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红富士苹果早采问题的思考

刘志坚
摘 要:红富士苹果早采是全国主要苹果产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早采红富士苹果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却使果实品质严重不达标。早采违背了生产优质果的自然规律,损坏了品牌形象,生产中应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加快果树生产体制改革步伐,以保证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红富士苹果;早采;思考
近10年来,为适应市场要求,对红富士苹果过早采收,果实以含糖量为主的内在品质达不到国家标准,严重伤害了品种本来的品质风味和外观形象,以致败坏了品牌声誉。现针对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红富士苹果早采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业内同仁和广大果农参考。
1 红富士苹果早采的失与得
1.1 早采的红富士苹果品质不达标
实践证明,早采果糖度低,综合品质差。红富士的国家标准是含糖量14%以上(日本是16%),而早采的富士系苹果,含糖量只有12%左右。9月中旬采收的红富士苹果,因是第2个膨大期刚开始,果实还在生长发育期,虽然具漂亮的粉红色,但完全没有达到红富士苹果的本来性状。国庆节前市场上的富士苹果主要是以红将军为代表的早生富士套袋果和早采的富士套袋果。就是说把本性晚熟的红富士,当中晚熟品种一起采收了,显然根本达不到应有的生理成熟标准。
到目前为止,很多消费者没有吃过自然成熟的红富士苹果,全国大多数消费者不知道优质红富士苹果的“国标”,也没有体验过含糖量14%以上的充分成熟红富士苹果的甘甜与芳香。其实,在烟台80%以上的果农不吃早采的红富士苹果,他们吃的多是留在树上到10月底至11月初才采收的果。这也充分说明早采的红富士苹果口感不及正常成熟果。
1.2 早采的红富士苹果有利可图
由于早采果较耐贮藏,又可减少晚采果贮期黑(红)点发生严重的损失,在中秋、国庆“双节”节档的9月下旬,经销商就开始抢购,并大量入库。抢购早采的红富士苹果,翌年第二季度可填充市场,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助长早采之风一直延续了十几年,这个问题对中原、西北的苹果主产区有一定影响。
2 对红富士苹果早采的思考
2.1 套袋果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苹果套袋技术的普及应用,促进了红富士苹果走出国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烟台脱袋后1周的果实呈粉红的胭脂色,特别靓丽。经外商试销一炮打响,在广州和东南亚市场上的售价与美国红星相差无几,成为市场上的畅销货。在“货卖一张皮”的时代,对苹果内在品质没有很高的要求,消费者也不知道优质红富士苹果是个什么味道,而且还嫌弃全红的苹果色“老”、皮厚、不嫩、不靓。所以在“两节”苹果需求高峰期,金帅、红星、乔纳金等中熟品种相继退出市场的1996-2008年期间,以有限的早生富士、昂林、王林等品种进入市场。早采的套袋富士苹果很快成了填充“两节”空档的主角,从而引起了连续多年的早采风潮。2012年至今,以红将军为代表的早生富士系列品种(系)多了起来,更多的人开始明白了早采的红富士苹果“好看不好吃”的弊端,加上甘肃、陕西高原苹果的竞争,促使早采的红富士苹果市场越来越差。
2.2 缺少中晚熟品种是红富士苹果早采的基本原因之一
红富士苹果栽培面积和总产量都占80%以上,这个比例是不合理的。从总体上看,早、中、晚熟的苹果比例应该在1︰3︰6左右较适宜。所以调整苹果品种结构,适当发展“两节”前成熟的中晚熟优质品种,将是解决富士早采的长久之计。品种的超前性、特色性、多用性、多样化,乃是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客观要求。在生态条件最适晚熟品种栽培的烟台市和次适区,适当发展一些中晚熟特色品种是必要的。
2.3 早采的红富士苹果有损品牌优势
从全国苹果主产地看,烟台是富士苹果最适栽培区,但由于早采导致的苹果糖度不合国标,失去原有品种的风味,实在太遗憾。据我国有关部门对北京苹果市场的调查情况看:最好吃的富士苹果是新疆产的,虽然最不好看,但糖度最高,价格最高,供不应求;其次是甘肃、陕西苹果,由于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苹果甜度高,色泽好,在南北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山西、河南中原区,节气早,积温高,绝对高温时间长,病虫害较重,以套塑膜袋果为主,果实有早熟、贮藏性较差的问题;河北、辽宁属富士苹果发展的北纬临界区,温差大,冬来早,基本上没有早采现象,苹果品质、风味都较好;烟台地区将早采的红富士贮于气调库中,翌年4-6月份进入市场卖缺货,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糖度不达标,有损品牌优势。
