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画,是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画家思考人生终极价值和意义的智慧力作。画作虽然仅有几何线条和单一颜色,却如道家八卦图一般再现了宇宙自然幻化的规律。画里沉淀着画家宗教般的情怀、极致的理性和深邃的浪漫,看似毫无内容,所有内容却尽在画中。作品既满足了画家对纯粹的渴望,也蕴藏了宇宙自然法则。抽象纯粹而博大精深,是蒙德里安画作的伟大贡献。

    关键词:抽象;几何;纯粹;单一;平衡;天道

    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叉,皆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拳法多樣,纵然是少林、武当、峨眉,还是内家、太极、形意,拳术之道,乃在修心。形意拳霸道,拳法却简洁朴实,动作直来直往、一屈一伸、节奏鲜明、朴实无华,还颇有自然美。拳谚是: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半步崩拳属拳法里最简单的一路,但有半步崩拳打天下美誉。创建人郭云深因铲除恶霸,犯了官司,被关进监牢。狱中他苦练功夫,由于项上有枷、脚上有铐,故而练就只能迈出半步的绝技。绝技是前足前行一步、后足紧跟一步、后足不得超过前足,故称半步;拳从中盘胸腹处发出,形短、力猛,如崩箭穿心、山崩地裂,故曰崩拳。半步崩拳貌似简单,但当中堂奥极难达到。需练武之人功力深厚,再瞅准时机、步伐迅速、经验老到,才能在对决中将敌手瞬间击中,力透胸背、望之胆寒。

    武学千年,胜负不过是过眼云烟。不管何方高人,功夫再高高不过天,天资再厚厚不过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强中自有强中手,不必争一时之长短。世事无常,岁月偷心,不如守住一个“淡”。其间真味,智者自明。其实高人走到最后,都乃云淡风轻,粗茶淡饭;皆因领悟,平常心是道。具备这样的做人修为甚好,可是也须生当逢时。人类历史总有一段时期,属于生不逢时的罹难期。古今中外,莫不如此。20世纪初,随着文明的高度发展,新科技和新发明改变了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也膨胀了大国沙文主义思想,重新瓜分和洗牌世界资源的趋势,锐不可当。1914年,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国、法国、俄国为核心的协约国,开始了长达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遍及欧洲大地、蔓延到非洲和亚洲,造成1000万人死亡、2000万人受伤。仅凡尔登战役,法军就死亡46万人,德军死亡30万人,史称“凡尔登绞肉机”。 一战中各种新式武器,纷纷陆续登场。德国释放毒气,英法使用化学武器,坦克首次用于战争,飞机和飞艇狂轰烂炸。潜水艇在海战中,也作为最新武器大开杀戒。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如此大规模的生灵涂炭。21年后,作为一战的未了情及延续,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二战是由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霸世界权而挑起的,经多次局部战争而逐渐演变为全球规模的战争。战火牵扯到五大洲,分五大战场。即:欧洲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达到2200万平方千米;军民伤亡7000余万人;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

    一战、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浩劫,对哲学、思想和文艺界的冲击异常剧烈。面对无告的人世间,敏感多情的艺术家开始思考和直面这个惊悚的世界。在悲凉年代里,放弃矫饰、直奔死亡、质疑生命、推翻传统,成为艺术家的一致哀鸣和共同回响。艺术家们开始思考和探索世界真相,何谓永恒和终极意义。这样的艺术家们比比皆是,其中之一就有荷兰画家蒙德里安。蒙德里安,生卒年为1872-1944。他是荷兰三大画家之一。荷兰画坛大名鼎鼎的三剑客是,伦勃朗、梵高和蒙德里安。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他对后来的建筑和设计等影响也持续发酵。蒙德里安出生在荷兰中部城市阿默斯福特,在乌得勒支东北约20公里的埃姆河畔。那里沉淀着历史,十二世纪为城堡,中世纪街道、古城和水门至今尚有残存。他的父亲是一位严格信奉加尔文教的清教徒、业余画家和小学校长,叔父是职业艺术家。书香文艺之家使蒙德里安自小得到良好的教育,他很小就有机会接触美术。而宗教氛围,对他日后从艺之路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蒙德里安画艺成熟后,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一战二战,他的每次艺术变法背后的深层动力,都是宗教在起支撑作用。信仰是一个人最大的能量来源、是一个人思考世界的精神纲领和指路明灯;也是灵魂的向导、生活的行为准则和最后底线,同时也是观察和思考世界的启示录。从小在浓郁的宗教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孩子,看待事物总会多一分思考,这是宗教生活习性养成的判断力,继而把这份思辨本能内化到了家常日用的生活中。马克思、弗洛伊德、蒙德里安等哲学和文艺界拓荒者,莫不如此。

    8岁的蒙德里安就立志当画家,但是家人认为艺术家不是一项稳定工作,不建议他从事。蒙德里安和父母多次沟通后,承诺先取得美术教师资格,以保证安身立命。如此父母才允许他学画。蒙德里安在拥有教师资格后,并未在教师岗位工作,此乃后话。他最初学画是跟他叔父。他叔父是海牙画派画家,蒙德里安的童子功即是海牙画派。该画派致力于用写实手法来绘制风俗画和风景画,以表现熟悉的民间生活,并揭示其本质。此画派的作品往往带有某种浪漫色彩和怀旧情绪。20岁时他取得了中学教师资格,之后进入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学院深造,正式接受学院派系统训练。在学院,他是一名刻苦和倍受老师赏识的好学生。他的初始绘画功底,是从学院派写实主义起步,再经过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风格的影响而一路走来。风景画是蒙德里安初期的绘画主题,此时的作品弥漫着十七世纪荷兰绘画的气息。但是风景画里饱含的深情与诗意,却专属蒙德里安独有。那样浓郁的诗意,绝非绘画技巧能够达成;只有对所画物像深沉的爱,才能融化和孕育出这样的柔情与感伤,画中渗透着宗教家悲天悯人的情怀。渐渐的,海牙画派的味道离他远去。从他的早期绘画中,便可追踪到他对“边界”的热衷。他的风景画里,总会用线条或再现物像或框进物像、或分离物像,总之线条感极强。中国传统画有白描技法,蒙德里安的风景画没到那个程度,可是从画中依稀可以追踪白描画法的形迹。他兼具理性与诗意的作品,在同辈画家中竖立起自己的风格。到了1909年,蒙德里安经历了自己的宗教革命,此时他加入了“荷兰通神论者协会”,接触了新柏拉图主义和多神论思想。

