    二、原因分析

    福建省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营企业自身的客观因素。我省民营企业大多数经营规模小、主营业务单一、收入和利润波动大,使得企业评级困难。此外,企业的产权制度不合理、内部管理不善等问题仍然显著,部分企业偏离主业、过度融资、高杠杆使得其偿债能力较弱,资信状况普遍不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信心。

    2.直接融资渠道窄,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由于信贷市场发育不健全,缺乏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在抵押担保方面,许多银行出于管控风险考虑,将不动产、固定资产等抵押物作为小微企业贷款的重要审批要素。然而相比于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容易出现抵押品不足的问题,部分设备、无形资产等价值评估银行不予承认,不能作为信贷依据。

    3.民营企业还款难、续贷难。一些金融机构采取简单“一刀切”的办法,收缩民营企业的融资,特别是对出现困难、发生问题的民营企业盲目断贷、抽贷和压贷。目前民营企业从银行得到的贷款和它在经济中的比重还不相匹配、不相适应。

    4.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目前,福建省已经出台多项措施、条例,成立了不少专门为民营企业融资服务的专营融资机构和融资再担保机构助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但这些机构多集中于城市,县和乡镇地区的民营企业集聚区较少,导致企业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服务不到位。

    三、结论与建议

    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下,根据福建省具体情况,从政策、市场化、技术和创新的角度,对着力解决福建省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1.抓好政策落实,进一步量化考核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具体的工作措施和监管条例,例如专门的授信政策,下放审批权限,单列信贷额度等。将扶持民营企业成效纳入对银行业机构考核机制,促使银行和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确保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推动形成银行对民营企业“敢贷、能贷、愿贷”的信贷文化。并且,建立完善的“政银企”对接机制,主动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沟通与联系,了解民营企业的资金状况和业务需求,及时对接企业经营周转需要,加大对困难企业的走访频率,至少每三个月一次。此外,银行方面也应加强对个人贷款项目的管理,杜绝公务员套取银行资金高利转贷现象,确保在服务过程中守住底线、把好分寸、廉洁自律。

    2. 综合运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一方面,支持银行通过债转股方式,建立联合授信机制,帮助企业优化财务结构,增强财务透明度,鼓足发展后劲,不仅能为民营企业、市场增添信心、增强预期,还有利于化解银行融资风险,使银行取得合理的财务回报。另一方面,鼓励创新民营和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机制和工具,充分考虑民营企业的经营特点,增进民营中小企業债券等级,降低债券违约风险。激发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推进支小再贷款、中小企业高收益债券、小微企业金融债券、知识产权和农产品质押融资等,充分调动信贷、债券、股权、理财、信托、保险等各类金融资源流入民营企业。

    3.通过金融科技赋能,放宽金融机构准入门槛。政府加大对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借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创新金融技术,在信贷核准环节,不仅强调民营企业的财务报表和流水表现,还要综合其他多方面因素,有效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一定程度上放宽金融机构准入门槛,鼓励开发专门针对民营企业融资的金融产品,利用互联网线上模式,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差异化制定民营企业贷款利率、下调转贷利率、减免服务收费、等缩短民营企业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合理管控民营企业贷款利率水平,带动降低总体融资成本,让民营企业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取金融服务和资源。

    4.加大力度组建政策性救助基金,加强对资金去向的监管。加大企业股份制改革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困难救助基金、加大民营企业兼并重组的奖励力度,鼓励成立地方产业基金、中小企业帮扶基金以及专项贷款等方式,争取打造一条覆盖各发展阶段民营企业的政府投资基金链条。同时,对福建省目前已设立的纾困基金、应急周转金等,一方面要降低审批门槛,提高办事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后续监管,进行专项款的跟踪和服务,确保资金的有效落实。

    5.强化分类指导,加强培育民营企业的风险意识。指导民营企业利用金融工具全面管理企业风险,加强民营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建立民营企业白名单,对不同的民营企业实施不同的支持措施。例如,对成立晚、个头小,但发展势头猛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要进入相应的孵化器或加速器进行培育,促其快速成长。规定金融机构不得向其收取贷款承诺费、资金管理费,减少融资过程中的附加费用,降低融资成本;对杠杆率低的、效益好的、质量优良的民营企业,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对杠杆率较高但发展前景好的,进行重点跟踪,帮助企业共度难关。

    作者简介:官旭(1995- ),女,汉族,福建南平人,硕士研究生,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企业竞争合作与创新管理。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