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大众媒介结合发展出路探析
王思文+贾文颖
摘要:大众传播媒介等新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为适应时代需要,传统文化积极寻找与大众传播媒介相契之处,但是由于传统文化自身的特点,在寻求合作的过程中产生了如“哗众取宠”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朗读者》为例,分析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合作的现象与产生的问题,以期找到它们未来合作更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众媒介 合作 《朗读者》
2017年媒体迎来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元年,《见字如面》的出现打破满屏的“萌娃奶爸真人秀”局面;《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更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诗词热”;由董卿担任制片人的全新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2月18日首播之后,豆瓣评分便高达9.3。有评论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将迎来“新的春天”,有人认为这些节目将成为大众传媒圈的“一股清流”。然而本研究认为,该现象的出现从表面看确实是好事,但传统文化传播的实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仍需有识之士继续探索。
传统文化与大众媒介的结合最终将是昙花一现?
由于电视的受众范围广,观众的文化水平差异大,大多数观众很难同时得到情感上的共鸣,这是文化类节目长期缺席电视屏幕、难以深入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这一点,《朗读者》制作团队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他们希望把《朗读者》打造成一档“高而不冷”的优秀文化节目。 “高”是来自文学品质,而“不冷”靠的则是情怀,用真挚的情感让文化更加平易近人。本研究根据节目在腾讯视频上的播放量、在百度上的搜索量以及在新浪微博上的转发评论数观察受众对节目的关注度,以期大致得到受众对节目的关注持续度,并间接得到一个接近传统文化在大众媒体上播放的节目影响力有多大。从两方面得到数据发现最终结果并不尽《朗读者》制作团队之意:
一、腾讯视频的节目播放量。
总结腾讯视频前五期《朗读者》节目的播放量,得到上面的折线图。由图中可知,节目的播放量虽然有所起伏,但是整体呈下降趋势,第五期节目的播放量甚至只有第一期节目的7.3%。
二、百度指数的起伏情况。
以“朗读者”为关键词,在百度指数进行搜索,得到了上图的曲线图。由上图可知,自节目2月18日开播以来,截至3月26日,共有五个峰值,而这B、C、D、E、F五个峰值也都是在节目播出的当天达到的,之后搜索指数便会迅速下降。第三期节目之后,搜索指数没有超过25万。
三、《朗读者》节目官方微博发布节目视频时微博的转发加评论数。
每期节目在电视上播出之后,《朗读者》的官方微博都会发布节目的网上播放渠道,通常关心节目的观众,会通过这些链接,收看相关的节目视频。观察数据发现这些微博的评论和转发数明显呈下降趋势,第五期节目的评论和转发数甚至只有89条。
通过对以上三个平台相关数据的观察可以看出,《朗读者》的受关注度在明显下降。《朗读者》在满屏的娱乐综艺节目中杀出重围,的确给吃惯“山珍海味”的观众带来一些“清粥小菜”,让人眼前一亮,引发了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重视,但是通过种种数据,可以看出,观众对文化类节目的关注持久度是有限的,这也导致节目的影响力注定是有限的。
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是武装外表还是内心?
“一个人、一段文”,《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形式,用朗读的方式传播经典文章,传播传统文化。但本研究通过腾讯视频《朗读者》观察节目视频前五期的弹幕数量以及内容,发现节目制作者旨在引起受众深层次思考的关注点,在弹幕上被更多受众带“跑偏”,所得数据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的统计数据可知,视频的弹幕数量略有起伏,但总体下降。这一方面应该与视频的播放量相关,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观众实时互动性逐渐减弱。从“一时兴起”到“默默离场”,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是否最终亦成为受众为自己披上“文化人”外衣而做的“狼皮”值得思考。
腾讯视频中的弹幕有点赞功能,官方会自动筛选弹幕点赞数前20名。搜集前五期节目,每期节目排名前20名的,共100条弹幕。本研究将100条弹幕进行阅读,最终将其分类,类型包括“对主持人及嘉宾的表白与祝福”“对文化深刻反思”“对节目形式的评价”三种,得到数据如下:
由数据可以看出,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观众更关注的是主持人和嘉宾本身,例如粉丝对主持人的告白,“董卿,你太有气质了,真的很喜欢你!”;亦或者是对于嘉宾和主持人某些表面现象的讨论。在第四期节目中,“朗读者”胡玮炜是新闻专业出身,但是因为她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在朗读中,弹幕全程都在讨论“新闻专业对于普通话等级的要求”,还有一些观众频繁在弹幕中询问主持人和嘉宾的口红色号。而对于经典图书所引发的反思。弹幕中最多的只是:“读书让人变美”“我要读书”之类的决心,而对于譬如“遇见”的思考,自己人生的美丽邂逅,弹幕上几乎无人分享。
高卫华在《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和独特风格不易实现数字技术转换的主要原因包括传统文化的高度系统性和复杂性,其承载的民族价值和价值观念意蕴深厚,隐形度高,有些内容不可言传。这也是为什么受众眼里的《朗读者》更多的是其外在形式而对其主题、对嘉宾所读经典反思较少的原因之一。
大众媒介包裹下的传统文化能走多远?