2.4 早采违背了生产优质果品的国标
红富士苹果的“国标”,是农业部联合多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生产、市场等诸多因素形成的,应是富士苹果生产销售渠道自觉遵守和执行的“清规戒律”。 以“市场需求,不能违背”为由,追求高利益,误导生产者、消费者,致使红富士苹果生产偏离航向,违背了科学规侓和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宗旨依据。
2.5 典型的经验是值得学习的
果农应用套袋技术,提高了苹果的外观价值,使苹果着色鲜艳,外观靓丽,增强了苹果的竞争能力。但早采的果“好看不好吃”,不合“国标”。近几年,烟台市的招远、蓬莱等地的新老典型红富士苹果的采收期主流在霜降后。招远老典型的前孙家白占霞现代苹果示范园和蓬莱“红孩儿”示范园的红富士苹果,都是在11月5-10日采收。此时采收的苹果全红、浓红,黄肉蜜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5%以上。国家有关部门在高海拔山区生态条件下生产的苹果,在树上生长时间190~200 d,品质综合指标达95%左右,而早采果的品质度发挥不到50%。5年前,北京市区中日友好果园生产的充分成熟的宫崎富士苹果,精装礼品盒,85 mm以上的果每个8~10元。这些示范基地生产的精品果,综合品质都不亚于日本的优质红富士,值得学习。
品质,是果品的生命;国家标准,是行业准则。品质好坏,是由生产过程决定的;生产过程是否先进,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苹果早采不符合果树正常生长、生理成熟的自然规律,又达不到国家标准,这不单纯是个技术问题。必须由地方政府牵头,业务部门、经营管理等部门共同参与,通过宣传发动,政策引导,市场调整,还富士苹果的本来面目。任何把市场需求和果品质量标准对立起来的观念都是片面的。
红富士苹果早采,满足了部分市场的需求,却违背了果树生长发育规律。因此,回归适时采收,也是自然规律的必然。
2.6 技术推广部门和科技人员对早采有异议
技术推广部门和科技人员清楚的知道,长期早采势必影响品牌苹果的声誉。由于晚采可能加重贮藏期的生理病害和不良气候条件的伤害,往往给果农造成损失,使大多数技术人员和果农不敢涉险。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也深知此理,没有将富士苹果早采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在宣传力度、市场运作、政策引导上缺乏得力措施,缺乏全民的共识。
红富士苹果早采1个月左右,可有效地减少营养消耗,增加树体的储藏营养,减轻苹果大小年;减少1个月的生产成本,还能卖个高价,早拿到钱;早采果有一个后熟期,经过贮藏果实的糖度、风味有所提高,还可降解果实中的农药残留。从商品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讲,是一件好事,但却丢掉了品质这个根本。也就是说,早采苹果符合果农的利益,却失去品质核心。
2.7 加速果树生产体制改革步伐,再创辉煌
全国80%以上的苹果园,是个体果农种植和承包的;大冷库、大客商收购的苹果,90%以上是个体户生产的。在果品生产中应用的传统农药,很难保全部苹果符合绿色苹果的卫生标准。果农的生产管理水平高低差别很大,小农意识也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
改革开放以来,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果树生产新老典型和已经初具规模的合作社团组织、大中型样板示范园区正在崛起,若政府部门能抓住果业生产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充分发挥生产、经营诸方面及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协作功能,完善产、供、销、科技服务体系化目标;充分发挥全国各地苹果的生态优势、品种优势、科技优势、果品质量优势,红富士苹果一定能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国内外市场,一定能再创辉煌!
相关文章!
  • 浅谈财政体制改革对农业与农村

    朱钇澜【摘 ? 要】 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几年来,党中央以及财务部

  • 低盐胁迫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

    孙梦蕾姜志强蒋洁兰王莉苹摘 要:为探讨低盐胁迫下肝脏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机体免疫中的作用,在肝脏酶活性、组织结构和基

  •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

    陆艳凤++孙国波++张响英++章敬旗++张海波摘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展在教学模式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