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格雷的画像》:从小说到电影

    张丽芳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文笔优美,比喻精巧,处处带有对艺术与生活的思考。同时,它构思新奇,具有超自然的魔幻色彩,因此成为了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被无数次地搬上了舞台和银幕。2009年,导演奥利弗·帕克拍摄的电影《道林·格雷》便改编于这部小说。电影基本沿用了小说的叙述框架,但对其中的人物和情节做了相应的改编,使其成为了一部与原著迥然不同的爱情惊悚片。笔者主要分析电影与小说中人物、情节以及其他方面的不同之处,进一步揭示出二者产生巨大艺术差异的深层次的原因。

    一、 人物的改编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人物是构成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小说有三个主要人物,道林·格雷、亨利勋爵和画家巴兹尔·霍华德。他们或充当小说的线索,或是作者的代言人,或传达唯美主义的主张。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导演对这些人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

    小说中的主人公道林·格雷是一位俊美的年轻人,“曲线精美的红唇,诚恳的蓝眼睛,蓬松的金发,那张一见就叫人信任的脸,给人一尘不染的印象。”[1]他是美的化身,同时也是美的追求者。他欣赏音乐,研究香料,收藏珍奇异宝,甚至连他的初恋也染上了美的色彩。但是,他听信了亨利勋爵的享乐主义,把灵魂交于魔鬼,让画像代替他变老,而他则永葆青春。他沉溺于感官的享受,吸毒、酗酒、嫖妓甚至杀人。他每次堕落都在画像上留下痕迹,画像最后变成了一个无比丑陋的恶魔。道林担心自己的恶行败露,拔刀刺向了画中的恶魔,但是却杀死了自己。

    电影中的道林是一位英俊的黑发少年,年幼时被外祖父毒打的经历在他心理留下了阴影,初到伦敦的他又受到亨利勋爵的不良影响。他奉行“享乐主义”,道德逐渐败坏,抛弃怀孕的未婚妻,与有夫之妇暧昧不清,与印度艺人厮混在一起,去妓院吸毒嫖妓,残忍地杀死了霍华德以隐藏自己的罪恶。后来,他与亨利的女儿——艾米丽坠入爱河,他在真爱的感召下开始忏悔自己的过错,最终拿起刀刺向了画像中丑陋的恶魔。

    亨利勋爵是小说中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是作者本人的投射。他是一个唯美主义者,藐视道德,崇尚享乐。他阅历丰富,善于看穿人心,又巧舌如簧,惊世骇俗的语言中包含着对人生、对社会的独到见解。亨利勋爵引诱道林说:“摆脱诱惑的唯一方法是接受诱惑。”[2]这使道林放弃社会道德,彻底地沦陷于欲望的深渊之中。而当道林犯错后开始痛苦的时候,他又用花言巧语为其开脱责任,只是说一些惊世骇俗的话,却从来不去做。

    电影中的亨利远远没有小说中描写的那么智睿,他不再滔滔不绝的讲述对人生、婚姻、生活的独到见解,而仅仅是一位阅历丰富的中年人。他引诱了道林,十分享受地看着道林一步步堕落,直到喜欢上了艾米丽,他才仇恨道林。他意外地发现了道林永葆青春的秘密,然后将道林锁到了阁楼里,使道林陷入了绝境。他创造了道林,也毁掉了道林。

    画家霍华德是画像的创作者,他单纯、善良,是社会道德的维护者,是美的摹写者。他发现了道林的美,将他容貌之美留在画像上,“并希望用道德理念来影响道林”[3],使其永葆灵魂之美。他教道林作慈善,刻意让道林与亨利勋爵保持距离,在道林犯错后劝他改邪归正。看到画像上丑陋的样子后,他仍尽力劝服道林,这激怒了道林,他也因此被杀害。

    电影中的霍华德也是一位善良正直的画家。他倾心于道林的美,不让道林受到亨利勋爵的不良影响。但是,他不再是一个道德的拥护者,反而和亨利勋爵、道林一起去混乱的俱乐部。道林犯错后,他也不再说服他去改正。他对道林的爱极度扭曲,甚至与其发生了肉体的关系,成为了一个同性恋。霍华德从小说守卫社会道德的艺术家变成了电影中的觊觎美的同性恋。

