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歌传承发展现状及其成因探析

摘要: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桐城的一种地方民歌,以其特色体式"桐城五句型"被专家称为"桐城歌体",早在明代便风行一时。本文首先简介桐城歌及其渊源,再分析桐城歌的艺术特色及桐城歌的传承、研究与创作现状,最后将桐城歌与明代同时高度发展的吴中山歌、土家族情歌、扬州清曲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桐城歌传承发展现状稍显落后的原因。
关键词:桐城歌 传承 发展现状 成因分析
一、桐城歌简介与渊源
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桐城的一种地方民歌,它既是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又是融词、曲、表演于一体的综合音乐艺术。“桐城歌”由山歌、号子、小调、风俗礼仪歌(摇篮曲、儿歌、灯歌、茶歌、秧歌、哭丧调等)组成,题材广泛,内容涉及传说、风土、时政、劳动、生活、情爱、仪式、事理、趣味、灯歌、儿歌等诸多方面。桐城西北多山地盛产山歌,五句子较多;歌词多以韵文形式的对偶句子。 桐城东南多平原盛产小调,其形态特点一般抒情、柔美,节奏较规整;旋律进行较细腻委婉、温和柔雅。而劳动号子与风俗礼仪歌则是各地都有,但各地都有细微的差异。
五句子歌谣最早可追溯到《诗经》,收录九首四言五句山歌,也是今天七言五句子山歌的雏形。桐城歌具体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有史可查的桐城歌率先进入文学史册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曹松的《曹梦征诗集》。《明代杂曲集》就收集桐城歌25首,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山歌》收有24首“桐城时兴歌”,(明清时山歌泛指一切民歌,还有小曲、俚曲、小令、俗曲时调)谓之“乡俚传颂”。清乾隆九年刊《万花小曲》等众多书籍收有多首桐城歌。
二、桐城歌艺术特色
(一)语言特色
1.桐城方言
桐城歌运用桐城方言与音乐的韵律相协调,方言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韵味,保存了桐城歌与众不同的魅力,缺点是不易听懂和不利于传唱传承。
2.七言五句
“五句子歌地理区域分布在长江流域,包括鄂、川、湘、陕、皖、赣、豫、浙、苏诸省” [1],专家称之为“桐城歌体”。冯梦龙的《山歌》收录24首,除一首外其余 23首均为规整的七言五句体,在当时所有的山歌记录中没有如此高比例的五句子现象,足见当时“五句子歌体”是桐城歌最大的特征之一,后来明清时代的长江流域众多民歌都有采用五句子现象,如吴中山歌,而同时收录于冯梦龙《山歌》中的吴中山歌当时是没有五句子的,桐城素有“吴头楚尾”之称,与吴地距离近,交流颇多,足以证明吴歌后来受到桐城歌体的影响,为其提供范本借鉴作用,也是文化交流融合的自然现象。而当时土家族情歌主要是对称式律诗结构,后借鉴“桐城歌体”由四句增补于五句,现已成其一个重要的标志性特征。
3.俗中见雅
桐城歌虽然是俗文学,但俗中见雅,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音乐性,其语言凝练含蓄委婉,曲调优美韵律和谐,常用比喻和象征等表现手法。如“荷花爱藕藕爱莲,花儿香来藕儿甜,荷花爱藕丝缕缕,藕爱荷花朵朵鲜,人意相投共枕眠。”桐城文人尤其桐城派精英人物从桐城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方以智、刘大魁、张廷玉等,为桐城歌品味的提升和广泛流布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二)音乐特色
桐城歌的演唱形式主要有独唱、齐唱、对唱、合唱等,节拍以四二、四四、四三规整的居多,还有一部分混合拍子;“桐城歌大多数为大乐段结构,篇幅较小;旋律多以级进式、环绕式等较为柔和平稳的临近音连接为主,跳进较少,音乐思维略显窄小。”
三、桐城歌的传承研究创作现状
(一)桐城歌的传承
1.民间传承
课题组编印调查问卷,重点考察研究几个最有代表性的乡镇。调查发现“青壮年村民大部分外出务工,极少数中青年也不愿意主动学习桐城歌的演唱,总体来说桐城歌的传唱日益边缘化,处于后继无人状态。众多优秀的歌手相继作古,现在世的大部分老人72岁以上,都是完全纯粹的“口传心授”习得者,如不及时抢救记录整理,随着老人的相继衰老、去世,可能很多优秀的民歌会失传。”
2.官方传承
据桐城文化馆张志鸿馆长介绍:20世纪解放初,桐城文化馆组织相关人员下乡记录采风,目前馆内有100多首简谱手印稿,2008年桐城歌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举办桐城歌音乐会六次;桐城歌曾参加中国安庆第一、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文艺演出。2013年5月举办桐城歌免费培训班,有一名指定传承人吴云芳,年近六十,享受国家传承补贴。桐城文联叶濒老师研究桐城歌二十余年,出版专著3部,收录桐城歌近万首,但录音磁带年久失真,现已无法获得音乐记录。
(二)“桐城歌”研究现状
1.文学民俗角度
桐城文联叶濒,1992年12月出版,主编《桐城歌谣》(中国歌谣集成安徽卷桐城分卷);2002年7月出版,主编《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中国歌谣集成安徽卷桐城分卷);2012年5月出版,主编《桐城歌》(黄山书社出版,搜集整理);论文《一部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歌集》(《新闻世界》1998年第5期)、《桐城歌浅析》(《晨报·都市安庆》2006年11月1日),另有文化教育部门的近十篇关于桐城歌的论文。
2.音乐角度
安师大潘竞老师的课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的传承及其文化的研究》已在安徽教育厅作为人文社科课题立项;徐慧俊整理记谱、研究工作尚处初始阶段,两篇相关论文发表于大学学报,桐城师专徐慧俊主持的校级课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研究》已立项,课题组发表14首桐城歌乐谱于叶濒的《桐城歌》专著上。