    新的宗教教义,与他故有建立起来的价值体系有分歧、有融合,这些都让蒙德里安重新思考和定位,人类存在的终极价值。这些思想的转变,注定会影响他要表现的题材。每一幅画,都是画家看世界后,自己思考过滤继而呈现出的种种诉说。画画就是画思想,读画就是读画家的心。追踪和把握蒙德里安一路飘移的画脉,他的意识流流经之处,便是最准确的参考路标。而这些路标,无不与他的宗教信仰息息相关。1911年,蒙德里安见识了畢加索和布拉克等立体派先锋画家的作品,受到极大震撼。立体派对物像的理性理解、客观表达和准确切割,吻合了蒙德里安的价值诉求。他前往巴黎实地研究立体派,吸收精神。当时正值立体派从分析阶段走上立体综合阶段的过渡期,蒙德里安被分析派吸引。通过此点再次印证,但凡沉淀着思考和深度的事物,总能打动和契合他的心。宗教信仰的哲学思辨精神,渗透到他的艺术创作喜好里。蒙德里安的聪明在于他永远不会照搬照抄,他的画作不画立体只画正脸。作为哲学修养颇高的画家,他吸收的新鲜事物,总是吸收唯我所用。此外,他还把音乐作品的韵律,融入到绘画中。1914年,他回到荷兰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蒙德里安投身于新造型主义里。这时他钟爱的题材是树木、沙丘、海洋、教堂和风车,这些正是他的荷兰乡愁。代表作品《灰色的树》,迷离梦幻,好似万花筒里面的物像。画面乍看支离破碎,继而又有三维空间效果,细细品读就是拿线条勾勒成的蓬勃旺盛的树。此画已经具备抽象画的端倪,可是仍处在具象和抽象的过渡期。他超越了立体派,画树木几乎全用线来表达,形象痕迹已然消失,留下的唯有线条。

    如果说,画家火眼金睛看到的世界是什么?答案是梗概。通过宗教信仰这个太上老君的火炉熏染后,蒙德里安这位齐天大圣看到的世界,过滤掉一切枝枝蔓蔓,只剩梗概。这是理解蒙德里安作品的钥匙。画中还能看到,画家用色已经十分纯粹。他正在尝试用简练的颜色,建立起与画作的情感。背后的精神内涵,可理解为精神洁癖。《灰色的树》,是哲学家的抽象思维树。1917年,蒙德里安与朋友建立了“风格派”社团,并为该社团创办了一份同名杂志,从而在理论上完成了他抽象派的理论体系。《造型艺术与纯粹造型艺术》一文,标志着他抽象派艺术理论的确立。文中他多次提到,“抽象艺术的首要和基本的规律,是艺术的平衡”。此观点,预示着他提前为艺术创作的再次变法确立起精神纲领。知与行,理论与实践,有时并不同步。这句话可读出蒙德里安向往的艺术境界,是达到一种平衡。1918年,他签署了反战、反个人主义,宣扬和平团结的“风格派宣言”。画家有志借艺术来升华生命。他向往的理想现实世界,实则是儒家追求的境界。孔子关心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与人为善,社会应建立良好的秩序,如此才符合天道。这个天道便是蒙德里安的平衡。绘画实践中,他开始用抽象造型和中性色彩,来传达秩序与追求中庸的理想。纯粹实在和纯粹造型,是蒙德里安的终生追求。二者仍然还是宗教教徒和哲学家精神洁癖的另类表达,只是画家用绘画方式外化他的精神内涵。经年锤炼的理性思维脉络,以及对宗教教义刻骨铭心的持戒心,宣泄到了作品里。是什么人就该有什么作品,是永恒的艺术规律。蒙德里安说,“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的力量的表现,这类对立物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寻找这种绘画平衡,也是他内心寻找驾驭生活的定盘星。这个准星,也可说成是宇宙规律、自然法则、天道、道家阴阳平衡、佛家即心即佛。

    由于蒙德里安的作品过于理性,美术界称它为“冷抽象”。其实中国人对他的抽象画,理解起来会更容易,因为大家都看过八卦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德里安心情大受干扰,他的画失去欢快的色彩,而由黑色线条贯穿画面。最后一次变法,蒙德里安攀到了艺术之巅。他再也不画实物,而把绘画限制在最基本的要素上:直线、直角、三原色(红黄蓝)、三非原色(白灰黑)。他做到了终极纯粹。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高手过招,阅尽千帆;终须领悟老猿挂印回首望,关隘不在挂印,而是回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追风赶月、千回百转过后,高手们总会沉淀些什么、涵养些什么、留下些什么。此乃博大精深,更是做人智慧。武学千年,画艺万代,莫不如此。凝望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画,画里好像什么都没有;然而所有的所有,全部蓄势在画中。画里蕴含着极致的理性,深沉的浪漫,空寂的灵性和永恒的宇宙法则。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含而不露,以幻制幻。焉能国人独享?

    天下大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作者简介:

    王彧浓,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