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路径分析

    马瑞阳

    摘 要: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教师,而教师自身所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命运。我国当下倡导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向,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本文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路径进行了探索分析,希望可以为当下教育部門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校教师;道德;提升路径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立德树人”确定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点。所谓“立德”,意指培育道德,所谓“树人”,意指培养人才,二者的内在关系表明了“立德”是“树人”的基础。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自身职业修养的体现,更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随着高校学生思维日趋成熟,他们对待事物有自身独特的见解和认知,在此背景下,教师要想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需对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进行进一步提升。目前,由于部分高校教师缺乏职业道德修养,在教育教学、师生相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有悖于师德师风的行为,因此出现了教学事故、师生冲突、学术剽窃甚至学术界腐败现象。此外,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职业道德修养提升需要相关教育部门、高等院校及高校教师自身加以重视,从而为高校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教师能够在引导学生前行的过程中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1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助于相关教育部门、高校以及教师加强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识。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宣传道德文明,让全社会充分意识到道德的重要性,充分意识到教师具备职业道德修养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教育相关部门可以在高校内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师德师风“红七条”等内容进行广泛的常态化宣传,让教师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端正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对自身的职业素养进行提升,同时也为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2 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在当前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青年教师与非青年教师之间,在薪酬以及相关的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福利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一些教师的思想意识发生扭曲,放松了对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追求,产生急功近利、过分追求物质、政治信仰迷茫等问题。因此,教育相关部门要切实提升对高校教师的待遇,构建相对公平的薪酬体系,通过“青年公寓”“周转房”等工程,着力解决青年教师的住房需求,切实关注职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多管齐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增强高校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消除高校教师对自身发展的“后顾之忧”,从而踏踏实实地投身工作,以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面对学生。

    3 完善教师评估体系

    健全的教师评估体系能够监督并引导教师的行为举止及其教学,同时,健全的教师评估体系能够使教师绩效考核相对公平,从而实现教师待遇的相对公平。当前,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生评教),不少高校将生评教直接与教师考核、课酬计算、评优评先等方面挂钩,导致部分高校教师只重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而忽视自身内在道德素养的提升。因此,需要健全教师的评价体系,将师德师风纳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及学校相关管理部门,不仅要对教师上课的质量进行评价,还应重点关注教师的行为举止、言行规范、职业素质,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学校在得到相应的评价资料后,要充分利用,不能单单将其作为一个考核教师绩效的依据,还要从中发现教师所存在的问题,比如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从而实施相关方案、策略,以解决问题。在教师评价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公正、公开、公平,避免暗箱操作,消除教师受到不公平待遇的顾虑。学校在进行人员晋升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和体现教师评价的重要性,一方面,能够加强教师对于学校教师评估体系的重视,意识到教师评估体系与自身的利益相关甚广,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尽力做到谨于言、慎于行,另一方面,教师评估体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出了教师的道德素质及能力状况,能够为高校选拔人才起到提供依据。

    4 开展师德教育活动

    师德文明教育活动是学校建设良好师德环境的需要,是全面推动校园文明建设的需要。学校通过加强师德文明教育,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道德。学校可以通过讲座、研讨会、辩论会等方式开展师德文明教育活动,特别是对于新进的高校教师,由于其缺乏在教育行业历练的经验,其对于师德素质方面的意识往往不强,学校在开设师德方面的相关讲座时要优先考虑新老师,同时根据新进青年教师的特点,在形式和内容上尽可能实现紧跟时代、丰富多样,用大量鲜活的案例,直接为教师呈现良好师德在“应然”和“实然”层面的状态,从而达到开展讲座的预期效果。此外,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讨会、辩论会等主题活动,在确保全员覆盖的基础上,让高校教师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真理越辩越明”,同样,师德也会在相互的交流学习中显示和发挥其真正内涵。

    5 发挥典型模范作用

    树立典范,加以宣传,能够为营造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升氛围带来很好的帮助。高校可以评选出一些具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典型人物并加以宣传,为这些教师颁发相应的奖项,让全校的教师意识到这些典型教师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标杆,全校教师要向他们看齐,从而打造出一批具有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师队伍。高校在树立模范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模范宣传环节,要让全校的师生都了解模范、学习模范。为了使高校的高职业道德修养模范代表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高校要充分运用网络阵地,比如院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充分发挥模范的带头作用,正向引导师生向其学习,为其今后的生活及工作打下良好的道德素质基础。

    6 构建长效学习机制

    加强师德建设,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高校必须构建长效的学习机制,提供好的学习平台,不断促进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一是让教师“在理论中学”,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真正做到学懂、学通、学透。通过编印学习资料、开设网上学习专题、发放推荐学习读物等,积极为广大教师创设学习载体、丰富学习手段,使其深刻领会中央的部署要求,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学校发展建设实践,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增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在实践中学”,高校教师可成立宣讲团,通过报刊、网络、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宣讲形式,开展教师职业道德相关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自觉践行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德勋.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矫治[J].教育探索,2004(10):84-85.

    [2] 钱焕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河海大学出版社,2010:288.

    [3] 贾少华.民办大学的战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 敬枫蓉.高校师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5] 欧阳超.教学伦理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293.

    [6] 钱焕琦.教师职业道德论[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165.

    [7] 何祥林,程功群,任友洲,袁本芳.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湖北省H高校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1):53-59.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