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经典出版的时间维度
陈光
少儿经典出版物需要时间来进行精心打磨,因为这些直指少儿内心的作品,在纯真的孩子面前是作不了假的。
任何出版物只要带上“经典”二字,则必然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且具有可重读性的。一句话,经典都是时间打磨出来的,经典是耐读的。少儿经典出版物也是如此。笔者拟从少儿经典出版物的影响、读者和家长的选择、编纂制作等方面来谈其时间维度问题,由此带出分级阅读这一重要命题。
时光沙汰经典成
提到少儿经典出版物,大部分人都能随口道出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哈利·波特》《男生贾里》《淘气包马小跳》《草房子》等。这些作品往往想象丰富,饱含幽默趣味性,充满人性温暖,这对于少年儿童的心灵成长来说尤为重要,能成为少年儿童审美情感建立、性格塑造、性情养成的起点,因而也就容易成为经典。少儿从出生到成年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认知阶段,不同的认知阶段又可进一步细分,经典的少儿作品会始终与他们如影随形。阅读经典能很好地增加少儿口语表述的词汇量,增强其语言驾驭能力。儿童文学研究者、著名阅读推广人王林曾经以《和爸爸一起读书》为例,充满诗意地描述了书中的小朋友和他的爸爸是怎么样度过阅读的一生的: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爸爸最喜欢和我一起读书,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我们都要读一本书,读的是什么书呢?大家可以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叫《戴帽子的猫》,是属于低幼类的。我们在一起读书的时光是非常美好的。8岁的时候,我自己会读书了,书放在书架上,像一面面的故事墙,那是我和洋娃娃、熊宝宝做白日梦的地方。这本《鹅妈妈故事集》,也是非常有名的一本书。小时候,我读给洋娃娃和熊宝宝听,它们都爱听故事。我特别喜欢和爸爸一起读书。在夏天的时候,我睡不着,爸爸也睡不着,他就会叫我,我们一起读书吧。书当中有海盗,有国王,有巫师,有魔戒……我渐渐长大后,更多的文字和故事吸引着我,以至于我常常坐在图书馆里面不愿意离开。上大学后,每次打电话回家,爸爸都会问我,最近读了什么书,对莎士比亚等作家有什么看法,等等。虽然长途电话很花钱,但我很高兴,还是可以和爸爸一起“读书”。这是一个循环圈。现在我当妈妈了,我也开始给我的孩子讲故事。
就这样,少儿经典出版物在时光的浪潮中由大小小的读者们精心选择而成,每一个阶段都有着许多可供自由选择的经典读物。
当经典遭遇“小魔仙”
近5年来,少儿类图书已成为我国出版业中品种和数量增长最快的图书门类。开卷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少儿类图书市场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负增长的态势下依然延续前几年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比增长率达6.65%。2013年动销品种数为15万余种,比2012年增加了近2万种。从少儿类图书的细分结构来看,少儿文学销售册数和销售码洋比重均超过40%。少儿类图书品种的增速较快,高出了自身码洋规模的增速,但同时也出现了出版的过度功利化倾向,大量粗制滥造的儿童读物充斥市场,多年来同质化严重、图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依然存在。大量粗制滥造的儿童读物影响了读者对经典儿童读物的选择,因此,即便少儿经典读物独具魅力,仍然可能免不了被淹没在浩瀚书海中。此外,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少儿经典出版物。由于少儿没有购买力以及在遴选图书方面不可能有太广阔的视野等实际因素,在阅读上需要有成人的帮助和指点,因此家长、老师在帮助孩子选择图书和指点阅读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就实际情况看,目前许多家长、老师对儿童文学、绘本、科普等并不是很了解,对经典阅读的重视不够,推荐的许多图书都是偏成人化的经典作品,引发不了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此外,大量动漫、游戏改编的图书也在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如《奥特曼》《植物大战僵尸》《喜羊羊与灰太狼》《小马宝莉》等。在此基础上,即使家长再怎么引导孩子阅读经典作品,也容易招致排斥。
众所周知,接受经典出版物熏陶的最佳阶段是少儿时期。但目前我国少儿经典阅读的社会氛围远未形成,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扶持。作为出版人,我们要在小读者和经典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把经典出版物和读者有机地连接起来。
