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控措施

    李永刚

    摘要:鸭瘟是由于感染鸭瘟病毒而发生的一种败血性、热性、急性传染病,且由于病鸭头颈部在发病后期出现肿大,因此也称为“大头瘟”。任何品种、不同性别和各个日龄的鸭都能够感染,且在春夏和秋季出现最为严重的流行。病鸭主要表现出全身败血症和消化道症状,后期还会有呼吸道症状。该病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只要鸭场出现感染,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概述鸭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鸭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疫情处理;药物治疗;免疫接种;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1-0104-02

    1?流行病学

    1.1?病原体

    鸭瘟病毒是一种有囊膜的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该病毒具有较弱的抵抗外界的能力,如果在80℃条件下经过5 min就会死亡,在夏季直射阳光9 h就会失活,在污染鸭舍内(温度为4~20℃)可生存5天左右,但在低温条件下能够生存较长时间。另外,大部分消毒药的常用浓度即可将病毒杀死,如使用5%甲醛溶液、10%~20%漂白粉、1%~3%苛性钠可使其较快被杀死。

    1.2?易感动物

    自然易感情况下,鸭、鹅、天鹅等水禽都易感,其中易感性较高的是家养鸭、鹅等,且任何品种、各个日龄都能够感染。该病多见于1月龄以上的鸭,发病率能够达到100%,死亡率可超过95%。

    1.3?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自然条件下,鸭主要是经由消化道感染,也可经由呼吸道、眼结膜、交配感染。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鸭以及带毒鸭,其排泄物中含有病毒,对饮水、饲料、用具以及运输工具等造成污染,从而间接传播该病。

    1.4?发病特点

    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不呈明显的季节性,即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不同地区在发病季节上存在差异,其中以夏秋季易发。

    该病的流行特点是急性发生、快速传播、大面积流行,尤其是区域性养鸭集中的地区,非常容易形成地方性流行。

    2?临床症状

    2.1?发病初期

    鸭群最开始突然有大量鸭未表现出症状就持续死亡,尤其是成年鸭病死率更高,且死亡时肉质丰满,公鸭阴茎发生脱垂,蛋鸭产蛋率降低20%~50%,部分感染严重时甚至出现停产。

    随着病程的进展,病鸭体温开始升高,能够超过43℃,呈现高热稽留,精神萎靡,采食量减少,羽毛蓬松杂乱、失去光泽,往往独自在一角卧地,眼睛畏光、流泪,眼睑部位存在黏液或者脓性分泌物,严重时会发生外翻。之后病鸭逐渐表现出呼吸困难,发出嘶哑叫声,鼻孔有黏性分泌物流出,听诊有湿性啰音。

    2.2?发病中后期

    病程进入中后期,病鸭开始持续神经症状,双腿麻痹,走动不稳,头颈部发生肿胀,用手指按压留痕,排出不成形的粪便,往往是灰白色或者绿色的稀粪,肛门周围出现粘粪,泄殖腔黏膜发生水肿、充血。

    2.3?发病末期

    急性病鸭的病程可持续3~5天,病死率超过80%,临死前体温降低;慢性病鸭的病程可持续7~15天,临死前体型消瘦,严重脱水,头颈部发生肿大,角膜变得浑浊。

    3?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鹅,主要是全身发生急性败血症病变,头部皮下大面积水肿,将头颈肿胀处的皮肤切开就会有透明的淡黃色液体流出。肝脏表面散布有不规则的出血点和坏死点,且大小不同。食道出现条索状假膜性、坏死性炎症,腺胃黏膜存在程度不同的出血斑,肌胃角质层发生充血或者出血,小肠淋巴结发生出血,肠黏膜有弥漫性出血,泄殖腔发生充血、水肿、出血以及覆盖坏死性假膜等。

    4?防控措施

    4.1?疫情处理

    鸭场发病后要立即进行封锁、隔离,不允许进行转场或者出售,并对场、舍、用具等严格全面消毒,对病死鸭尸体、粪便以及羽毛等必须采取无害化处理。当处理最后一只病鸭,且2周内没有新病例出现,经过下次严格消毒即可解除封锁。

    4.2?药物治疗

    目前,该病还没有特效的药物用于治疗,主要是采取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以改善症状,减少死亡。

    发病早期,可给病鸭按体重肌肉注射2~4 mL/kg鸭瘟高免血清,以使血液中病毒含量下降,同时配合每只口服0.01 mL转移因子,按每100 kg水加入35 mL黄芪多糖口服液混饮,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辅助清除病毒。

    病鸭症状严重时,还要配合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以快速减轻症状,避免出现继发感染,但必须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

    4.3?建立免疫接种制度

    目前,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最有效措施是给易感鸭接种鸭瘟疫苗。一般来说,雏鸭适宜在20日龄进行首免,每只肌肉注射0.2 mL疫苗,经过5个月后再注射1次;种鸭每年注射2次,产蛋鸭在停产期注射1次,通常在1周内即可产生免疫力;2月龄以上的鸭肌肉注射1次疫苗,能够持续保护1年之久。

    需要注意的是,鸭群注射疫苗14~21天后,应让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其进行抗体水平检测和评估,如果鸭群的整体抗体效价在70%以下则要及时进行补免,以有效减少发病。

    4.4?严格引种

    养鸭场在引进鸭苗时要非常慎重,避免带入病原而引起疫情。购买鸭苗前,要全面了解和审查种鸭场,确保其处于非疫区,场内具有完善的防疫制度、卫生管理规范,且合理免疫,并具有有关职能部门发给的法定资格证照,如《动物防疫合格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等。鸭苗到场后要经过至少15天的隔离饲养,确认一切正常后才可并群饲养。

    4.5?加强消毒

    水鸭要注意定期消毒坑塘水,常用5%漂白粉、1%的氢氧化钠、过氧乙酸溶液以及稀碘溶液等消毒剂喷洒鸭群集中的区域。

    旱鸭要调控舍内湿度适宜,确保地面干燥、清洁,严格消毒饮水、笼具和器具。水线浸泡于0.1%的过氧化氢中,用高压水将管道中脱落的污垢和生物膜冲出,避免饮水乳头发生堵塞。但由于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金属制的笼具或者器具用其消毒后,最好及时使用清水进行冲洗,避免腐蚀金属。

相关文章!
  • 浅谈财政体制改革对农业与农村

    朱钇澜【摘 ? 要】 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几年来,党中央以及财务部

  • 低盐胁迫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

    孙梦蕾姜志强蒋洁兰王莉苹摘 要:为探讨低盐胁迫下肝脏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机体免疫中的作用,在肝脏酶活性、组织结构和基

  •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

    陆艳凤++孙国波++张响英++章敬旗++张海波摘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展在教学模式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