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副结核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李永波

    摘要:肉牛副结核病也称为副结核性肠炎,是由于感染副结核分枝杆菌而引发的一种慢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生慢性卡他性肠炎、顽固性腹泻以及机体日渐消瘦,主要病变是肠黏膜变厚,并出现皱襞。任何养牛的地区都可能出现发病,特别是肉牛和奶牛生产较为发达的地区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危害,不仅会对养牛业的发展造成影响,还会威胁人类的健康。现对肉牛副结核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概述。

    关键词:肉牛;副结核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疫苗免疫;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1-0132-02

    1?流行病学

    1.1?病原

    副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肉牛副结核病的病原,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小杆菌,菌体大小在0.5~1.5 μm左右,具有抗酸性。该病原主要存在于病牛的病灶中,常见于肠黏膜和肠系膜淋巴结中,而其他部位基本无法分离出病原。

    1.2?易感动物

    主要是牛感染发病,常见于肉牛、奶牛,其中犊牛的易感性较高。另外,其他动物也能够感染,如猪、山羊、绵羊、马、驴、骆驼、鹿等动物。

    1.3?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且表现出明显症状以及隐性感染期内的病牛都能够向体外排菌。该病通过三种途径传播:一是病牛排出的粪便和尿液对环境造成污染;二是母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病菌,导致哺乳犊牛感染;三是病牛接触的饮水、饲料都能污染病菌,其他牛通过消化道感染发病。

    1.4?发病特点

    该病往往呈散发性或者地方性流行,且流行速度缓慢,具有较长的潜伏期,通常为6~12月或者更长。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其中春秋两季的发病率较高。母牛在妊娠、生产以及泌乳期间,气侯发生剧烈变化或者出现其他应激情况,都可引起发病。

    2?临床症状

    病牛主要症状是体型消瘦,缺少营养,初期发生间断性下痢,随着病程的进展变为顽固性腹泻,尤其是采食青绿饲料后会加重腹泻,排出稀薄粪便,并散发恶臭味,存在大量的黏液和泡沫,有时混杂血块。食欲不振,反刍功能减弱,有些会继发引起皱胃炎、前胃迟缓等疾病。病牛由于脱水而导致眼窝凹陷,精神不振,长时间因摄取营养不足而导致生产能力降低,全身虚弱无力,卧地后拒绝站起,毛焦肷吊,毛色干枯且失去光泽,下颌部位发生水肿。

    哺乳期母牛患病后泌乳量下降,最终大部分由于极度衰竭而死。

    3?剖檢变化

    剖检病牛尸体,发现主要是消化道发生病变,其中最明显的部位是结肠、回肠、空肠,肠壁变厚,肠黏膜发生脱落,表面不平整,黏膜以及黏膜下层有大量的上皮样细胞生成,病灶部位发生出血,肠内容物质地稀薄,并散发恶臭味。肠淋巴结发生肿大,质地变软,切面湿润。肠系膜和浆膜发生明显水肿,肠壁出现皱褶,突起处发生充血、出血。

    4?实验室诊断

    由于该病初期症状类似于腹泻类疾病,如某些寄生虫病、冬痢以及创伤性网胃炎,较难区分。因此,确诊还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细菌学检查、血清学检查以及变态反应等。

    4.1?细菌学检查

    无菌条件下取肠黏膜或者肠系膜淋巴结作为病料,制成涂片后采取抗酸性染色法染色,后镜检,可见被染成红色的小杆菌,而细胞浆质以及其他细菌等被染成蓝色,菌体大小在0.5~1.5 μm左右,往往呈单个散在或者呈分枝状排列。

    细菌分离培养需要较长的鉴定周期,且接种于培养基后生长缓慢,通常需要几周至几个月才可长出大量细菌。

    4.2?血清学诊断

    主要包括补体结合试验(CFT)、免疫琼脂扩散试验(AGID)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CFT是诊断该病最早的方法,也是国际上常用的诊断该病的一种血清学方法,但该法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假阳性,加之操作复杂,在大规模检疫中较少应用。

    AGID是一种经典的免疫学实验方法,但普遍认为该法用于诊断羊副结核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特异性也较高,而诊断牛副结核病则容易出现假阳性。

    ELISA是近几年较为广泛使用的方法,相比于CFT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二者配合检测可使检出率明显升高,加之操作简单,适合在大规模检疫中应用。

    4.3?分子生物学检测

    主要包括常规PCR检测、多重PCR以及荧光探针PCR,都能够在分子水平上特异地、快速检测出病理中是否存在病菌。

    4.4?变态反应

    这是检查肉牛感染该病与否的一种良好方法,常用副结核菌素或者禽结核菌素进行变态反应实验,即在牛颈侧皮内注射0.2 mL结核菌素,经过48 h进行观察,只要皮肤增厚至2倍以上、呈现热痛、弥漫性肿胀,即可判定为阳性。对于怀疑感染病菌的阴性牛,可在同处再次注射同样用量的结核菌素,经过24 h再进行1次检查,对结果进行观察。

    5?防控措施

    5.1?疫情处理

    在该病暴发的地区,必须按时对牛群进行定期检疫,对于感染发病且经济价值低下的牛立即采取淘汰处理。同时,对牛栏、牛舍以及牧场要进行全面消毒,及时清除污染的垫草以及粪尿。由于该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牛舍消毒后需要空置至少1年才可再次使用。

    对于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病牛,要采取隔离治疗,同时供给品质优良的青草,并补充适量的矿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加速恢复。

    5.2?疫苗免疫

    预防该病的疫苗主要包括弱毒疫苗、灭活苗,但要注意牛接种疫苗后无法彻底保护其不感染发病,且少数会由于接种弱毒苗而引起感染。另外,疫苗接种后会对临床诊断产生干扰,并在进行牛结核的皮试检测时可能出现交叉反应,因此需要继续研发具有免疫效果更好的新型疫苗。

    5.3?加强饲养管理

    禁止到疫区引进牛,且引种牛必须经过严格检疫和隔离观察,确认健康无病后才可混群。该病的发生与牛营养状况紧密相关,因此要给牛群饲喂营养丰富的饲料,保持牛舍干燥、干净卫生以及通风良好,坚持适量运动,增加阳光照射,提供足够的食盐及磷酸氢钙,确保饮水卫生,提高机体抵抗力。

相关文章!
  • 浅谈财政体制改革对农业与农村

    朱钇澜【摘 ? 要】 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几年来,党中央以及财务部

  • 低盐胁迫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

    孙梦蕾姜志强蒋洁兰王莉苹摘 要:为探讨低盐胁迫下肝脏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机体免疫中的作用,在肝脏酶活性、组织结构和基

  •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

    陆艳凤++孙国波++张响英++章敬旗++张海波摘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展在教学模式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