    这三位人物在小说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王尔德曾毫不隐晦地说:“巴西尔霍华德是我心中的我, 亨利勋爵是世人眼中的我, 道林是我想要—— 也许在别的时代——成为的我。”[4]这三个人物构成了作者的全部,集中反映了王尔德的美学观。但是电影却把道林·格雷作为了唯一的主角,用他的名字作电影名称,整个电影都在反映他的生活经历,完全删去了小说中亨利勋爵和霍华德的精彩辩论,只留给他们一点镜头。

    与主要人物的改编类似,电影在其他人物的安排上也作了相应的删减。电影删去了道林的朋友艾伦——坎贝尔、西比尔的妈妈、亨利勋爵的舅舅、舞会上的贵妇人、道林最后喜欢的农村姑娘以及其他的小人物,同时为了剧情的需要又增加了印度的艺人、妓院里的妓女和艾米丽等角色。

    艾米丽是亨利勋爵的女儿,她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姑娘。不同于那些只追求美丽服饰的虚荣女子,她独立、自信、追求女权,是个新时代的女性。她第一次见到道林时,便边抽烟便与他谈论人生的意义。艾米丽改变了亨利勋爵玩世不恭的态度,使他变得有责任感。后来她与道林坠入爱河,不顾家人的反对与道林结婚,而这驱使亨利勋爵发现了道林的秘密,最终导致道林面对自己丑陋的灵魂。艾米丽是电影后半部分的一个主要的线索人物,推动着剧情的发展。

    二、 情节的更改

    (一)首尾与叙述顺序的改编

    小说是以亨利勋爵与霍华德的谈话开始的,而后道林出现,才开始了后面的故事,整个故事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条理清晰。小说结尾人们发现,“在墙上看见一幅他们主人的精美肖像,画上的人和不久前见到时一样,具有惊人的韶秀和俊美。地板上躺着一个男人,穿着晚礼服,心口插着一把刀。那人面容苍老,满脸皱纹,令人憎恶。”[5]画像完好如初,道林却丑陋着死去。

    而电影则是采用倒叙的方式,影片开头便是道林杀害霍华德的一幕,他面目狰狞,双手沾满了鲜血,将霍华德肢解后藏进行李箱中,而后在夜色的掩盖下将尸体丢进河中。接着,道林才开始回忆一年前他初到伦敦的情景,画面才一一展现。而电影的结尾道林在真爱的感召下开始忏悔,在亨利勋爵揭穿他秘密时,他不愿让艾米丽看到他灵魂的模样而拒绝交出钥匙,勇敢地选择去面对。大火中,他用剑刺向了画像中恶魔的心脏,而那个恶魔则跃出画框,扑向了他。影片最后,亨利勋爵来到阁楼上,对着完好如初的画像自言自语。

    (二)人物描写的弱化

    这部小说体现着王尔德的美学追求,在语言上也是如此。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对人物进行语言、动作、心理上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小说中对道林外貌和动作的描写:“小伙子一个激灵退了回来,他没有戴帽子,紫丁花叶弄乱了他那不驯服的鬃发,一头金丝给挂住了。他像个突然惊醒的人,眼里露出了害怕的表情。造型精美的鼻子颤抖着,隐蔽的神经震动了他的嘴唇,使它也战栗起来。”[6]这段文字既形象的描写了道林被亨利勋爵的话震惊的样子,也为读者们展现了道林那非同寻常的美。但是,电影是一门视听的艺术,很难将这样的细节展示出来。同时,因为时间的限制,也删去了亨利勋爵和霍华德精彩的辩论。而这些都是作者唯美主义的典型体现。

    (三)色情、暴力镜头的增加

    电影弱化了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放大了对道林欲望的刻画。追求唯美的王尔德并没有在小说中对男女之事进行过多的描写,借此来保证作品的纯洁性。但是,电影中的性爱镜头则泛滥成灾。每一位与道林有过感情纠葛的女子都与道林有床戏,西比尔、莱德利母女、艾米丽甚至是画家霍华德。除此之外,影片中还有两段道林嫉妒堕落的镜头,在诡异的音乐中,他与放荡的艺人厮混在一起,赤裸着上身,扭动着腰肢,一脸陶醉的样子。除了色情镜头,电影中还出现了阁楼、死人、火等哥特式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恐惧的氛围。

