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画民族化发展探究

    邓红城

    摘 要:随着我国文化产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油画作为一种来自于西方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渐融入到我国近现代中国绘画艺术中,并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它的不断发展中,又融入了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元素,油画民族化发展迈出了新步伐,为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绘画;油画民族化;发展

    一、油画民族化的前期探索

    (一)我国油画的发展初期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当时的留学热潮中,国内有相当一批艺术青年求学海外,而这其中又有很多是以油画为创作方向的。自此以后,我国本土化的油画创作范围逐渐扩大。在这一时期同样也涌现了大批著名的油画作家,如李叔同、李铁夫、林风眠、徐悲鸿、吴冠中等。由于这些油画家在出国前都有着较独特的民族化风格,因此在油画的创作中,民族化的元素就已经融入在这些画家的作品之中了。例如林风眠的《芦雁》、吴大羽的《京剧脸谱》等作品,民族化的风格就十分突出。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西方向中国传统艺术学习,是吸收中国艺术的某种意念,在中国艺术特殊的表现形式和视觉方式中接受启发。而中国向西方学习,却是从材料到画法的全盘吸收。正如林风眠在当时毫不留情地指出的那样:“西画方面,虽然近年来,作家渐多,但充其量也不过照样模仿西人两张风景,盗得西人一点颜色,如此而已。”

    (二)我国油画迎来二次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后,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导向下,国内油画创作历经探索。这一时期的油画作品具有鲜明的写实风格,政治化的特色较为突出。在这一时期,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风格也处于波折阶段。特别是在“全盘苏化”的背景下,国内油画创作也受到了苏联美术教育模式的影响,并进而展开了建国后有关“油画民族化”问题的第一次大讨论。此后,国内油画创作开始更多地融入民族传统艺术的某些基因,呈现出了较为强烈的民族特色。 在代表性作品上,最值得一提的是由董希文所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画作中对天空的色彩处理与立柱、红灯笼的色彩对比无不具有较强的民族传统艺术风格。

    (三)我国油画进入三次发展高潮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油画创作也迎来了新生,但在各种功利主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油画民族化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盲动倾向。这一时期的“乡土写实美术”“伤痕美术”等流派,虽然是作为一种对历史的反思,但同时也更多地融合了现代油画的因子。而在此基础上,关于“油画民族化”的讨论再次成为美术界的焦点。

    二、我国油画民族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从实践来看,当前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历程也面临一些困境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民族化”的含义模糊

    尽管当前很多艺术评论家都在倡导所谓的“民族化”,但对于什么是民族化、怎样民族化等问题事实上业界并未有一致性看法。有人认为“油画民族化”就是“中国化”“本土化”;还有人认为“民族化”是油画创作的战略导向;当然,也有部分评论者認为加入了传统元素的油画作品就是“民族化”的作品,等等。由此我们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看出当前对于“油画民族化”的含义事实上还处于争论状态,大家终归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 而笔者倒是认为,每个油画创作者本着自己对民族化的理解从事创作反而更符合油画艺术发展的时代潮流,如果硬要对“民族化”整齐划一,恰恰可能使“油画民族化”成为一个伪命题,反而会限制油画创作的发展。

    (二)情感的缺失

    任何的艺术创作都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纵观古今中外的优秀画作,任何一幅都是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如郑板桥笔下铁骨铮铮的竹子、徐悲鸿八骏图中神态各异的骏马等。可以说,如果画作中缺少了画家思想情感的寄予,这些画作是难以达到如此高的艺术成就的。中国画如此,西方油画同样如此。达·芬奇传世名画《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我们不是可以从中体会到画家作画时闲适的心态和对生活的满足吗?而梵高的《星空》中那一条条纵横盘旋的曲线,不是让我们除了体会到星空的神秘之外,还能体会到错乱生活下、画家的苦闷吗?所以说,西方油画的创作过程其实也是画家反映自身的精神感悟、表达其对生活深刻情感的过程。然而在现行“民族化”的呼声下,很多油画创作者却忽略了对个人情感的表达, 忽略了油画本身所应具有的反映精神内核的功能。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一些创作者将“民族化”理解为就是迎合市场的需要,从而丧失了对油画创作本身的精神领悟。举例来说,当一个油画家要拿作品参展时,他往往不得不考虑如何才能顺利通过评委的评审,不得不揣摩评选的规律、评委的喜好、考虑选什么题材、画什么内容,等等。而这样一来,所谓的“民族化”事实上就成了一个幌子,它只是某些油画作品堂而皇之地迎合商业化的时代所披的一件外衣而已。例如,艺术评论界说陈丹青所做的《西藏组画》是油画民族化的代表性作品,但陈丹青先生自己却并不如此认为,他只是承认这组作品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笔者认为陈丹青先生说得非常好,它(《西藏组画》)“表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