(三)桐城歌的创作
桐城歌的搜集整理工作主要由文化馆组织,并成功举办6次专场音乐会,主要是传统歌谣的演唱,创新的部分少。在近几届桐城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有《哑谜歌》、《灯歌子》。2009年桐城市第一届艺术节,《哑谜歌》作为优秀节目参加展演;2012年《灯歌子》参加安庆市展演,2012年《哑谜歌》走上央视“星光大道”的舞台。排练、创编者均是优秀的中学音乐教师,从这点印证了桐城歌乐谱的整理、理论的研究、曲目的创作需要专业音乐人的参与,只有如此才能做大做强。
四、“桐城歌”发展现状成因分析
早在明代桐城时兴歌便风行一时,冯梦龙的《山歌》另辟专卷收录,与同时代的土家族情歌、吴中山歌、扬州清曲成为长江流域的歌谣艺术明星。几百甚至一千年前的桐城歌音律已经无从考证,但从清代桐城先贤姚兴泉的《龙眠杂忆》一书言简意赅的表述“曲最高而音极响,抑扬疾徐,自然合节”“实非寻常吟咏”,可见其音乐魅力。桐城当时是一个县,在中国的歌谣史上,以一个县名来冠歌名,是很罕见的,足以证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桐城歌艺术水准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而明清之后,相对于土家族情歌、吴中山歌、扬州清曲来说,桐城歌发展稍微滞后,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一)与明代同时期姊妹民歌艺术相比发展落后的原因
1.缺乏专业文人的参与
尽管桐城歌在明代特色鲜明,桐城有“文都”之称,桐城文派统领清朝文坛两百年,但传统文人参与封建科举的多,且取得骄人的成绩,但真正参与桐城歌创作收集的较少,有也是把它作为“副业”、非主流文化,建国后主要搜集整理工作靠文化部门个别同志。直至2010年才有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近三年才开始成立桐城歌研究小组,才有文人对桐城歌进行研究、归纳、总结。而其他扬州清曲和吴中山歌有天然优势,传播范围较广,经济较为发达,早有本地高校教育工作者参与研究,相对来说研究成果较多;而土家族人民世世代代在湘鄂川黔边的崇山峻岭中繁衍生息,正因为闭塞,远离现代文明,才保存了民歌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因此相对来说桐城歌在传承环境、作品及理论研究上等稍显滞后。
2.缺乏专业音乐人的参与
桐城自古崇文重教,科举盛行的封建时代,桐城人将科第进阶作为人生的首选,桐城歌是普通百姓生活劳作休闲娱乐中的传唱,还有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极少数的贫苦艺人和残疾人在乞讨中传唱。而扬州清曲除普通百姓自娱外,还有多才艺的青楼歌妓和流动卖唱的民间艺人,另有一批文化水平高的男性自娱,为扬州清曲的发展与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建国后扬州清曲开设传承班,有高校学者纷纷撰文研究。而桐城歌上世纪主要是个别音乐工作者记谱整理,近几年才有音乐教师参与到桐城歌的表演、创作、研究、传承中来。
(二)与信息社会及国家政策导向的原因
1.信息社会的多重文化选择
高科技是冲击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多重的文化选择、多渠道多方法的普及方式。桐城歌赖以生存的农耕社会环境一去不复返,年轻人纷纷进城学习、工作,广播、电视、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盛宴,桐城歌不再是娱乐主餐,而被日益边缘化。
2.与政府的文艺方针有关
中国很多著名的民歌是少数民族的,而作为人口占绝大多数(百分之九十二)的汉族著名的民歌并不多,这与建国后政府的导向有关,汉族大力发展戏曲,专业文人、音乐人纷纷加入到戏曲的创作之中,桐城歌被专家誉为是“黄梅戏的乳娘”,桐城也是黄梅戏的故乡,著名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就是从小唱着桐城歌长大的,著名黄梅戏演员韩再芬为唱好黄梅戏专门来学习桐城方言,随着时白林等一批音乐人的加入黄梅戏建国后飞速发展,吸取桐城等多地民歌的文学音乐营养,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各地成立了黄梅剧团,而桐城歌真正的创作、研究是近几年音乐专业、汉语言专业教师的加入,才有了一些优秀的新作品及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全球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边缘化,桐城歌如何传承与保护,如何进一步普及与发展是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只有在深层次的客观分析桐城歌的历史原因,才能为未来的桐城歌研究指引正确的方向。
基金项目:
安徽省社科联2014年课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音乐文化及其传承研究》主持人,项目编号:B2014020;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处课题:《学前教育专业中传统与乡土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持人,项目编号:JG11320;校级课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研究》主持人,项目编号:2011tzkt007。
参考文献:
[1]董学民.五句子歌的地理属性[J].音乐探索,2002,(04).
[2]徐慧俊.桐城歌音乐特征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2013,(06).
[3]徐慧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2,(06).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