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爱结合的绿色惩罚
代丽
摘 要:如何将一个问题学生转变成好学生呢?教师要对其放任自流,还是要给予细心、耐心、尊重和严爱结合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做到"严中有爱,严爱结合",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适时进行"绿色惩罚",给予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爱的教育,更能赢得学生的配合、信任和爱戴,更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展开。
关键词:严爱结合;绿色惩罚;尊重
德莱顿和沃斯曾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的生活。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责无旁贷的直接与学生打交道,因此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严爱结合,使学生在良性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严师出高徒"几乎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一种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严师"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每个好老师都肯定是爱学生的,但爱的尺度该如何把握呢?教育不能只有爱,还得有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而对学生的迁就和纵容绝不是爱,一味的退让也不是爱,而是一种失职,是对教育的亵渎。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做到"严中有爱,严爱结合",则更能赢得学生的配合、信任和爱戴,这样更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展开。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中的教育案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1 "放弃"是一种严重的失职
我班上有一个学生叫华伟,行为习惯非常的糟糕:不打扫卫生、上课讲话、看一些无益的书、不写作业、晚上躺在床上玩手机、早读课经常迟到、不服从管理等,似乎所有问题学生的毛病全在他的身上体现出来了,而且叫家长来,家长也不来,着实令人头疼。迁就他吗?放弃他吗?我对自己说"不"。
自从走上教育这个岗位,从未放弃过一个学生。作为教育者,我有理由、有资格、有权利放弃一个学生吗?我没有,也不能。因为我是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作为班主任,我义不容辞又是德育工作者,我更应该担任起教育这副沉甸甸的重担。因此,我不甘心!我不会放弃!
2 教育之"绿色惩罚"
我想从这个学生迟到这一问题入手,我问他为什么经常迟到,回答是每天晚上下晚自习后跑步锻炼身体太累,早上就睡过了头。明知他在说谎,但我没有揭穿,我只好说:"那么晚上我们一起跑步吧,如果我在操场上没看见你,那么就说明你说谎了,第二天早上你就在操场上跑五圈。"晚上,他果然来了,我就陪他一起跑步,等九点的时候,我对他说该回去休息了,并且嘱咐他第二天早上不要迟到。令我高兴的是他第二天没有迟到,并且好长时间都没有迟到。慢慢的他其它的一些"毛病"也有很大的改善。
3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把问题学生转变为好学生才是真正的成功。拯救一个学生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对"问题学生"置之不理的话,那我们就没有资格作为教育者。我经常找我的那个学生谈心,当然不是谈他的"问题",而是谈谈他对未来的看法和打算等。而且,我也真诚的表明愿意做他的知心朋友,忠实的听众,帮助他找到自信,找到快乐。似乎,他也和我亲近了许多。我想以潜移默化的"感染",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心灵影响,从而教育了学生,帮助学生成人成才,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学生都会犯错,我们要"暴跳如雷"还是要"心平气和"?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学生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尤其是"问题学生",犯错的机会更大。如何处理他们的错误是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契机。人们也经常说:"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抚摸,才使石子变得这般光滑剔透。" 那么,我想对于华伟来说,宽容、尊重和耐心比斥责会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来讲,我们不要一味的大声斥责和暴跳如雷,而要仔细分析原因,以学生真正的"困惑"和"利益"出发,变发怒为宽容,变指责为尊重。正如一位校长所说的:"对学生我们要像他们的父母一样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先请学生坐下慢慢了解其心态和事情的原因。这样,那怕是再桀骜不驯的学生也会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从而使之为所犯的错误感到后悔、不安,那么接下去的说理教育就好开展了。这样,学生也乐意和我们推心置腹地谈思想、谈学习以及谈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我们尊重了学生,同时也获得了学生的尊重,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4 让"爱"的阳光沐浴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教育就是要从爱出发,没有爱,教育的阳光就无法照射到学生的心灵。当然,我们爱孩子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我们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的爱才细腻而真挚。
真正的教育也离不开爱、宽容和尊重。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道德的核心,让我们用爱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心中有爱,继而用他们的爱也来爱别人;让我们用尊重和宽容搭建起师生之间的沟通之路;让尊重和宽容学生换来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J],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3]欧阳伦,王有智.《新编普通心理学》[J],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