    三、对油画民族化发展的理性思考

    (一)油画民族化的同时也要兼容并蓄

    在开放的时代下,各种艺术形式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共同的发展与提升。因此,我们在提倡“油画民族化”的同时也必须做到“兼容并蓄”, 既要吸收我国传统艺术中的有益成分, 同时也要吸收借鉴西方油画创作的先进经验。事实上,兼容并蓄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而那种将“民族化”视作割断中西方油画关系的做法恰恰是“伪民族化”的做法。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油画创作理应具有更加开放的视野,“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加强中外油画的创作交流,吸收传统艺术以及西方艺术的一切有益成果,把真正具有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高质量油画作品展现给世人。

    (二)以民族化为基础推进油画创作的和谐发展

    “油画民族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但不宜过分解读,更不应该对此进行曲解。我们应倡导科学合理的油画创作发展路径,而所谓的以民族化为基础推进油画创作的和谐发展,就是要求油画作品回归到自身应具有的感情要素和精神内核,以饱满的热情歌颂时代、歌颂生活、歌颂民族旋律,充分表达画作者对民族精神的积极领悟,并通过油画作品的艺术张力将其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油画民族化也不是要达到“整齐划一”,而是以民族化为基础的多元化发展,在展现西方油画技法的同时结合不同的地域色彩、民族色彩,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意蕴丰富的作品来,最终达到中国油画创作百花齐放的效果。

    (三)“油画民族化”应注重文化的传承

    任何艺术形式都极少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历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传承,才形成了今天多种多样但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艺术世界。这一点对于我国的油画创作发展来说也同样如此。我国的油画起源与西方油画有着密切联系,与此同时,油画在我国的创作和发展中又同时融入了相当独特的民族风格。因此,从传承上来说,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并非是一个要割断与前面的联系而独立发展的过程;相反,它应是在不断去粗取精的过程中薪火相传。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油画民族化更应把这种传承继续发扬下去。如徐悲鸿在他的作品中就十分重视将中国民族文化元素注入其中,如他的油画名作《愚公移山》,其创作素材无疑来源于中国古代故事愚公移山,而油画中愚公的形象不正是几千年中国人民坚韧毅力的代表吗?《放下你的鞭子》是1939年创作的抗日题材画作,在这幅作品中,徐悲鸿以诚挚的画笔,把女主角手持红绸、翩翩起舞的姿态,以及群众围观看戏的心态都细腻地描绘了出来,无疑体现了当时抗战大背景下,全民齐心、共同抗战的时代精神。因此,可以说,中国油画家在创作的时候,都已经自觉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融入到了画作中,甚至是在用笔的技法上,画家也都已经在尝试汲取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技法,在完成写实的前提下,寄予作品更深的意蕴,渗透更多的民族色彩。

    四、当代油画民族化发展的新要求

    现阶段,国家明确提出以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为依托建立民族文化产业,让文化艺术产业化,不但切合实际而且具有前瞻性。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油画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油画的民族化,要求我们从现实生活出发,和大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民族性作为研究绘画的主要内容。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及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发展的各个领域都逐渐与世界接轨。实现油画民族化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我们根据社会需求怎樣去选择。要让油画在形式上能够反映我们的生活,在精神趣味上表达我们的感情,体现出时代精神,使之能与大众相互沟通,这就是民族化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油画的发展也应该与时俱进,培养和树立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形象,转变观念,把具有民族特色作为油画创作的主体思想,以适应我国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艺术市场,使我国油画事业得到真正发展。一方面,需要创作者以实践为支撑,深入生活,努力发现和挖掘出我们具有5000年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的精髓,而不仅仅只是对绘画符号和色彩肤浅的应用;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也要和当前的油画理论相结合,构建起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油画艺术框架。

    五、结语

    纵观中国油画创作的发展路径, 对油画民族化这一问题的不断探讨与反思也是伴随始终的。对于“油画民族化”所面临的困境,我们应该有所重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油画创作的困惑与无奈。而克服困境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推进中国油画作品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在今天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下,“民族化”只是构成油画艺术发展的一条道路而已,事实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更符合油画发展的时代旋律,而只有在此基础上融入民族化的风格才是可取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刘乐明.中国油画“民族化”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304-306.

    [2]王亚婷.中国油画民族化历程的启示[J].艺术百家,2008,(04):241-242.

    [3]刘素芬.浅谈中国油画艺术民族化问题[J].大众文艺:理论2008,(11):88-89.

    [4]庞涛.浅谈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问题[J].临沂师专学报.1998,(04):35-36.

    [5]陈艺方.也论中国油画艺术的民族化[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04):63-66.

    [6]徐家康,孙传斌.中国油画之民族化发展道路初探[J].美苑,1993,(03):22-23.

    作者单位:

    邵阳市文化馆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