少儿经典出版需要沉静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少儿经典图书版权的引进方面取得非常优秀的成绩。大凡国际上获得大奖的童书基本上都被引入中国,大量世界优秀童书作家的作品摆在了读者面前,这无疑会使得孩子们眼界更为宽广,同时也在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引进版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与此同时,原创经典作品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要知道,引进的目的应该被视为一种促进原创繁荣,积累编辑和市场经验并最终打造中国自己的民族童书品牌的有效手段。
少儿经典出版物需要时间来进行精心打磨,因为这些直指少儿内心的作品,在纯真的孩子面前是作不了假的。台湾儿童文学作家、著名阅读推广人方素珍在她的《绘本阅读时代》第一章中写道:“绘本是由作家和画家用简单的故事、精炼的文字和唯美的图画,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的出版物。我从1990年起,开始翻译绘本和创作绘本故事,有时候写一个故事需要构思好几个月甚至几年,然后再去寻找愿意合作的画家。通常一来一往的讨论、绘图,直到绘本出版上市,短则一年,长则三四年的时间。所以,一部成功的绘本,它不单是一本读物,也是一件艺术品。”这虽然只是针对原创绘本的个人甘苦之言,但却适用于整个少儿出版,尤其是少儿经典出版。
由此,对于出版人来说,需要时间来精心打磨作品,更需要时间来打磨自己。出版人应该有远见、有担当,逐渐加大开发优质的原创经典童书。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中国的少儿图书缺乏国外童书中的童趣、想象力、游戏性、幽默感,其自身的创作理念确实需要提升,需要真正地以孩子的视角来编书,淡化作品中的复杂做作与说教成分,提高在纯真简单的故事中展现深刻主题的能力。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出版人要向创作者说明怎样才能做出优秀的图书、绘本,掌控好具体的出版流程以及后续流程;通过活动向公众解释图书、绘本的功能和价值;呼吁社会和家长、老师更多地关注原创经典,毕竟只有读者的阅读才能促进原创经典的成长。另外还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将关注点从什么书好卖转移到什么作家值得培养上来。
出版人还要不断完善市场运作方法手段,扩大自己的视野。因为中国的少儿出版市场并不缺少优秀作者、畅销童书,欠缺的反倒是优秀的出版人。如何建立世界性的出版战略、出版适合世界儿童阅读的图书作品、强化中文版权的输出,这是中国出版人必须要面对的艰难挑战。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需要出版人不断提升出版与世界接轨的意识,通过积极推动将政府、市场、民众连接起来,才能真正搭建起中国少儿经典出版与世界连接的文化桥梁。
少儿经典出版需要分级阅读
从时间维度方面来观照读者的培育,则要注意细分市场。这里说的细分市场不是儿童文学、科普、动漫等内容方面的细分市场,而是针对少儿的不同年龄段细分读者群。就少儿个体而言,在其从出生到成年的十几年的成长期内,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因而少儿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发展会有很大的变化。针对不同的年龄段,相应使用不同程度的阅读文本,符合自然的发展趋势,于是分级阅读应运而生。
分级阅读是一种提高少儿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起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成功的少儿阅读模式。2009年,我国在广东率先提出小学生实行分级阅读。比如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首次提出“什么年级读什么书,什么年龄读什么书”的理念,制定了《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和《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水平评价标准》,研发出中国首套儿童分级阅读丛书,创建国内首个儿童分级阅读网站等,开创了全民阅读的新模式。2009年7月,接力出版社、接力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就儿童读物分级对于儿童文学创作、阅读推广、儿童教育、少儿出版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做了探讨和交流。
无论是哪家机构推出的标准或者细则、推荐书目,无论分级阅读如何讨论与进行,分级阅读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个,即在合适的时间,把合适的书籍以合适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对于出版人而言,需要在策划组稿时向作者和绘画者说明每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心智特征,在编辑、出版、推广时更加注重每个年龄段孩子的阅读实际,呼吁父母和老师在为孩子选择书时要更加尊重孩子的兴趣,呼吁书店和图书馆在展示时注意儿童图书的分级展示。全社会都需要关注少儿的分级阅读,这样才能让孩子通过少儿经典出版物真正感受到图书之美,从而走进图书的世界,爱上读书,进而传承人类的文明。
(作者单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