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的新兴发展
胡晓?冯信群
摘 要:21世纪最有前途的两个行业:一是信息产业,二是文化产业。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新兴的一支,被誉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其深受当下青年人的热爱。但是从理论研究方面来说,它是欠缺的,笔者想通过把动漫这个新兴的文化产业放在艺术领域进行研究探讨,为中国动漫绘画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中国动漫;国漫发展;艺术创新;动漫制作
当代是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不仅对物质生活水平的需求不断提升,而且对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费的需求日益旺盛,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艺术文化、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动漫产业最具代表性,它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1 何为中国动漫
动漫,英文为Animation&Comic,即动画与漫画的合称,动漫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1988年11月的动漫资讯类月刊《动漫时代》上。虽然我们现在常常用到“动漫”这个词语,但它在现在依旧不是专业术语,它是一个比动画更为年轻的词语,有许多人会将动漫的概念与动画的概念混为一谈,他们认为动漫就是动画,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动漫”实际上可以被简化为“动画”,但是动漫的概念是动画与漫画的结合,不是只有动画。由于“动漫”是新鲜词语,它的词性比较模糊,词语本身具有双重性,所以会让人产生误解,并有着各种各样的分歧。
2 中国动漫的再次兴起
中国动漫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六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萌芽时期,从20世纪末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真正开创了中国动画制作,当时中国的动画制作水平是接近于世界的领先水平。有动画先驱人物“万氏兄弟”,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短篇《大闹画室》就是由他们创造出来的。
第二个时期——蓬勃发展时期,从1949年至1965年。在这段时间里,《大闹天宫》是当时国内动画的巅峰之作。196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其中的小动物造型取自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绘画,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世界。
第三个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从1966年至1977年。这十年来,中国动画片产量基本为零。
第四个时期——缓慢发展时期。自1978年国家开始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经济发展与政治方面的逐步稳定,我国动画制作开始进入缓慢发展阶段,涌现出了大量的动画作品,例如《九色鹿》、我國的第二部动画长片《哪吒闹海》、系列动画《黑猫警长》等。但20年来,我国动画人思想保守,直到80年代中后期思维才扩宽了一些,创作题材也越来越广泛,例如《葫芦兄弟》《邋遢大王奇遇记》。其中,有艺术意味为题材的动画,由于过度追求艺术形式,以至于脱离了当时观众的审美趣味。1988年出品的《山水情》是我国最后一部水墨艺术动画。
第五个时期——动漫探索时期,从1990年到2010年。这时的中国动漫已经慢慢打开市场,出现了大量的动漫制作人,他们开始用心理解观众然后制作动漫,由此中国的动漫开始有了一些新的题材与形式。这个时期里出现了我国里程碑式的大型动画作品——《宝莲灯》。同时,大量日本动漫开始在中国播放,并且伴随着大量同名漫画书,例如《聪明的一休》《名侦探柯南》《樱桃小丸子》《机器猫》《灌篮高手》《美少女战士》《百变小樱》等等。
第六个时期为2010年至今。从2010年开始,我国动漫飞速发展,无论是剧情方面、人物角色设定,还是动漫作品3D制作方面,都有非常大的进步。于2007年播出的3D武侠动画系列《秦时明月》,至今一共已经做了5部,共175集。在这期间还有大量国漫剧集出现,例如《天行九歌》《画江湖》系列、《镇魂街》《魔道祖师》等等。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也开始发展起来,2015年田晓鹏导演的《大圣归来》深受网友好评,接下来出现的《大鱼海棠》《昨日青空》《风语咒》《白蛇:缘起》以及2019年暑假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都表明了国漫在迅速发展,同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3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艺术创新
近期的中国动漫题材大部分是取自中国古代神话和历史。《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样也是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整体故事背景是商周。从人物创作角度来看,红色的魔丸与蓝色的灵珠具有很强的对比。哪吒是魔丸转世,自古魔就以黑红色代表邪恶,哪吒是火属性,也反映出他的性格叛逆、玩世不恭,整个造型有火红炽热的感觉。敖丙是灵珠转世,蓝色不仅可以表达其龙太子的水属性,还可以反映出他性格沉静、举止儒雅、身形飘逸等特点。整个动画的成功之处在于哪吒性格叛逆,但内心柔软、不妥协,他在与命运斗争,剧中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凄凉。对比1979年上海电影美术制片厂出品的《哪吒闹海》与《少年英雄小哪吒》,《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创作手法与时俱进,而且其内容丰富度与深度都比之前更加完整。
4 结语
在我国动漫产业越来越受重视的同时,政府也在努力推动,为动漫产业投入大量资金,使得动漫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惊人的速度。国漫的艺术性逐步提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在前期选取哪吒形象时,有几百幅形象手稿,对人物创作细致,正如宫崎骏所说:“一切都可以靠科技来轻松完成,可我就是个不喜欢搭顺风船走路的人……画面的明暗,还是由人来控制的好。”
参考文献:
[1] 卢斌,郑玉明,牛兴侦.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4)[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 卢斌,郑玉明,牛兴侦.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5)[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3] 孙畅.日本动漫探究——日本动漫对本止及外来元素体现分析[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 沈菊.高等院校动画教育与动画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4)[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5] 刘软,张玻.中国新时期动漫产业与动漫营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6] 吴新兰.存在与感知:日本动漫在中国的跨文化影响[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7] 董秀成.动漫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8] 肖昕.中国动漫产业的市场运作模式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5(02).
[9] 李智伟.基于工匠精神的动漫教育实践性课程研究[J].艺术教育,2016(12).
[10] 邱颖倩.中国动漫的“前世今生”[J].群言,2018(3).
[11] 唐艺.国产动漫产业的优与劣势研究[J].设计,2016(13).
[12] 肖佳颖.中日动漫中的文化因素分析[J].经贸实践,2018(2).
[13] 魏三强.中国“大动漫”产业的新崛起[J].电影文学,2015(3).
作者简介:胡晓(1994—),女,江苏宿迁人,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17级美术学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冯信群(1962—),男,浙江临安人,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