《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出现是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合作的新方式之一,《朗读者》的热播说明受众接受这种方式,起码有意愿接受这样方式传播的讯息。制作者企图利用这种形式的传播渠道推动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但数据说明,大众传播媒介的渗入只是表面的,其无法植入受众心灵,其影响无法波及久遠。
大众媒介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论证教育与电视的关系认为:电视带给人的教育是没有前提条件、没有难题、没有阐述的,而这种教育的名字只能是“娱乐”。电视带给人的教育是摒弃其顺序及连贯性的,为了使受众得到满意,电视教学常常以讲故事的形式伴有动感的音乐来进行。而这一切并不能真正使得学习者成长。①推而广之,大众传播媒介用多样的形式吸引受众注意,但当形式大于内容时真正的内容即被忽视,最终传播到目的也被淹没在纷繁复杂的形式中。传统文化需要媒介技术支持,但买椟还珠最终只能是得不偿失。汪振军、乔小纳认为大众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最关键的还在于传播主体如何适应变化了的传播环境而采取积极有效的传播策略。因此,内容如何大于形式,形式如何更好地传播内容应该是每个大众媒介工作者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虽然数据说明《朗读者》并没有得到传统文化持续升温的理想效果,但潜移默化的效果需要持续关注。因此,如《朗读者》《诗词大会》等类似传统文化与大众媒介结合的节目值得提倡,同时媒体人还需要更多、更新的尝试。
(作者单位:大同大学)
注释:①[美]尼尔 · 波兹曼:《娱乐至死》,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第174-177页。
摘要:大众传播媒介等新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为适应时代需要,传统文化积极寻找与大众传播媒介相契之处,但是由于传统文化自身的特点,在寻求合作的过程中产生了如“哗众取宠”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朗读者》为例,分析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合作的现象与产生的问题,以期找到它们未来合作更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众媒介 合作 《朗读者》
2017年媒体迎来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元年,《见字如面》的出现打破满屏的“萌娃奶爸真人秀”局面;《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更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诗词热”;由董卿担任制片人的全新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2月18日首播之后,豆瓣评分便高达9.3。有评论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将迎来“新的春天”,有人认为这些节目将成为大众传媒圈的“一股清流”。然而本研究认为,该现象的出现从表面看确实是好事,但传统文化传播的实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仍需有识之士继续探索。
传统文化与大众媒介的结合最终将是昙花一现?
由于电视的受众范围广,观众的文化水平差异大,大多数观众很难同时得到情感上的共鸣,这是文化类节目长期缺席电视屏幕、难以深入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这一点,《朗读者》制作团队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他们希望把《朗读者》打造成一档“高而不冷”的优秀文化节目。 “高”是来自文学品质,而“不冷”靠的则是情怀,用真挚的情感让文化更加平易近人。本研究根据节目在腾讯视频上的播放量、在百度上的搜索量以及在新浪微博上的转发评论数观察受众对节目的关注度,以期大致得到受众对节目的关注持续度,并间接得到一个接近传统文化在大众媒体上播放的节目影响力有多大。从两方面得到数据发现最终结果并不尽《朗读者》制作团队之意:
一、腾讯视频的节目播放量。
总结腾讯视频前五期《朗读者》节目的播放量,得到上面的折线图。由图中可知,节目的播放量虽然有所起伏,但是整体呈下降趋势,第五期节目的播放量甚至只有第一期节目的7.3%。
二、百度指数的起伏情况。
以“朗读者”为关键词,在百度指数进行搜索,得到了上图的曲线图。由上图可知,自节目2月18日开播以来,截至3月26日,共有五个峰值,而这B、C、D、E、F五个峰值也都是在节目播出的当天达到的,之后搜索指数便会迅速下降。第三期节目之后,搜索指数没有超过25万。
三、《朗读者》节目官方微博发布节目视频时微博的转发加评论数。
每期节目在电视上播出之后,《朗读者》的官方微博都会发布节目的网上播放渠道,通常关心节目的观众,会通过这些链接,收看相关的节目视频。观察数据发现这些微博的评论和转发数明显呈下降趋势,第五期节目的评论和转发数甚至只有89条。
通过对以上三个平台相关数据的观察可以看出,《朗读者》的受关注度在明显下降。《朗读者》在满屏的娱乐综艺节目中杀出重围,的确给吃惯“山珍海味”的观众带来一些“清粥小菜”,让人眼前一亮,引发了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重视,但是通过种种数据,可以看出,观众对文化类节目的关注持久度是有限的,这也导致节目的影响力注定是有限的。
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是武装外表还是内心?