    (四)画像的由静变动

    小说的题目是《道林·格雷的画像》,画像是中心词。在小说中,画像也是着意刻画的事物。霍华德发现了美丽的道林,用颜料将他的美貌画在了画布上。画像上的道林不会变老,永远美丽。但是道林却嫉妒画像,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让画像替他承担岁月的摧残和罪恶的重压。当道林伤害了西比尔之后,他第一次发现画像变了:“表情变了,嘴上带了一丝残忍。”以后,“他每犯下一桩罪就会有一个污迹出现,破坏它的美。”[7]画像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直到最后,画像无比丑陋,眼里充满了狡诈,嘴角长满了皱纹,脸上趴着蛆虫,起皱的手上沾满了鲜血。画像是一个静静地发生变化的艺术品,是道林灵魂的真实写照。

    但是电影中的画像则是一个逐渐苏醒的魔鬼,它有自己的视角。每当人仔细欣赏画像时,镜头就通过画像的视角审视观看的人,这暗示着画像有自己的眼睛。画像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也会发出恐怖的呻吟声。道林的每一次堕落都促使它逐渐苏醒,而在电影结尾,画像里的道林变成了一个面目可憎的魔鬼,它怒吼着,从画中跳出来,扑向了道林,这让人毛骨悚然。而电影也因为这些镜头,被划为惊悚片。

    三、 产生差异的原因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唯美主义艺术观的一次实践,其中处处体现了作者唯美主义的追求,充满了智睿的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据此改编的电影则缺少了这种对美的追求,变成了一部惊悚的爱情电影。电影是对小说的二次创作,除了对人物和故事情节作出相应的改编后,编剧还增加了哥特式的恐怖因素,再配上阴森诡秘的音乐,使电影与原著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笔者认为,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偏差,原因在于导演对小说的不同理解以及商业电影的利益需求。

    王尔德生活在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物欲横流,人们表面上规行矩步,实则腐朽堕落,崇拜金钱和权势,视艺术为装饰物。王尔德等人发动了唯美主义运动,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主张。《道林·格雷的画像》创作于1891年,小说无论在语言、人物地刻画,还是在故事情节上都集中体现了王尔德的美学主张。画像代替道林承受岁月的摧残和罪恶的压力,变得丑陋不堪,这表面上与王尔德的“艺术自主”背道而驰,但是最后画像又重新变得如当初一样完美,这说明王尔德的美学观:“艺术的目标不是别的,而是追求完美。”[8]道林是美的载体,他拥有美的外表,也追求美的事物,这体现了王尔德“艺术至上”的理念。

    但是,时代在改变,每个时代都有它所思考的问题。导演在拍摄电影之前“希望把小说看作一个关于人类命运的寓言”。[9]现代人一直在谈论衰老,人们惧怕衰老,使用各种方法延缓青春。一些年轻人也不愿长大,他们更愿意做一个孩子。而这些都违背了自然的规律,人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衰老。小说中的道林为了永葆青春,出卖了自己的灵魂,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切实际的。导演不再如小说一样,将重心放在画像上,而是将其转移到了道林的身上,并深入他的内心世界。

    电影融入了哥特式的恐怖元素,影片中频繁地出现阁楼、破碎的玻璃、鞭打、火等意向,营造出一种恐怖的氛围。同时,电影中还有死人阴森的脸出现,西比尔被道林抛弃后投河自尽,道林脑海中便勾勒出满脸泛青的,浑身滴水的西比尔。当道林在教会弹琴的时候,他看到死去的霍华德又出现在观众中,他脸色苍白,眼里充满了怨恨。这些对于死人的刻画都使的观众心惊胆颤。而电影最后,道林与画像中的恶魔在阁楼里的打斗使得观众紧张的情绪得到了最终的释放。性一直是商业电影惯用的手法,借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提高票房收入。王尔德在小说中只是很隐晦地暗示道林混乱的情感生活,但是电影中则到处都是色情镜头。电影中有道林的全裸镜头,也有多段他与其他女性缠绵的床戏,这满足了观众们畸形的观影心理。

    结语

    在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过程中,导演进行了二次创作。他延用了小说的主要框架,对人物和故事情节做出来相应的改动,弱化了小说艺术美的展现,突出了对道林内心地刻画,并添加了恐怖和色情的镜头,使其成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这部电影是新时代下,导演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是商业利益与文学经典结合的产物。虽然电影淡化了王尔德唯美主义的艺术主张,但其中依然蕴含着对命运、人性和欲望的独特思考,而这正是电影的成功之处。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