“一个人、一段文”,《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形式,用朗读的方式传播经典文章,传播传统文化。但本研究通过腾讯视频《朗读者》观察节目视频前五期的弹幕数量以及内容,发现节目制作者旨在引起受众深层次思考的关注点,在弹幕上被更多受众带“跑偏”,所得数据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的统计数据可知,视频的弹幕数量略有起伏,但总体下降。这一方面应该与视频的播放量相关,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观众实时互动性逐渐减弱。从“一时兴起”到“默默离场”,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是否最终亦成为受众为自己披上“文化人”外衣而做的“狼皮”值得思考。
腾讯视频中的弹幕有点赞功能,官方会自动筛选弹幕点赞数前20名。搜集前五期节目,每期节目排名前20名的,共100条弹幕。本研究将100条弹幕进行阅读,最终将其分类,类型包括“对主持人及嘉宾的表白与祝福”“对文化深刻反思”“对节目形式的评价”三种,得到数据如下:
由数据可以看出,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观众更关注的是主持人和嘉宾本身,例如粉丝对主持人的告白,“董卿,你太有气质了,真的很喜欢你!”;亦或者是对于嘉宾和主持人某些表面现象的讨论。在第四期节目中,“朗读者”胡玮炜是新闻专业出身,但是因为她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在朗读中,弹幕全程都在讨论“新闻专业对于普通话等级的要求”,还有一些观众频繁在弹幕中询问主持人和嘉宾的口红色号。而对于经典图书所引发的反思。弹幕中最多的只是:“读书让人变美”“我要读书”之类的决心,而对于譬如“遇见”的思考,自己人生的美丽邂逅,弹幕上几乎无人分享。
高卫华在《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和独特风格不易实现数字技术转换的主要原因包括传统文化的高度系统性和复杂性,其承载的民族价值和价值观念意蕴深厚,隐形度高,有些内容不可言传。这也是为什么受众眼里的《朗读者》更多的是其外在形式而对其主题、对嘉宾所读经典反思较少的原因之一。
大众媒介包裹下的传统文化能走多远?
《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出现是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合作的新方式之一,《朗读者》的热播说明受众接受这种方式,起码有意愿接受这样方式传播的讯息。制作者企图利用这种形式的传播渠道推动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但数据说明,大众传播媒介的渗入只是表面的,其无法植入受众心灵,其影响无法波及久遠。
大众媒介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论证教育与电视的关系认为:电视带给人的教育是没有前提条件、没有难题、没有阐述的,而这种教育的名字只能是“娱乐”。电视带给人的教育是摒弃其顺序及连贯性的,为了使受众得到满意,电视教学常常以讲故事的形式伴有动感的音乐来进行。而这一切并不能真正使得学习者成长。①推而广之,大众传播媒介用多样的形式吸引受众注意,但当形式大于内容时真正的内容即被忽视,最终传播到目的也被淹没在纷繁复杂的形式中。传统文化需要媒介技术支持,但买椟还珠最终只能是得不偿失。汪振军、乔小纳认为大众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最关键的还在于传播主体如何适应变化了的传播环境而采取积极有效的传播策略。因此,内容如何大于形式,形式如何更好地传播内容应该是每个大众媒介工作者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虽然数据说明《朗读者》并没有得到传统文化持续升温的理想效果,但潜移默化的效果需要持续关注。因此,如《朗读者》《诗词大会》等类似传统文化与大众媒介结合的节目值得提倡,同时媒体人还需要更多、更新的尝试。
(作者单位:大同大学)
注释:①[美]尼尔 · 波兹曼:《娱乐至死》,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第174-1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